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樊嘉:解决临床“卡脖子”难题,需要朝着同一目标的多方合力|10年10人
 (2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24-05-17 07:00
摘要:孵化更多原始创新的自主研发成果,解决“卡脖子”、转化“临门一脚”等难题。

编者按: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提出“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人是最具创造力、也最闪耀的元素。上海科创中心建设10周年之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走访了10位科技工作者,听听他们的科创故事和感悟,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不一样的精彩,一样的勇立潮头、勇攀高峰。

樊嘉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肝脏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从事肝肿瘤外科临床诊疗与基础研究三十余年,提出我国肝癌肝移植适应证“上海复旦标准”。发表SCI论著60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主要参与者曾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正在建设科创中心,生物医药作为科创的重要板块,近年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上海高校、科研院所、三级医院林立,医疗资源丰沛,如何利用好自身优势完善“融合”,孵化更多原始创新的自主研发成果,解决“卡脖子”、转化“临门一脚”等难题?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日前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

【将科创融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之中】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科创中心是上海建设的“五个中心”之一,科创对医院和医疗行业发展味着什么?

樊嘉:自主研发医疗设备、研制生物医药等,是科创的重要内容,这一过程中,也对医院自身发展、行业长足进展堪称良好契机。创新和转化方面,近年来上海产生了许多世界一流、国之重器的创新性技术和产品,其中不乏01的原创,以及110或是10100的创新技术

例如,质子放疗、PET-CT、人工智能结合的仪器和装备、无人操作的超声诊断检查仪器等;在生物医药领域,靶点药物、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等原创一类新药迭出。中山医院积极参与医疗器械设备、原创新药的整个研发到产品应用过程,这对医院未来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中山医院正在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科创在其中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樊嘉:可以说,科创是国家医学中心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将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融入国家医学中心建设之中。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为生物医药创新研发搭建平台里为新药研发从期到期的临床验证建立平台,设置500张临床研究床位,同时设有国际多中心注册研究中心,打通药物研发的“最后一公里”

上海国际医学科创中心还建立了“嫁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院之间的合作平台和验证场地。这些平台场地将为未来创新理念与思路碰撞创新火花、最终形成重大成果提供机会。

重大攻关并非一家医院“单打独斗”,而是与企业、科研院所等手合作,共同定位解决临床问题的攻关方向,根据规划和布局逐步研究,通过不断孵化原始创新药物、医疗器械设备、装置,最终优化技术路径和诊疗方案。

【聚焦四大方向实现更多原始创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解决“卡脖子”问题、实现更多原始创新的技术突破目前国家医学中心从哪些方面着手攻关

樊嘉:目前在建的国家医学中心通过建设疫苗药物医疗器械研发攻关中心、医学研究转化中心、面向全国的公共卫生中心、中西医协同创新中心等“七大功能中心”,聚焦癌症、心脑血管、呼吸和代谢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瞄准诊疗技术、创新药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四大方向集中科研攻关

中山医院已在上述四个方向梳理出多项“卡脖子”“临门一脚”攻关项目,与60多家国内企业签约联合攻关,通过医工交叉合作,持续推动高水平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研究成果转化。同时探索结合人工智能结合,利用人工智能赋能解决技术和难题、创新产品,这些都是科技创新最重要的领域。

至今,我们已经初步形成一套建立国家医学中心的“中山模式”和体系,同时列出具体实施的方案和路径,以期通过科创提升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和水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加快科创中心建设中,人才队伍是关键要素。吸引科创人才,需要怎样的土壤和机制?

樊嘉:上海历来是人才集聚的高地,拥有非常好的创新人才土壤和氛围。但不可否认的是,上海因为地域有限、成本相对比较高,需要的投入也非常大,这一点相比其他省市上海并不占优。

人才是科创的关键要素,我们吸引人才来开展攻关研究,需要建立平台赋予条件、投入研究经费等,吸引人才还是应该持续创造开放、创新、宽松的环境,尤其在审计和法律等政策进行相应保障,让科学家们得到应有回报,没有后顾之忧。

【国际合作创新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身处上海科创中心10周年建设的时代洪流中,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樊嘉:上海一直是科技创新的中心城市,对国际先进科技发展保持高度敏锐甚至在许多方面“并驾齐驱这里集聚了最优秀的科学家,其中有我们本土培养的优秀人才,也有海外归来、卓有成就的科学家

最近10上海的做法很领先,从高校、科研院所,各企事业单位的科技人员非常具有创新动力。大家形成共识、朝着同一目标,突破技术难题。

而在国际合作创新方面上海本着开放和包容的胸怀和格局营造科创氛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很多相应政策,以此来推进科技创新的共同提升和发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对于上海科创中心下一个10年,有什么期许和建言?

樊嘉:生物医药被定为上海的五大创新中心之一,前面的几十年乃至最重要的前面10我们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对于未来而今做好布局,制定一系列政策,这些均有利我们未来10迎来创新喷发期

朝着同一个目标,相信医疗机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合作,齐心协力,将能把上海建设中国乃至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孵化中心产生更多01的原创性药物器械设备产品

记者手记·合力也是竞争力

医疗健康是最受关注的民生领域,科技赋能健康成为全球潮流,放眼海内外,生物医药领域已成科创最热门的“赛道”之一。作为亚洲医疗中心城市的上海,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表现亮眼?采访樊嘉院士后,两个字映入笔者脑海——合力。

曾几何时,国外医疗器械和产品在我国临床一统天下。而今,这样的情况明显改观。中山医院作为医疗领域“国家队”,表现亮眼。

在心脏介入领域,由中科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葛均波教授领衔团队20年磨一剑,成就“Xinsorb生物可降解支架”,通过产学研医无缝链接,诞生从0到1 的原始创新,填补国际相关领域技术空白。

在影像技术领域,“中山-联影”模式问世十年有余,产医融合成就一条我国高端医疗装备创新突围之路。国首台3.0TMR,到首台PET/MR的临床试验,从世界首台2米PET-CT应用到世界首台5.0T磁共振落户……自主创新的国产高端设备还“扬帆出海”,已应用到多个国家

上述这些卓越成就离不开规划布局后医疗机构、企业、高校院所的多方“合力”,最终完成产医融合的完美闭环。聚焦、凝力,朝着同一目标共同攻关重大技术难题,这是中山医院科创实践数十年的经验探索也是上海科创的缩影见证。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