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14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汩 2024-06-11 06:25
摘要: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还传承着千年智慧,鲜活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尤其是“第二个结合”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指明了方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25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的现实目标。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在全面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方面,展现出独特魅力和显著效果。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价值观在传承中华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觉和民族自信、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异彩纷呈

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射艺、龙舟、蹴鞠、棋类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不仅是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文化载体。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以及佛教的“本心顿悟”等不同文化思想,赋予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既有力量和速度的较量,也有策略和智慧的对抗,更有内心和精神的修炼。

武术与国家强盛、民族振兴、国民体质提升息息相关。其中,太极拳则是通过吐故纳新、模仿熊经鸟伸,达到舒展经络目的的内家拳。正如《黄帝内经》所言:“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习练太极和健身气功都是实现健康中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弓箭不仅是古代沙场英雄的利器,更被用于礼仪教化,升华为君子六艺之一。从“后羿射日”、“百步穿杨”、“辕门射戟”、“李广射虎”、“一箭双雕”等民间故事,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等中华诗词,无不展现了射艺在弘扬中华品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方面的特有文化价值。蹴鞠是古老的足球,强调团队合作和公平竞争;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民俗民间项目,体现了团结协作、勇往直前的精神。

这些精彩纷呈,绚丽多姿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特性,还传承着千年智慧,鲜活呈现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

通过推广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可以直观而有效地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使之契合现代文明建设的需求。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诚信教育和道德教育,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讲仁爱——射艺中的君子修炼

传统射艺不仅是一项射准技艺,更是一种正己修身养德的方式。古代射礼强调礼仪彰显仁爱,“射不主皮”、“反求诸己”等思想表达了不追求命中目标和击败对手,而追求礼乐相合、术道并重的君子德行。《论语·述而篇》中的“弋不射宿”充分体现“射者,仁之道也”以及古人对人、对事、对自然饱含“仁爱”之心。当代习射艺可培养世人敬己、敬人、敬物、敬事的持敬精神和仁爱品格。

重民本——太极拳的全民健身理念

太极拳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的养生之道。太极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倡阴阳调和、动静结合,通过模仿自然界的运动规律,使人身心合一、天人合一。其简单易学、老幼皆宜的普及性,与“重民本”的思想不谋而合。在现代社会,太极拳让人学会“静、慢、缓”,可增强体质,延长寿命,是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最佳写照。

守诚信——棋类的诚信教育

围棋或象棋作为一种智力竞技项目,比赛过程中,悔棋被视为不诚信的行为,被严格禁止。比赛要求选手在思考和决策时要谨慎负责,一旦做出选择,就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守诚信”这种规则意识可以培养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诚信待人、遵守承诺的优秀品质。

崇正义——武术的德行教育

民族传统武术崇尚正义、刚正不阿。武术所倡导的“不以强凌弱”、“以武会友”、“以德服人”、“止戈为武”、“见义勇为”、“精忠报国”等理念,深刻展示了中华文化中追求和平、崇尚正义、注重道德的价值观。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武术家都是“崇正义”的典范,例如黄飞鸿、霍元甲、叶问等,他们不仅技艺高超,更以正义和仁义著称。社会大众勤习武可培养社会成员的正义感和道德修养,以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尚和合——竞技中的合作意识

“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无论是射艺的“君子之争”还是武术的“以和为贵”的思想都体现了“尚和合”的价值观。竞技不仅是技艺的较量,更是礼仪和德行的体现和交流。譬如摔跤、角力等对抗性项目在比赛结束后,无论胜负,选手们都会互相致敬,表达尊重和友情。

求大同——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尚和合”的基础上,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以其独特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与西方体育文化交流融合,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例如,射艺成为全国大学生射箭比赛项目,反曲弓与传统弓同场竞技、共同发展;太极拳和瑜伽的融合贯通异曲同工地促进大众健康等,均体现了“求大同”的理念。体育文化交流与融合,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合作,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背景下,应以拥抱世界的开放姿态,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瑰宝,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一、推动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以此目标为导向,要尽快整理出传统体育项目名录,将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通过传承人制度确立代表性传承人,培养后继人才;加大经费投入,吸引学术界深入研究传统体育,挖掘文化内涵和价值,形成特色体育文化产品或文化项目。

二、将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工程。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养心养性,与全民健身工程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增强体质,延长寿命——非常契合。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发力。一是,在学校、社区以及企事业单位开设传统体育项目培训和课程,形成“校社企”全方位推广普及的局面;二是,借力传统节日庆典,有意识强化传统体育项目的展示,如在清明节期间开展射柳活动,在端午节期间推广龙舟竞赛等;三是,结合体医结合、治未病理念,宣传传统体育项目如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等在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方面的作用,推广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构建幼小中高大贯通式全流程的传统体育教育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将传统体育教育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龙舟为例,幼儿园阶段,通过端午节、包粽子等习俗活动,让孩子们初步了解龙舟竞渡的历史起源,培养兴趣;小学阶段,通过故事和绘本形式讲述屈原和龙舟相关文化知识,开展简单的龙舟模型制作和比赛活动,让学生初步体验传统体育的乐趣;中学阶段,通过历史课和语文课,深入学习屈原及龙舟的历史文化知识,理解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和团队协作精神;大学阶段,组织龙舟社团、参与校际龙舟比赛等形式,推动学生积极参与传统体育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地感受拼搏精神和团队协作,深刻理解先人敬畏自然与爱国之情。与此同时,根据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程作出的重要指示,充分利用传统体育项目不可替代的情境参与特性,以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为力量根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内涵式发展。通过具体的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和实践,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自觉、自信和自豪感。

四、打造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标识和品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打造传统体育项目的沉浸式体验,用虚拟练习环境,吸引用户体验身临其境的训练场景。利用媒体宣传与文化传播新手段,制作高质量的传统体育项目纪录片和宣传片,通过电视台、视频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展示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文化和技术魅力。

五、推进传统体育项目在文旅产业中的深度融合。设计以传统体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游客可以在旅游中体验和学习传统体育项目,增加文化深度和参与感。结合当地的传统节庆活动,举办体育文化节,如武术节、龙舟节等,吸引游客参与,增加活动的吸引力和文化氛围。结合不同地区的本土文化特性,开发具有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底色的文旅产品,解决文旅产品同质化问题。例如,推出带有传统体育元素的纪念品、服饰和工艺品等。

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力。2020年奥运会期间,龙舟竞渡在国际舞台亮相是个很好的尝试。应继续积极参与国际体育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在交流中展示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魅力。可利用协会组织和政府平台,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体育文化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性比赛和文化节,吸引世界各地的参与者和观众。规划传统体育项目的全球推广计划,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和体育赛事,打造具有鲜明标识和品牌的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提高其国际影响力。

(作者为华东政法大学上海体育现代化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