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你不知道的虹口江湾史,曾是南宋韩世忠抗金驻军地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坚忍 2017-12-01 17:16
摘要:自韩家军驻军后,促成了江湾镇的建立和兴起。现在的江湾镇居民,有一部分姓刘、杨、王、金、张、徐等的本地人,就是当年韩家军中军的后裔。当他们谈起自己的老祖宗时,语气中还是不无自豪感的。

江湾镇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北部,地名最早出现在《宋史》。清光绪八年(1882年)《宝山县志》说,“其水自吴淞江屈曲而入虬江,故名”。所以有“虬江十八湾,湾湾到江湾”的说法。曾称商量湾,也称曲江。

地方志资料显示,1973年秋开挖泗塘,在杨家堰东面河底发现鲸骨若干,专家考证,属须鲸,距今三五千年,这说明当时江湾地区还是海域。南朝梁天监(502~519年)中,江湾有昆福寺(南宋宝庆三年移建顾泾),江湾应已成陆(或处海岸)。唐开元初筑捍海塘后,江湾处塘内。后晋天福三年(938年),僧智光在江湾建保宁寺,地境已颇有人烟。市镇始建于宋,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当时,镇自胡陆湾桥沿河向东,坐落钱家浜(钱溪,今走马塘)北岸。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江湾已有道路,是地境第一条街巷。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年),隶属浙西路平江府昆山县。建炎三年(1129年)十月,浙西制置司韩世忠抗金,在江湾驻扎中军,军士中部分家属随之落户。

走进走马塘畔的江湾镇街道史料陈列馆,我看到了神往已久的韩瓶。

韩瓶流行于南宋和元代,为南宋名将韩世忠攻打金兵时,士兵用来汲水、喝水的军用水壶,故得名。韩瓶分布地——韩家军转战过的江浙沪均有。眼前这两只韩瓶为一大一小:大的,长30公分,四个系(瓶的弧肩上可穿绳子的穿孔),瓶身略施一层薄薄的橄榄色青釉,可装水1升(2斤);小的,灰白色,19公分,双系,可装水半升(1斤)。其外形圆润,粗瓷厚胎,看上去豪放沉稳,江湾镇走马塘畔出土,为本地乡民挖井时所得,历时已800多年。韩家军军纪甚严,平时行军打仗,饮酒也和现在一样,是不被允许的,只有庆功,可以畅怀痛饮。这两只韩瓶,汲过走马塘的河水,装过犒军的米酒,那圆圆的瓶口,似乎仍有清冽的酒香慢慢溢出……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初,时为浙西制置使的韩世忠,统领8000士兵,前军驻青龙镇(今青浦东北境白鹤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今上海)。驻扎江湾的中军,饮马、遛马均在走马塘畔,每天清晨,喝足了水的战马昂首长嘶,马鬃飘散,马蹄踩霜。此后,中军的部分家属随之落户,逐渐形成小镇。“兴市而立镇,开启江湾第一页。”也就是说,自韩家军驻军后,促成了江湾镇的建立和兴起。现在的江湾镇居民,有一部分姓刘、杨、王、金、张、徐等的本地人,就是当年韩家军中军的后裔。当他们谈起自己的老祖宗时,语气中还是不无自豪感的。

这一年2月,据《宋史》记载,韩家军8000人水陆并进,“会上元节,忽引兵趋镇江,及金兵至,韩世忠军(骑兵)已先屯兵焦山寺”,其水军“以海舰进泊金山下”,于长江上伏击掳掠南宋京城临安(今杭州)后,北归的10万金兵。韩世忠的妻子,巾帼英雄梁红玉亲自击鼓助阵。韩家军善水战,金兀术喟叹:“南船使船欲如便马,奈何?”金兵进攻受挫后退入死港黄天荡,被围48天。其间金兵想以“战利品”和“名马”贿赂韩家军,借道放一条生路,两次遭断然拒绝:“尽归所掠假道,不听”;“请以名马献,又不听”。后因汉奸秀才贪财献计,星夜掘通水道30余里,金兵方得以逃遁。黄天荡不算大捷,但威震敌酋,领教了韩家军厉害,不敢轻易来犯了。此役之后,韩世忠遂成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

江湾镇除韩瓶外,新市北路丰镇路,占地16亩的江湾公园,还有一块旗杆石(又称古旗桩或旗椿石),一块蕲王府石(韩世忠死后被追封为蕲王),这两块石头也可以算是与韩世忠有关的文物吧。

从公园东门进去,韩世忠塑像,一绺长须,一身盔甲,外披战袍,束腰带,带佩剑,左手按在剑柄上,右手叉腰,屹立船头,脚下波涛汹涌,脚后跟是一铁锚,目光炯炯,注视远方,不怒而威,虎虎有生气,身后是江湾镇城墙。塑像和城墙两侧,葱茏的扁柏成行,间植有花开正艳的桃树和海棠树,浓绿丛中,缀数点嫣红。城墙左边,矗立着旗杆石,高一丈,曾在江湾保宁寺前插过“韩”字大纛,保宁寺遗址在走马塘北岸,走马塘与沙泾港相汇处,今保宁路万安路口,韩军中军曾驻扎于此,“日夜操练,为镇江金山一役大败金兵奠定了基础”,清人题旗椿石诗云:“莽莽乾坤大将旗,江山半壁一身持。”“阴扼江湾军暂驻,潮倾雪浪石难移。”城墙右边,石台上横躺着一块蕲王府石,石条长六尺余,中间雕刻着一朵花,两侧为二个石雕的狻猊,传说中的一种猛兽。江湾蕲王庙在江湾景德观右侧,建于清顺治年间,遗址现为江湾镇第一小学(今万安路11号)。所以说这两块石头是有来历的。

公园里的韩世忠塑像是数年前制作的。《宋史》关于韩世忠体貌的描述,只有“风骨伟岸,目瞬如电”,为此,制作者曾去韩世忠老家陕西绥德县采风,观察当地人的脸型、身材,发现那儿的人身材高,脸盘较大,故这座塑像不是向壁虚构,而是有所依据。

辛弃疾词云:“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韩世忠应该算是一个“经纶手”,撑起了东南半壁江山。他上马能挽强弓驰射,下船能指挥水军扬帆出击,“万马声嘶万弩急,千帆竞发旌旗舞”,不愧为南宋“中兴四将”。他粗通文墨,全宋词有小令3首,语言质朴直白,军人爽直本性,天生一副好汉腔调,胸腔里端的是一颗精忠报国的红心,青史长留名。

遥想800多年前,那一夜,韩家军一支中军从镇江前线归来,保宁寺前,走马塘畔,夕阳余辉照在“韩”字大旗上,春风骀荡,马蹄踏踏,马鸣萧萧,犒军的米酒酒香清冽,走马塘的碧波清流浩浩,士兵们仰头喝庆功酒,金山的鼙鼓犹在耳边咚咚擂响。

今天的走马塘,当年韩家军饮马的堤岸边,为万安路绿地,杨柳婀娜,香樟婆娑,青桐伟岸,还有一个万安路沿河的灯光工程。灯光也是精心布置的,2米多高的黑色灯柱,灯管装在中空的柱子的上部内壁,灯光朝上,距灯光上方一尺,有一块乳白色遮板,灯光从遮板折射下来。每间隔15米,就有一个灯柱,连绵数百米。夜晚,灯光犹如雪白的瀑布倾泻,点亮万安路,光照走马塘,老人搀着小孩漫步,面对着走马塘光影斑斓的漾漾碧水,讲述起当年韩家军从江湾走马塘出发,大战金兀术的故事……

文字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