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陈麟辉:可看可摸可对话还能“带回家”,名人纪念馆就该这样“活”起来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麟辉 2018-02-11 06:41
摘要: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与家人或朋友共同分享美好的时光,还能够通过文创产品把“名人纪念馆带回家”,使名人纪念馆不仅成为没有围墙的纪念馆,更是无处不在的纪念馆。

【编者按】历史名人作为时代的精英和表率,其巨大的人格魅力和重大贡献,以及其所集中体现的精神特质,历来为人们所追捧和崇拜。因此,名人故居和名人纪念馆也成为博物馆家族中具有鲜明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陈云纪念馆的当家人,陈麟辉馆长认为,名人纪念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承载地,对滋养社会的灵魂、启迪人民的智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名人纪念馆的公共教育功能,实现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让历史叩开心扉,让人们与名人对话。以下是他在中国博物馆学会名人故居专委会年会上的演讲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名人灿若星辰,名人故居星罗棋布。历史名人大多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象征和标志,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人格风范推动着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的时空内对后人、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名人故居和名人纪念馆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更好地发挥其社会教育作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人们爱国情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要任务。充分发挥名人效应,也是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2015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博物院视察时提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当人文环境越来越成为当今时代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们越来越需要通过将名人纪念馆嵌入社会人文环境的整体营造,实现从过去侧重于名人纪念馆之教的主导活动或观众之学的主体活动,向名人纪念馆与公众及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建立共建、共赢、共享的关系转变,使名人纪念馆真正成为“一所大学校”。

过去主要听讲解,如今更加重体验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整作为主体运作的另一个主体相互作用,这为我们思考如何提升名人纪念馆社会教育功能提供了具有启发意义的宽阔视野。

 

近年来,作为记录历史、面向社会,服务公众的重要渠道,国家和公众对包括名人纪念馆在内的博物馆有了更高的标准和需求。为此,在政府主导下,社会力量参与名人纪念馆的公共教育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尽管名人纪念馆具有实物性、直观性、自主性、社会性和寓教于乐等特点,在社会教育功能发挥中具有天然的优势,但当前我国大部分名人纪念馆教育模式仍停留在“单向灌输”的层面上,对于进入名人纪念馆的参观者,主要是通过展示文物藏品,提供简单的文字解说或者人工讲解来实现教育功能。进入互联网时代,名人纪念馆也在探索利用“互联网+”扩大传播影响力,使人们获取教育内容变得更加便捷、及时,但仍然未实现单向教育模式的根本性转变。随着开放、共享成为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受教育者自主选择权逐渐扩大,观众与名人纪念馆的互动越来越受到关注。今天,名人纪念馆更需要树立为观众自我学习创设良好环境的教育理念,致力于构建物、人、数据动态双向多元信息传递模式的文化体验空间,在启发引导和温馨服务中体现人文关怀,从“单向灌输式”参观向“双向互动式”交流、“视觉全方位”呈现转化,使人们在情境熏陶、言行互动中实现能力提升、心灵升华,并反之促进名人纪念馆工作人员业务能力的提高,推动名人纪念馆收藏和研究水平的跃升。

 

在传统的名人纪念馆教育中,讲解被置于核心位置,成为名人纪念馆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纪念馆大多主要通过口头介绍的方式,为观众提供相关知识,延伸视觉体验,从而与观众之间建立起最为直接和亲近的联系。但如今越来越多的观众将参观视为自发的、有目的的、有选择的学习过程,因此今后名人纪念馆要更加关注不同类型观众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关注点等差异,加强互动,因人施教,不断改进讲解服务。可以开拓提前预约、基本资料提前推送、事前提问、事中或事后答疑、信息反馈及报名担任义务讲解员,预约参与讲解课程培训等多种类型的个性化服务方式,对于自主学习意识特别强的观众,要让他们能够在参观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自我求证等方式获取学习成果。讲解人员不仅是解疑释惑的老师,也是耐心倾听的学生、沟通心灵的朋友,更是为观众自我学习而服务的环境营造者,使观众能够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通过与名人纪念馆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态度。

 

随着名人纪念馆服务公众使命变得日益重要,名人纪念馆就不再仅仅是保管文物、保存历史的场所,而是致力于为公众创造一个充满活力、探索新理念的对话平台,宣传教育成了名人纪念馆社会使命的核心,一种以参与体验为欲求的新型展览教育渐成主流。名人纪念馆成了终身教育的课堂,面对的是跨越不同年龄段、不同需要的观众,多元化体验成为名人纪念馆教育的主打品牌。这就需要重视建立社会动员机制,一方面要主动联系观众,从不同群体认识、感悟、休闲、参与等多元现实需求出发,设计方案,提供服务;另一方面要倍加珍视热爱名人纪念馆事业和对名人纪念馆怀有特殊感情的热心观众,充分发挥这群稳定且具有专业水准的群体的聪明才智,使之成为助推名人纪念馆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名人纪念馆里的藏品、资料乃至名人思想精华,如果与多元群体的现实需求相结合,静止的物品和隐性的财富就能成为引起化学反应的催化剂。通过为不同观众群体搭建认知体会和参与研究、收藏、讲解、创作、示范等实践平台,一方面促进观众实现自我表达,增强文化认同,养成行为习惯,另一方面也集聚了有价值的藏品、研究成果、人才资源等,促进名人纪念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向观众展示泱泱大国的基因密码,让普通观众都能对严肃话题感兴趣,去感受厚重的历史和探寻名人的心语,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为观众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还需要注重体验方式的丰富性和愉悦性,使名人纪念馆可听可看可参与。数字化为名人纪念馆的物人对话与新型关系建构提供了新的基础和共享方式,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物在名人纪念馆的框架里被方便地链接甚至插上了翅膀,为物与物、物与人的关联开启了新的出发点。为此,要找准数字化信息传播工具和高科技手段与名人纪念馆传统展示方式的最佳契合点,创新虚拟参观、互动展览、社交分享等服务方式,满足观众把“名人纪念馆带回家”的需求。运用云计算,收集和分析观众知识、心理、行为、需求等数据,改善参观体验,优化服务内容。创新展览、讲座、活动的线上线下互动模式,实现静态展示与动态体验有机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神奇链接,使观众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触摸、亲自实验,甚至穿越时空与名人全息形象对话,给人以无穷的视觉震撼力和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不是文化的孤岛,而是一个文化枢纽

 

名人纪念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具有天然的公共属性,要通过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实现从以服务观众为中心向以服务社会为中心转变。名人纪念馆不是文化的孤岛,而是一个具有极强辐射力和集聚力的文化枢纽,与其他资源之间会形成显著的综合效益。国际博物馆协会前主席A.S康明斯(A.S.Cummins)曾提出:“博物馆应坚决为公众服务,认真关注社会和文化变革,帮助我们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呈现我们的身份和多样性。”名人纪念馆要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参与和服务社会的机制,改变传统工作方式,日益转型为公共文化中心、文物收藏中心、教育中心、学术中心,乃至休闲中心,不仅致力于为观众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服务,而且努力实现对社区、学校、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及一般公众的服务全覆盖,构建多元合作、互利共赢的共同体。

 

其一,推动文化单位联动。名人的成长离不开时代的孕育,在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变革中都可能与其他名人有过交往和合作,建立过朋友圈,流传下友谊佳话。因此,名人纪念馆要走出本馆馆舍,加强联手研究、办展等馆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联盟组织发展,挖掘和讲好名人的故事,在交流中提升,在合作中互利,在共享中共赢,使名人的形象更加鲜活,最大限度地发挥名人故居文化意蕴的综合效应。例如,2000年以来,郭沫若纪念馆发起并联合北京鲁迅博物馆、茅盾故居等为首的北京现代文化名人故居,一起策划展览、举办活动,被业内称为博物馆界的“乌兰牧骑”。通过十几年的努力,北京8家名人故居已经成为首都博物馆界联盟的样板。由于这8位名人共同构建了20世纪中国新文化的雏形,这一内在关联性不仅使联合策展成为可能,更使观众跳出单一的线性思维模式,全景式地了解每一位名人的社会价值,更好地让文物蕴涵的红色文化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彩。近年来,陈云纪念馆积极倡议和推动成立了上海市民终身学习红色文化体验基地联盟、上海市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中心,举办“红色修身 风范永存”上海市民终身学习红色文化体验基地嘉年华活动、文化场馆志愿者活动,共备、共享、共推红色文化课程等,促进各家红色文化基地间的沟通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方便市民就近参与终身学习,红色修身的联动效应逐步显现。

 

其二,推动商旅文联动。名人纪念馆要致力于公共区域的文化建设,成为社区、厂区、园区、乡村的文化枢纽,为“培育新业态、打造绿生态、涵养好心态”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共建、共享、共赢机制,拓宽合作途径,吸引各类文化机构和配套产业在附近安家落户,打造产业联动、多维立体的文化休闲集聚区。这里有传统文化的精髓、红色文化的基因、革命文化的血脉,也有夏令营、粉丝俱乐部等衍生教育项目的贴心服务,有欣赏传统文艺演出和老电影的闲暇时光,有穿越时空复原当时生活状态的市井老街,有探索传统技术与艺术的探索课程,有主题商店和特色餐饮的消费乐趣,有社会组织和文创企业的创意活动……名人纪念馆可以为公众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又有文化品位的交往空间,使参与其中的人们享受快乐并成为名人纪念馆营造的良好文化氛围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享受自己的生活,与家人或朋友共同分享美好的时光,还能够通过文创产品把“名人纪念馆带回家”,使名人纪念馆不仅成为没有围墙的纪念馆,更是无处不在的纪念馆。

 

其三,促进研究平台联动。每一个名人纪念馆背后都有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智库”——各类研究机构。正是在这些专业研究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名人纪念馆才能长展常新,长讲常新,从而能够不断增强吸引力、号召力和社会影响力。

不仅仅是记录过去,也为城市发展留存今天

 

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获得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和良好的文化支撑。而当今这个时代,广大人民群众也越来越渴望生活为文化所滋养,越来越渴望用文化提升自我的生命质量。名人纪念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承载地,对滋养社会的灵魂,启迪人民的智慧,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她不仅是珍贵文物的收藏所,而且是文化血脉的传承者、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更是充满人文关怀与心灵守望的精神家园,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实现从以传承共同记忆为中心向以创造美好生活为中心转变。

 

名人纪念馆要“活”在当下,需要更关注社会变革和发展过程中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自身经验,提供技术支持,提供对话空间。同时,在构建历史记忆中启发人们的思维创新,使人们感悟到彼此的精神相通和休戚与共,使人们获得创造更美好生活的智慧,自觉释放个人的创造力和点滴能量,促进人的自身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升级,共建共治共享充满活力又有序发展的美好家园。

 

作为城市历史的记录者和展现者,同时是城市文化重要承载者的名人纪念馆,其核心使命不仅仅是记录过去,也为城市发展而留存今天,因此,既要联结和展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让那些“消失了的真实”始终能被真切地触摸和感知,又要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使“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照进现实。名人纪念馆见证着城市发展的历程,不仅是文化设施、文化遗址、文化景观的积累,更是一代代人择善而居的生活智慧的结晶,在城市记忆的保持、特色形象的展示、乡土情结的维系、文化身份的认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谐社区的构成等多方面具有综合的价值,使城市更具特色、更有内涵、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名人纪念馆是保护城市文脉,推动人们生活智慧和发展经验传承发展的文化坐标。近年来,陈云纪念馆在立足名人纪念馆主阵地的同时,积极拓展周边文化资源,与所在地政府一起创新“红色+绿色+古色”三色文化体验活动,即“陈云名人纪念馆+专题馆”的红色文化体验、“陈云家乡青浦水乡”的绿色文化体验、“陈云故居练塘古镇”的古色文化体验。在这里,人们既能追寻伟人的足迹,也能寻找到自己的根,还能感悟父辈那个时代令人引以为豪的生活经历和伟大精神,涵养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家国情怀,明白自己是如何融入到世代延续下来的社会生活的各环节之中,从而焕发创造更美好生活的热情和动力。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增强了人们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日益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人们的生活状态、心理感受,越来越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名人纪念馆通过文化熏陶和社会教育,把跨越时空,凝结在名人身上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现代社会不同群体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当前,建设优质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但更好地维护弱势群体的文化权益,仍是全社会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考验着我们社会治理的绣花功夫。在这方面,名人纪念馆可以通过探索馆内服务外延式发展新路径,链接不同群体、沉入基层社区,尤其需要增强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意识,针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障人士量身定制不同的服务设施、主题活动,比如为盲人提供专门的盲文展示说明牌、宣传资料册和讲解服务,整合各方资源组织出行不便的残障人士或高龄老人走进名人纪念馆活动,以及为有需要的弱势群体提供送教上门服务等,使更多人群能够走进名人纪念馆,使更多一时难以走进名人纪念馆的群体同样也享受到名人纪念馆的优质服务,在文化温润心灵的过程中凝聚共建共享的力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增强文化惠民的实效。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因参观人数激增,自身人员有限,大多数文化场馆都开展了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为名人纪念馆走进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搭建了重要平台,促进了名人纪念馆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和资源共享,为进一步拓展社会教育功能增添了新的动力和活力。名人纪念馆要探索将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动员机制的重要内容,设立义务讲解、语言翻译、馆内咨询、馆外监督、文明劝导、专业研究、技术支持、环境美化、社会调查、活动组织策划等各类志愿服务岗位,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吸纳高校学生、教师、医生、工程师、艺术家等各类拥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以及对名人纪念馆管理服务怀有热情、有闲暇时间和学习力的各类普通志愿者,组建馆内馆外不同类型的志愿者队伍,形成各种响应度高、专业性强、服务热情高的志愿服务组织。要创新名人纪念馆志愿服务社会化服务模式,强化专业化培训和规范化管理,打造名人纪念馆成为吸引各类志愿者集聚活动的基地和平台,配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培育各具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发挥志愿者根植社区的优势,使他们成为社区与名人纪念馆沟通的桥梁,成为文化惠民的生力军,成为“流动的博物馆”、“文明的播种者”,更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共享者”。


【思想者小传】

陈麟辉陈云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中国博物馆协会名人故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云纪念馆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保险、经济管理及志愿者服务等的研究和教学,在专业刊物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编著有《张澜》《中央革命根据地》《佛经故事选》《走自己的路——太平洋保险的企业文化建设》《公共政策的道德影响评估》《志愿服务组织管理精选案例汇编》等图书。主讲的《学习陈云同志的精神风范》《革命领袖的人格风范》等专题报告,成为党员党性教育的重要课程。(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