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寒风中“扬招”不得的老人,能否为他们保留一份选择
分享至:
 (8)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谢非君 2018-01-11 15:03
摘要: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新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便利以牺牲一部分人的便利为代价,它相当于让这一部分人的选择窄化了,是不是需要干预平衡?

这几天气温下降,寒风里苦等出租车而不得的老人,又让一些人想起没有网约车的时代,那些扬招即停的场景。

 

出租车司机青睐长途业务,一直是行业内秘而不宣的“公约”,但早年城市出租车统一按照《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提供服务,短途长途都一律不可拒载,所以并无太大的问题。尤其是上海的出租车服务水平在全国都享有盛名,在没有网约车的年代,基本都能做到“扬招即停”、“不挑客”,哪怕是很短的路程,司机也不会拒载。

 

然而,网约车介入市场后,一项目的地显示功能,让挑客成为一件很方便的事情。随着越来越多的出租车也加入到线上接单行列,他们在行动上也对路边的随机扬招业务竖起了一道阻隔屏障。于是,我们经常会看到路边扬招点鲜有出租车停下,特别是使老年人出行受到了极大影响。

 

网约车出现的本意,应该是通过技术的加持,更高效地满足公众的出行需求,弥补扬招的不足,而非取代。但在目力所及的实际生活中,新技术的运用不断对老年人显示出“不友好”的一面——随着医院、银行这些机构推出网上预约功能,技术应用带来的“副产品”,是老年人本来熟悉的世界开始按照他们陌生的规则运行了,在这些场景中,提前排队尽显“徒劳”。

 

技术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如果新技术的应用带来的便利以牺牲一部分人的便利为代价,它相当于让这一部分人的选择窄化了,是不是需要干预平衡?

 

技术本身是无意识的(特指现阶段,因为也有研究称,未来的人工智能很可能发展出意识),但技术发展的方向是人有意识的选择,这种选择体现在每一项技术运用中。技术是为原有的规则“打补丁”还是直接颠覆,导向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不同行业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减少用户等待的不确定性,优化其时间安排,但对于无法适应新技术的人群,是否可以保留他们按照传统方式生活的权利?

 

颇受争议的今日头条内容推送也是一个例证。今日头条一直将自己定位成一家人工智能技术公司,标榜用算法做内容推荐。但在很多用户的体验中, “算法推荐”的信息大多是无底线的社会新闻。大量低俗的内容和信息在“算法推荐”的名义下,成为用户都必须接受的个性化头条,真的是机器说了算吗?

 

事实上,今日头条的“算法”可以自成体系地生成个性化的头条新闻,但决策者也完全有能力生成一个符合传统认知的“标准版”头条,只要增加一个选择键,就可以把选择权交给用户,而不是任由用户接受算法的安排。可见,把一个不符合人的传统认知的结果直接归结为技术逻辑,终究是一个伪命题。

 

从最近几十年的社会进程来看,技术处于一种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技术的推广运用也不可避免地会和人类社会已经约定形成的伦理道德、社会运行方式和传统规范产生冲突,如何认识新技术的发展应用和人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认同技术是手段,它的目的是给人类带来幸福,那就有必要在冰冷的技术运用中更多地加入对人的考量,让新技术的发展和运用能够丰富而非窄化人类的选择。为跟不上“网约时代”的老人们保留传统“扬招”或预约的便利,这既是人文关怀,也是应当具备的公共服务基本保障。而再想多一些,保留选择的多样化,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和拓展空间,无论是人类文明还是技术的演进,这种多样化都是必不可少的。

栏目主编:封寿炎 文字编辑:封寿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