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城市中产:为何焦虑?如何消费?
分享至:
 (11)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小明 2015-11-16 23:02
摘要:上海观察11月11日刊登的《“年入70万不够用”算哪门子危机》一文,引发诸多关注和讨论。中产为何焦虑?如何消费?同为中产的本文作者有话说。

 

怎样的人才算“中产”

 

《“年入70万不够用”算哪门子危机》(以下简称“70万文”)这篇文章的标题,深深触动了一批像我这样的“半吊子”——半辈子都在学校里读书,毕业后有一份过得去的工作,每天穿得人五人六地出入5A级写字楼,因为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和三十几岁的年龄,被人说成是“社会的中坚分子”。

 

虽然自己都觉得,凭肚皮里的那点货外加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中坚分子”、“中产阶层”都属于溢美之词。可是倘若有人不把我们列入“中产”,而归入什么“中低收入人群”或“工薪阶层”,估计心里又会有微微的小伤感。

 

其实“中产”的说法,前几年“开心网”红火的时候,就有个疯狂转发的帖子,里面说“中产”就是指剔除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中间阶层。按照这个帖子的划分,家庭年收入10万以下的属于普通收入人群,10-30万属于中产的下层,30-100万属于中产的中层、100-200万属于中产的上层。可以看出,收入的跨度还是相当大的。

 

日本专栏作家新井一二三曾经在《我这一代东京人》里描述,日本经济繁荣时期,日本人对自我阶层的认同出现“一亿总中流”的现象,家家户户都觉得自己属于中等阶层,因为有钱人家吃得起鱼翅,可普通老百姓也吃得起烤鸭,这种人人都有饱足感的微妙差别,让人信心十足。

 

从这种心态来看“70万”文,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引发这样多的关注了——当人人都觉得自己是中产的时候,就会关心其他中产的一举一动,何况她谈的还是金钱和生活方式呢?

 

“中产”的集体焦虑

 

我的朋友圈,有不少朋友都对“70万文”感同身受,与作者一样对未来生发出一种无限的怅然。而更多的朋友,在仔细阅读全文后总结出6个字:自作孽,不可活。

 

最犀利的一则评论这样写道:总的来说,作者家庭收入虽然只有70万,却打肿脸充胖子,非得过跟收入上百万的人差不多的日子,而又觉得如果精打细算就太过亏待自己,和自己的身份不符,典型的突然有了点钱就开始“得瑟”。

 

我无意去评价别人的生活方式,喝红酒喝咖啡、每日咖啡馆早餐、养花种草、每月进口水果、做脸美容,都无可厚非。但有一点,我却十分明确:中产阶层,在拥有安逸生活的表象底下,从来就危机四伏。

 

所有的中产阶层,首先都是打工者,当你不拥有生产资料的时候,你就只能是中产。在我们的财富没有达到可以仅仅依靠“钱生钱”来维持自己的体面生活之前,不论是年入十几万,还是年入几百万的中产,无论日子怎么个过法,归根到底,对于未来的恐慌,人人都有。

 

倘若从微观来解剖“70万文”作者的生活,我只能以我普通人的视角来提点小小的建议。

 

首先,按照我国的税制和四六金的算法,税前70万还是别提了,直接50万还来的直观和实在些。

 

其次,家庭年收入50万元,在如今的上海,还真不算什么高收入。IT行业的“码农”、制造业的灰领、外企双职工家庭,很多都能达到这一数字,否则满街的宝马三系车和奔驰C系车都是打哪儿来的呢?

 

作者全家平均每月4万余元,除却还房贷、养车,再支付包括教育费用、日常开销之类的必要支出,应该就花掉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要用作旅行、个人兴趣爱好、突发事件的花费,确实所剩无几,每年能攒下十多万,很正常。但要考虑孩子未来的高昂教育费和退休以后的优渥生活,我只能说,作者活得还太没有“危机感”。

 

若干年前我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在一些报纸的理财版上就读到了关于“复利”的概念。所谓从30岁起每月存1000元,利滚利,退休时可得72万,是原始资本的整整一倍,足见理财之重要。

 

我也曾在一个讲座上,听一位投资银行家的理财观,他反复强调的竟然是“节流”二字。10年前,这位银行家的收入已经达到百万,但他依旧认为开源很难,节流却可以掌控,只有不断状大自己的财产基数,减少无谓的消费,才能让自己早日实现财务的自由。

 

当年,我对此无法理解,如今想来却觉得是肺腑之言。

 

中产该如何消费

 

“70万文”作者追求的生活方式,看起来很美,却让人感觉是一种粗放型的消费观。

 

我有位朋友,有机会接触一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企业家,他发现这些人在消费上有个共同点——就是从不提前消费。

 

比如其中一位亿万企业家,虽然他经常出现在报章杂志上,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他的西装只有两三套,衬衫也就几件,领带更是乏善可陈的两三条。可能是高级定制,也可能只是意大利某名牌。但这位企业家,不会因为去意大利出差,就因为打折一口气买好几套屯着,对他来说,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会购置一套新的。

 

前些日子,习大大在西雅图接见的美国互联网企业家,有时尚评论员发现“脸书”创始人扎尔伯格穿的西装,都是以前在多个场合穿过的,连领带都是同一条,不愧为“节约小能手”。如此盘整下来,这些“土豪”级人物每年的置装费,可能只有10-20万元,远远低于有些中产家庭。

 

常常有人说,有钱人小气,穷人穷大方。这话虽然不好听,却说明一个道理,有钱的人,一部分正是因为“小气”,才成为了有钱人;穷人正因为大方,才成了穷人。

 

实际上,在上海这座城市的血液里,从来都流淌着一种又精致又未雨绸缪的集体消费观。

 

我想起一个从王安忆的小说里读到过的一个细节:弄堂里有位资本家,每日订了几瓶鲜奶,他家的保姆每天要把老式奶瓶的上的绳子、瓶子外包的牛皮纸和奶瓶里的那块封住牛奶的硬纸板分门别类的整理好,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卖给废品回收站。

 

这家人的思维是,牛奶是要喝的,保姆也是要请的,这些都是生活的品质,但废品也是不能浪费的,因为“蚊子肉也是肉”。没有小处的积累,就不可能有大处的品质。这座城市的精神,从来就是无论何种状态下,都能过得从容而优雅。

 

我们的祖辈,许多不是来自苏南小镇,就是来自苏北平原,不是来自浙北小城,就是来自浙南山区,无论是萧山萝卜干,还是绍兴梅干菜,无论是宁波咸带鱼臭冬瓜,还是扬州酱菜,无不是未雨绸缪而产生的所谓“恩物”。近年来,我发现这种细致的生活哲学,确实被一股浮躁的消费文化所替代,争先恐后的消费和攀比,比之于原先城市中的那股悠然之气,少了一分气定神闲,多了几分“急吼吼”。

 

当然,我也认为,城市精神也在慢慢改变,一味节流并不利于经济发展。那么,既然选择了“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就不要对未来充满纠结,不如选择相信未来的自己。

 

人活着的最佳状态,便是今日好过昨日,明天好过今天。而你所经历和体验的这一切,无论好与不好,都将一一奉还给未来的你。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编辑:李宝花  图片:邵竞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