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上海最近发现的全球昆虫新物种有名字了!叫“上海双斑粗角步甲”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17-12-19 17:14
摘要:12月19日,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内发现的全球昆虫新物种有名字了!叫上海双斑粗角步甲。

 

12月13日,上海科研工作者对外公布,在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内发现全球昆虫新物种,并公开向上海市民征集它的新名字。

 

12月19日,结果揭晓:上海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shanghaiensis)以4000多票,比滨江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bingang)多出 1000多票,成为第一名,正式成为该新物种的名字。

 

上海双斑粗角步甲

 


取名后论文即将发表

 

据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发现者之一,恋野物语自然探索工作室联合创始人宋晓彬介绍,对外公开征集的新名字共有5个,除了上述两大“热门”以外,还有黄歇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huangxiei)、斯氏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swinhoei)、震旦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zhendan)。这些名字都有一个共同点:和新物种的家乡——上海有关,希望通过名字让全世界的昆虫爱好者一看就知道它们来自上海,而票选的结果为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征。

 

“作为发现者,可以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新物种,但我们很高兴能把这个宝贵的权利共享出来,让全上海都能感受到这份喜悦。”宋晓彬自豪地说。

 

伴随着新名字的揭晓,上海双斑粗角步甲将以学术论文的形式被正式发表在国际动物学权威期刊《ZooKeys》上,并被录入动物学名录,从程序上真正成为被全球认可的昆虫新物种。

 

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的专家介绍说,从发现新物种到该物种被正式录入动物学名录,有专门的程序,其中,很重要的一步,是论文投稿至国际权威期刊之前,必须征求权威专家的意见,并通过逐层严格的审核,如果专家对论文相关内容提出疑问,论文就暂时不能发表,还需改进。

 

据宋晓彬透露,从2017年9月论文接受审核后,论文已通过三轮审核,目前已正式被《ZooKeys》接收,就等正式命名确认后第一时间发表,所以近期就会有喜讯对外公布。

 

《ZooKeys》上的发表流程截图

 


有新发现还有新记录

 

12月19日,更多有关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细节被公布。

 

据宋晓彬介绍,上海双斑粗角步甲主要有三个分类学特征:前足节上具有一个触角清洁器,可以帮助它清理触角上的泥土、沙石等垃圾; 鞘翅上有一对对称的黑色斑纹;鞘翅边缘带有折边,帮助它们攻击来自前方的天敌。

 

从习性来看,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生存在植被非常茂密的树林里,平时因为害怕干燥,总是躲在潮湿的朽木下,以捕食跳虫、螨虫等小型节肢动物为生。为了求生,它们演化出了丰富的物理和化学“武器”,比如虫体上的刚毛,可以感到周围细微的震动,从而方便它们判断猎食对象的方位;又比如虫体上的细微腺体,会发出化学物质,吸引昆虫过来,方便捕食。

 

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细节图

 

除了发表和描述新发现的物种外,宋晓彬表示,论文还整理了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其他家族成员,有两种还是上海地区的新记录种。

 

比如,早在1949年,国外昆虫分类学家就在上海记载了一种双斑粗角步甲,即中华双斑粗角步甲(Eustra chinensis),它算的上是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近亲,很容易与上海双斑粗角步甲混淆,这导致宋晓彬和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后彭中等发现者在采集标本的四五个月后,才看出端倪,差点错过一个重大发现。和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相比,中华双斑粗角步甲体型较大,触角偏细长,复眼较小。上海双斑粗角步甲体型较小,触角偏短偏粗,复眼较大。两者的雄性生殖器区别很大,生境和习性也有很大差异:中华双斑粗角步甲“潜伏”在肉食性蚂蚁的洞穴内,靠偷吃蚂蚁的“剩饭剩菜”维持生存。

 

图中,A为上海双斑粗角步甲,B为中华双斑粗角步甲

 

此外,科研工作者今年还在上海幸运地记录到了栗伊塔粗角步甲(Itamus castaneus),这是人们首次在上海发现它们的踪迹,以往只在中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发现它们的身影。

 

科研工作者正在介绍栗伊塔粗角步甲

 


更多新物种尚待发现

 

2017年,注定是上海生物界尤其是昆虫界值得铭记的“丰收年”。今年3月,国际动物学权威期刊《Zootaxa》发表了一篇学术论文,发布一种名为“西郊公园毛角蚁甲”(Batriscenellus xijiaogongyuan)的昆虫新种;9月,上海又发现了一种名为“天马华冥小葬甲”(Sinobathyscia tianma)的新种。算上这次的上海双斑粗角步甲,上海动物大家庭一年内足足多了三名新成员。

 

左图为西郊公园毛角蚁甲,右图为天马华冥小葬甲

 

对此,有人认为是上海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的功劳,宋晓彬表示,这的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对脆弱的上海双斑粗角步甲而言,一旦其赖以生存的茂密植被和阴湿环境遭到干扰,很容易死亡,所以应当尽可能避免人为干扰。从最初发现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生境来看,是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内一处近邻河道的树林内,就几乎没有人为打扰,这里的落叶层可以很好地保持土壤湿度,为超过200头上海双斑粗角步甲提供了理想的栖息环境。

 

据他回忆,2007年就和上海双斑粗角步甲这个新物种有过一面之缘,只是当初没有认出来,因为那时它还是只幼虫,而当再回头去找它时,那块地和周边一起进行了施工建设,新物种原有的生境受到了外界干扰,所以那头上海双斑粗角步甲有可能“搬了家”,也可能适应不了新环境而死亡。

 

对于上海今年生物发现的丰收,宋晓彬表示,还要归功于上海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他坦言,该学科发达的国家,比如英国、法国、德国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已经很难再发现新物种,而中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客观上还存在很多新物种尚未被发现,静静地“等”在那里。

 

“发现其实是把双刃剑。”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办公室主任金钰麒介绍说,新物种公布后,不少生物爱好者将慕名而来,如果不加以引导和规范,很可能对原本脆弱的生境造成干扰,所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正在研究制定方案,尽最大可能降低外界对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影响。

 

据悉,上海双斑粗角步甲的论文发表团队已将三份标本分别赠送给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有兴趣的市民日后不妨前往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等地设置的展示点参观标本,别去野外打扰它们的自然生息。

 

题图说明:上海双斑粗角步甲标本。

 

栏目主编:张奕 图片编辑:朱瓅 编辑邮箱:shgcggkj@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