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如何用摄影记录下城市温度?老摄影家分享对城市的爱
分享至:
 (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7-12-23 12:08
摘要:呼吁更多摄影爱好者参与到“暖城”摄影大赛中。

一座“有温度的城市”,这是对上海城市未来的美好畅想,也是对上海人民生活的美丽期盼。今天,我们如何用摄影记录下城市的温度?由民革上海市委会、上海市摄影家协会、上海市艺术摄影协会等主办的“暖城”摄影大赛已于2017年11月底正式启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从12月21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大赛以“暖城”为题,旨在通过广大摄影爱好者的眼睛,发现和记录城市的温暖与美好。此次征稿面向全社会,参赛作品分相机作品和手机作品,征稿时间截止2018年3月8日。

 

发布会上,两位知名摄影家管一明和陆元敏分享了自己拍摄“暖城”的经验。管一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拍摄城市人文照片,“那时候,整个上海好像动起来了,有20几家模特学校,各种各样的时装杂志。”他用镜头记录下了这个城市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出现的各种变化,包括文艺表演逐渐开放的情形和经济大潮中的繁荣景象。

工地单杠--时间1986年4月15日,地点:宝钢工地。作者语:巨型吊车前,一位宝钢青年将一根铁管作单杠,脚勾木箱,再加块砖。可见当代青年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管一明作品)

和谐相处--时间:1998年,地点:人民广场。作者语:和谐生活不赖于物质条件,有时候有限的物质更能体现和谐的情意。(管一明作品)

人物的身体语言是他表达的重要窗口,他镜头里的人物充满故事和文学性,从唯美画面中可以找到每个历史节点中时代的表情。比如工地上,青年人引体向上的影子;人民广场上,两人合坐在一个椅子上的画面。在照片中,可以感受到管一明带着内心的喜悦感表达他看到的一切,他呈现的是在时代变化中慢慢氤氲的时代温情。

 

文化名人摄影也是管一明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拍摄过唐云、张瑞芳、周小燕、巴金等文化各界名人,在拍摄时,管一明让他们每人留了一句话,巴金留言道:“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我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现在看来这些话比我拍的还精彩的多。”他认为,在拍摄城市里的人时,总是会感到有种情感萌动,“我在不断的拍摄中能够感到这个城市是有温度的,值得我们无数的人永远拍摄下去。”

巴金在拍摄时写下的话

陆元敏曾以苏州河的系列摄影作品而知名,当拿出自己的老照片时,他感叹,“我年轻的时候特别怕死,现在反而不怕了。人在越来越老,越来越难看,城市却越来越新,越来越漂亮。有意选择和拍摄的时候,我宁愿拍那些不变的东西,变化太大,对我们太可怕。”在他的镜头里,有上海还在运行的铁路,老房子等。很多东西重新回过头来看,好似是非常陈旧的,但有些东西,却给人一种时间上的模糊性,那里有藏在生活之下的人情温度。这些随机性的画面里,包含着城市生活的重重记忆,看似随意性的摄影背后是对城市的深度挖掘。陆元敏通过摄影寻找那些仍在延续的传统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因为它们充满温情。

陆元敏摄影作品

评论家徐明松对一张街角杂货店的照片感触尤深。“它在过去的生活中太多了,现在很多已经消失,这是市井生活的缩影,固定在我们的记忆中,他帮我们把记忆保存下来,这是一个影像的城市历史。”他认为,城市正向越来越完好的形态特征转变,比如公共空间越来越大,记忆中曾经污染的苏州河、大烟囱也已经成为过去。在摄影作品中拍摄这些老的物件,不是反应当下的城市生活状态,而是表现从久远的过去到今天的发展。“所有摄影都是过去式,我们拍下的每一刻都成为过去。今天的摄影已经不像过去一样,只是一个少数群体的爱好,今天的摄影爱好者是一个庞大群体,全民摄影时代到来,摄影手段的变化是迅疾的,但有一点不变,我们对城市的热爱、观察、提炼,时时刻刻都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分享。”

栏目主编:李君娜 文字编辑:李君娜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