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读书 > 文章详情
【读书】创业板市场与风险投资
分享至:
 (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成思危 李自然 等 2015-10-29 14:08
摘要: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的关系密切。1998年,成思危先生提出了创业板“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三步就是要通过构建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开辟通道,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在风险投资发展的高级阶段,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具体有以下关联。

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的关系密切。1998年,成思危先生提出了创业板“三步走”战略,其中第三步就是要通过构建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开辟通道,完善风险投资体系。在风险投资发展的高级阶段,风险投资和创业板市场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具体有以下关联。

 

1.风险投资的发展催生创业板市场的形成

 

近年来,在风险投资的介入下,很多高新技术企业得以迅速发展。但是风险投资者的目的并不是通过资金获取公司的控制权,而是希望最终抽离资金,或是出让股份,或是公开发行上市,以实现资本的增值。相比较而言,主板市场上市要求严苛,且上市费用较高。因此,风险投资者就希望出现一个类似美国纳斯达克的中国市场,这个市场能够更全面地接受创新的理念,更迅速地反映创新型创业企业的发展,更顺利地帮助风险投资家实现资金的退出。这个市场不管是上市条件还是规模都介于主板市场和场外市场之间,这就是创业板市场。所以说,风险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加快了创业板的产生,风险投资的利益诉求客观上催生了创业板市场。

 

2.创业板市场成为风险投资的重要退出渠道

 

风险投资重要的环节之一即实现资本的增值并退出,它作为一种培植风险企业和高智能型的投资方式,其目的就是实现盈利,风险投资从融资、投资、投后管理再到退出,实现一个完整的循环。一旦被投资的企业走向成熟,经营利润趋于平均利润,风险资本就会谋求退出通道。一般地,风险投资的退出主要有上市、并购、股权回购、组建战略联盟等途径。国内外相关数据表明,通过公开上市的回报往往最高。自从创业板推出后,有风险投资介入的企业更多地选择在创业板上市。创业板市场的“低门槛”使得风险投资企业能够快速上市,顺利实现资金退出,使风险投资资本处在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风险投资中。

 

3.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风险投资的快速发展培育了大量具有高质量、高成长性的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多数成为创业板市场的上市主体,没有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就成了无源之水,是不可持续的;反过来,创业板市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为风险投资提供了退出渠道,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没有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也不可能使风险投资成为参天大树。此外,创业板的运营状况也是风险投资发展的一种标识。当创业板状况不好时,风险投资的融资就会困难些;反之,当创业板市场如火如荼之时,风险投资的融资也会随之迅速发展。

总而言之,风险投资与创业板市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呈现一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因此,为促进两者的互动发展,形成良好的循环反馈机制,应考虑实现风险投资和创业板的有效对接。

 

10.1.5创业板十年历程回顾

 

创业板的设立并非一帆风顺,从1999年成思危先生提出的创业板“三步走”战略,到2002年创业板的“小三步”建议,再到中小板的上市运行,最终在2009年择机推出,从酝酿到正式成立,整整用了十年时间,可谓是几经周折。同时也应看到,创业板的推出是充分酝酿、不断优化的过程,十年来,中国在探索建立创业板路径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就其发展历程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筹备阶段,创业板“三步走”战略:1998~2000年

 

早在1998年,成思危先生在全国政协第九届一次会议上代表民建中央提出了著名的“一号提案”《关于借鉴国外经验,尽快发展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该提案提出了风险投资“三步走”战略(业界也称创业板“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在现有法律框架下,成立一批风险投资公司;第二步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创业板等退出机制的风险投资体系。由于当时内外条件具备1998年前后,内外环境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对内而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全国一年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却仅有20%转化成产品,建厂生产的不足5%,这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创新元素支撑;在外部,美国新经济快速发展,海外风险投资机构积极寻找进入中国做投资的机会。,提案出台后,各级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在风险投资中承担了政策导向和具体操作的双重角色,各地风险投资大规模兴起,风险投资从原来的星星之火催生为今后的一项事业,中国的风险投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98年,中国的风险投资额仅为3亿元左右,到2001年,就达到了43亿元,发展到2012年年底,投资额达到230亿元左右。风险投资的迅速发展为后来创业板的推出奠定了市场基础,因此,“一号提案”对风险投资的发展和创业板的设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中国创业板的征程也由此开始。

 

1999年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公司法》修正案,允许有条件的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进入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同时也提出“鉴于此项工作还缺乏经验,加之风险较大,应当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进行”。针对风险投资比较热的现象,成思危先生指出“绝大多数想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虚火’很旺,其中不少是匆忙拼凑包装,很少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术、产品和市场,管理也比较薄弱,很多风险投资公司按预期的市盈率为基准来定价收购了一些准备上创业板的公司股权,造成大部分资金被套,它们希望通过创业板来解套,因此,当时设立创业板的呼声颇高”(成思危,2004a)。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步到位地推出创业板,则会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成思危先生认为不应将风险投资机构应该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广大的投资者,建议不要匆忙开设创业板,可以先从科技板块着手,这样比较符合当时的情况。

 

总之,在1998~2000年这一时期,世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海外创业板市场不断增加,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趋势,国内风险投资行业正在崛起,是中国创业板市场积极筹建时期。到2000年年末,膨胀过快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各国创业板市场岌岌可危,有的甚至被迫关闭,全球创业板市场的发展陷入僵局。历史证明,中国没有那么匆忙地推出创业板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2.停滞阶段,创业板“小三步”:2001~2005年

 

2000年年末,受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影响,海外的股票市场出现了大幅震荡,纳斯达克指数半年之间就从5048点的巅峰崩落到1800点的谷底,近8成的股票价格跌幅超过80%,近4成的上市公司一次性退市。在21世纪的前3年里,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地的创业板市场相继关闭。中国香港和韩国的创业板市场也遭遇重创。由于国际市场的不利影响,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加速暴露,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应该吸取世界其他市场的经验,先把主板市场整顿好后,再推出创业板。

 

海外的创业板市场正在经历着历史性的考验,但中国创业板的探索工作并没有因此而止步。为稳妥推进创业板市场的建设,2001年,成思危先生在给国务院的报告中指出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应该循序渐进,并提出走“小三步”的战略方案:“第一步是将现有证监会发审委已通过的科技含量比较高的小盘股集中二三十家到三五十家,辟出一个单独的板块,即中小企业板块,由于不降低上市条件,各方面比较容易接受,而且这部分企业的数量也不太多,对市场的冲击不会太大;第二步是适当降低某些条件,逐步扩大这个板块;第三步是条件成熟时把这个板块分立出来,建立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创业板市场(成思危,2004b),中小企业板块以运行独立、监察独立、代码独立、指数独立与主板市场相区别,但是它是现有主板市场的组成部分,上市门槛是按现行的主板发行审核标准审核通过的,因此就可能将一些业绩较好,但还达不到上市条件的小企业拒之门外,这也是权衡利弊的结果。”(苏琳,2004)为和创业板“三步走”战略相区别,这个建议也被称为创业板“小三步”,为后来创业板的推出奠定了理论基础。

 

虽然创业板市场不是风险投资退出的唯一渠道,但它的建立将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打开方便之门。由于创业板市场门槛较低,风险较大,所以在推进创业板方面应该积极而慎重。因此,在当时的情形下,采取“小三步走”战略是比较积极稳妥的。如果直接创建创业板市场,没有一两百家企业上市就没有人气,市场就不能活跃,而如果一下子上这么多家企业,又会对市场造成冲击;并且由于没有建设经验,上来就推出创业板,容易被一些人浑水摸鱼或容易出现违法违规的情况。中小板块还只是主板中的一个板块,不是独立的板,它离真正的创业板还有相当距离,是逐步推进创业板建设的中间环节。

 

2004年5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终于核准中小板实施方案,正式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内设立中小板。2004年6月25日,中小板正式开盘,在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3.重启阶段:2006~2009年

 

2006 年,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股权分置改革不断深入,中国股市连创历史新高。2007年,尚福林指出,“国家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法制建设有了很大进步,中国涌现出不少有价值、高成长性,具有一定创新内涵的创业企业,建立创业板市场的条件已经具备”。2007年8月,国务院批复以创业板市场为重点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方案。8 月22日,《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草案)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标志着创业板市场进入实质性筹设阶段。

 

2008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发展创新型经济的紧迫性进一步凸显,在中央一揽子刺激计划的带动下,中国经济形势总体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对于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巩固经济复苏成果、推动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为加快资本市场建设,2009年3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当年5月1日起实施,10月23日正式开板。10月30日,首批以青岛特锐德为首的28家公司在创业板市场挂牌上市,备受关注的创业板在历经十年的等待之后,终于正式开启了序幕,中国正式进入创业板市场新时代。

 

(注:《中国股市回顾与展望:2002--2013》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栏目版权归上海观察所有。不得复制、转载。栏目编辑:许莺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