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垃圾分类进行时③ | 缺乏分类设施的商品房小区,一场“公开赛”让居民自觉源头分类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18-02-08 06:30
摘要:一袋垃圾,从产生到投放,源头分类依靠的是居民自觉,如何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正是难题所在。

 

上海有不少现存的新商品房小区没有垃圾分类设施,在这些以年轻人和白领为主的小区内,如何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杨浦区环卫管理部门、街道、物业与居委会联合起来,用一场“红榜和黑榜”的公开比赛找到了办法。

 


干湿分开,迈出分类第一步

 

位于新江湾城的尚浦名邸是一个建于2013年的高档住宅小区。当初规划建设时,只为每层楼的一梯两户或一梯三户居民在后楼梯配置一个垃圾桶,干湿垃圾都往里面投放。

 

尚浦名邸小区里都是高层的商品房住宅楼。

 

去年6月,杨浦区绿化市容局牵头发起“垃圾分类品质提升项目”,希望通过引导居民自治,提高垃圾源头分类的质量。新江湾城街道的尚浦名邸被选定为杨浦区垃圾分类典范试点小区。当时,街道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中心党支部书记康清德在小区做了一项调查,居民的垃圾分类参与率只有30%。

 

从那时起,一幅幅宣传展板、横幅出现在小区各处,社区多媒体播放器在各楼的电梯里循环播放垃圾分类视频,社工、物业安保和第三方组织组成宣讲团逐层入户宣传。硬件上也发生改变——小区内每个楼层都放置两个垃圾桶。

 

 

身材高大、“一身黑”的是干垃圾桶,旁边稍显矮小、戴着黄色“帽子”的是湿垃圾桶。掀开盖子,里面的垃圾袋都用深黑和浅灰作了区分。“从这些小细节入手对居民进行影响,让垃圾分类的意识进入每个人心中。”

 


清洁员打分,红黑榜公开评比

 

葛佩琴自2013年尚浦名邸建成时就成为36号楼的清洁员,如今她又多了一重身份——垃圾分类志愿者。在实行垃圾分类前,她的工作是每天早晚7时各清倒一次整幢楼的垃圾。然而在从早上到晚上间隔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干湿垃圾混合在一起,容易产生恶臭。如今干湿垃圾分开了,每天早晚只清倒湿垃圾,下午清倒干垃圾。“虽然比以前要多倒一次,但由于湿垃圾及时清理掉,楼道里整洁多了。”

 

一袋垃圾,从产生到投放,源头分类依靠的是居民自觉,如何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正是难题所在。走进36号楼前,记者发现楼下电梯口处有一个贴满星星的排行榜,横坐标以周为单位,纵坐标是每层楼的层数。每层楼都用一颗星星代表一周的垃圾分类情况,红色星星是优秀,蓝色星星是一般,黄色是较差。

 

 

去年6月起,一场公开赛在这个小区展开,此前大家都没有预料到“红黑榜”影响力这么大。“不断有居民来请教干湿垃圾如何区分,不少居民组团在网上购买具有分类功能的垃圾桶。有的居民会抱怨自己的邻居做得不好,拉低了楼层分数。还有的居民会因为‘万红丛中一点蓝’觉得丢人,偷偷把蓝色星星抠掉……”葛佩琴发现,大家开始真正在意这件事了。

 

而为居民打分的,正是和葛佩琴一样的清洁员。葛佩琴的工作服口袋里有一叠记分卡,作为清洁组长,她每天除了本职清洁工作外,还会收集其他清洁员送来的评分进行统计。“如果遇到居民的垃圾分类不当,我们会敲开居民家的门,告知并进行指导。”

 

葛佩琴在评比栏中贴上代表垃圾分类评价的星星。

 

“居民一开始不耐烦,但自从打分制度实行以来,居民的态度慢慢改变。”大家都自己动手分类垃圾,也就对清洁员的劳动成果更加理解,对她们的提醒更尊重。“我在这里工作了四年,过去很少和居民打交道,现在我们都成老熟人了。”葛佩琴说自己第一次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给予她的成就感。

 


集中回收点,实现分类减量

 

从居民家中自行分类,到清洁员把关,小区里的垃圾基本实现了干湿分开。然而还有最后一道关卡。

 

在尚浦名邸的地下车库,有一个垃圾集中回收点,每天所有清洁员收集的垃圾都会运到这里存放。回收点不大,一部大型压缩机,将干垃圾压成结实的块状等待收走,几个棕色垃圾箱则专门收纳可降解的湿垃圾,最后还有一个可回收垃圾区,存放可重复利用的塑料、纸皮等垃圾,实现垃圾减量。

 

李中勤是这片区域的负责人,也是垃圾分类的最后一道防线。“清洁员送过来的垃圾,我还会分类一次,再投放到不同的处置点。”李中勤每天工作12个小时,几乎都守在这片区域。他说,过去没分类时,干湿垃圾混在一起投进压缩机里,一压便污水横流,车库臭气熏天。“现在好了,只有干垃圾才投进压缩机,湿垃圾则密封保存,再也闻不到臭味了。”

 

李中勤正在操作压缩机。

 

新江湾城街道办事处主任李铭说,新江湾城的居民总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对新事物、新观念接受能力较强。他介绍,已经有居民在家中安装垃圾处理器,生活垃圾投进去后会自行粉碎掉冲进下水道,这类家庭几乎不产生湿垃圾。

 

如今,在“红黑榜”小区内,居民的最新垃圾分类参与率已达95%,垃圾分类入户宣传仍在以每三个月一轮的频率持续。杨浦区绿化市容局局长吴冰说:“要提高垃圾分类的实效,关键是落实到每个小区的自我管理,以及每一户居民共同参与。”

 


链接:世界各国的垃圾分类法

 

每个星期的固定日子,美国的城镇居民就会将自家的垃圾桶推到路边,市政部门或与市政部门签约的私营公司派出的垃圾清运车则会将这些垃圾桶清空弄净。随后,这些垃圾将被送到中转站进行分类,一部分进行再循环处理,不可利用的则运到指定地点进行掩埋。

在美国,没有免费倾倒的垃圾,每个家庭都要为垃圾的收集和处置承担成本。这就是美国的“多扔多付”垃圾收费体系(简称payt)。

 

对于住Flat(公寓)的人,一般在小区里有一个专门的垃圾存放小屋,很多高档小区还需要密码才能进去;而对于住House(别墅)的人来说,每家每户门口都有专门的垃圾桶,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箱子上面会有标明回收种类,居民按照说明分类存放,定期会有大型垃圾车来统一收走。

做事严谨的英国人还会将可回收的垃圾洗干净再回收,比如用完的酱油瓶、油瓶等。大型垃圾就要送到当地的大型垃圾处理中心,运费自掏。废旧电池扔到专门的回收箱。

 

在日本的每个城市都有垃圾分类指南。日本实行地区自治,各地方垃圾分类的规定都会有所不同,有时甚至会细化到所居住的街区都有差别。为了方便居民进行正确的垃圾分类,每个市每年都会按照时间表,制定一本垃圾分类指南和垃圾回收时间表,分发给各户居民的会是一张彩印的双面垃圾回收时间表。

在日本,你如果你不严格的执行垃圾分类的话,将面临巨额的罚款。记者到日本旅游的时候,喝完一个饮料盒逛几个小时都不知道扔哪里,后来只好随身携带一个保鲜袋,装回酒店再扔……

 

澳洲一般人家的院子里,都会有三个大塑料垃圾桶,分别为红、黄、绿。绿盖子的桶里,放清理花园时剪下来的草、树叶、花等;黄盖子的桶里放可回收资源,包括塑料瓶、玻璃瓶等;红盖垃圾桶装的是一般生活垃圾。对于不在上述范围内的废弃物,住户需要自己拉到可回收中心,按照定价付款。

这复杂的分类规定实在不适宜澳洲人“懒散”的个性,因此市政部门每年都会向各家邮寄宣传资料,孩子们更是早早地学会了如何给垃圾分类。几年前,记者的房东在跟我讲解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时,忘记说要把瓶盖取下来,这时她刚上小学的儿子就在旁边补充道:“一定要将盖子取下来,否则处理时很危险。”

 

瑞典有强制的回收体制。首先,消费者对垃圾进行清洗、分类并将其运送到收集中心,然后由政府委任的垃圾收集服务者将其运送到区域中心,在那里垃圾将被回收利用,未回收利用的垃圾则被运到集中的回收工厂进行再生利用或焚烧,最后剩下的垃圾将以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

此外,瑞典的超市在垃圾回收系统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超市购买的饮料支付时需要再付押金,饮用完后投入超市门口的专用回收机,机子会打出收条,再凭此条去超市购物或兑换现金,这就是著名的“押金回收制度”。

 

在以法纪严明出名的新加坡,走在大街上,乱扔垃圾、违禁抽烟、地铁饮食……都有明确而严厉的惩处,让人不敢造次。然而,对于垃圾分类,却独独没有任何惩处措施,一切全靠自愿。而即便是所谓的分类,也只是简单的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两种。

 

德国的社区居民每年要定期缴纳管理费用Nebenkost,其中就包括了垃圾回收费。除了按规定缴纳的管理费外,如果你想单独拥有一个“个性化垃圾桶”,可以自己定制相应规格种类的垃圾桶,会有专门的人按照您垃圾桶的大小设定收垃圾的时间。

每年居民还会收到一份垃圾日历,上面会清楚的写出不同垃圾的管理方式和收垃圾的时间。也有严格的处罚规定,设有“环境警察”,一旦发现居民乱倒垃圾,就会发警告信,如不及时改正,会发罚单。

 

墨西哥街道上会有两种垃圾桶,有机垃圾和无机垃圾。墨西哥城日产垃圾1.27万吨,这对城市垃圾处理能力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墨西哥正努力提高垃圾回收转化率;另一方面,垃圾分类后如何解决拾荒者的生计也十分重要。

鉴于墨西哥城有众多靠回收垃圾为生者,目前政府推动垃圾分类时,也将这些人编入垃圾回收体系。通过相关措施,每天可再利用垃圾约3000吨。目前,墨西哥已利用垃圾生产出电能和天然气等能源,还生产出了水泥等建筑材料。

(链接中图片及资料来自网络)

栏目主编:栾吟之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内文图片:黄尖尖 摄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