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上海新增科学院院士樊嘉|医学科研,需要一种“价值观”引领
分享至:
 (9)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17-11-28 09:51
摘要:“医学科研,绕不开跌打滚爬。”樊嘉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不计较时间的付出、名利的得失,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这些都是做医学科研的‘必修课’。”

知名肝癌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至今已为9000余例肝癌患者实行手术、其中包括1800余例肝移植术。按照1:5的总患者人群手术率统计,近5万肝癌患者曾接受他的诊治。

 

看到的患者越多,越觉得早期发现对肝癌至关重要。樊嘉带领团队,经过3年攻关,在患者血浆中筛查到由7个miRNA组成的早期肝癌诊断分子标记物;这一里程碑式突破,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作为新增中国科学院院士,樊嘉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医学科研,需要一种价值观来引领。”

 

选择肝癌,就是选择挑战

2001年历经12个半小时的努力,樊嘉完成了他主刀的第一例肝移植手术;2002年他带领肝移植小组完成上海首例活体肝移植。那一年,他43岁,回忆起来,“非常的兴奋激动,十几个小时的辛劳几乎消失殆尽。”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当了一年半病理医生、五年普外科医生后,樊嘉开始攻读肝癌方向博士。

 

选择肝癌,意味着更多的挑战与担当。数据显示,我国是名副其实的肝癌大国,全球一半以上肝癌发生在我国,相比其他癌症,肝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几乎持平,问诊患者中仅20%至30%可手术治疗,70%至80%其他治疗效果差强人意(50%几乎没有任何治疗手段)。

 

痛惜不已、于心不忍,樊嘉说,这样的情绪时常伴随着肝癌领域医生,“但身为医生不能表现出来,患者需要镇定、冷静的医生为他们作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当看到年纪轻轻患者绝望表情、求生眼神时,他暗下决心:临床只能解决个例患者,科研却能从根源上解决无数患者。

 

肝癌的诊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小于2厘米的早期肝癌患者,往往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射频消融等方法获得根治机会,5年生存率高于90%,远大于中晚期肝癌患者。然而,传统检测手段甲胎蛋白普及率高,弊端已呈现:肝癌患者中只有60%至70%呈现甲胎蛋白升高,其余并不会升高。怎样更早发现肝癌,为患者赢得生存机会?

 

这样的思路,敲开了医学科研的大门。

 

医学科研,绕不开跌打滚爬

樊嘉带领团队,历经3年攻关,在肝癌病人血浆中,筛选到由7个miRNA组成的早期肝癌诊断分子标记物。全新检方法,意味着将可大幅提升患者诊断率、生存率。目前,分子标记物模型已获中、日、韩专利;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检测试剂盒,业已完成多中心临床验证,并于今年8月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三类器械注册证和准生产许可证。

 

“医学科研,绕不开跌打滚爬。”樊嘉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不计较时间的付出、名利的得失,沉得住气、静得下心,这些都是做医学科研的‘必修课’。”

 

肝癌患者之所以生存率低,复发率高是关键症结。怎样预测复发?多年临床积累的问号,指引科研探索,樊嘉带领团队,在国际上首次检测“外周血中干细胞样循环肝癌细胞”,发现循环干细胞样肝癌细胞可作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预测新指标。整个团队自主研发了“CTC分选检测系统”,研发并优化了基于阴性富集的高灵敏度CTC检测平台,同时研制“循环肿瘤细胞全自动分选仪原型机”,相关发明获3项发明专利,为临床实现肝癌早诊早治、有效预测复发、疗效监测以及干细胞研究建立良好平台。

 

樊嘉严谨治学态度、同样感染着团队里的每一位年轻人。在中山医院肝外科高强副主任医师眼里,恩师特别强调临床和科研的基础训练。手术中,打结、剪线小小的动作不规范,也要被老师严格批评,“科学的诚信与严谨是基础。”尤令高强感动的是,科研经费十分紧张之时,樊嘉自费开展肝癌门静脉栓相关研究,堪称“一种精神和境界”。肝门静脉癌栓这一研究方向坚持多年,最终成就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不计回报的付出更有回报

 

一切的付出,总有回报。樊嘉1975年高中毕业,进了工厂做了几年工人后,于1978年参加高考进入医学院。他有着外科医生必备的学霸知识储备、和灵巧的双手。“以前我在工厂里修机器,修得挺好的。”他说,“这段经历回想起来很宝贵,它让我认识到了各行各业的艰辛奋斗,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中山医院副院长周俭教授说,樊嘉是不善张扬的谦谦君子。当时两人一起跟随老师查房,整整一个月,几乎没听到过樊医生说一句话。“我们都以为是进修医生呢”。直至疑难杂症病例讨论时,这位知名肝癌外科专家余业勤教授的得意门生才“开了金口”,提出自己独到见解,令在座刮目相看。

 

名医有无数次“成就感爆棚”的时刻:不惑之年的患者,肝肿瘤直径达十几公分,侵犯第一肝门区,走投无路时,樊嘉用一把刀为患者彻底切除肿瘤;历经5次手术无法根治的肝癌患者,第6次求助时,樊嘉以精湛医技成为手术“终结者”,目前患者随访良好……但,亦有无数次心力交瘁时,历经十几小时手术,最终患者没有熬过来,反思甚至自责,几乎成了常态,“手术能不能更完美?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怎么会失败?”

 

据统计,经樊嘉手术的患者最大年龄93岁、最小年龄2岁;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团队诊治的患者中,10年以上生存的患者约1600余例,5年以上生存的患者约5000余例。他说,“当医生,需要树立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引领你为了患者,不断去探索前行,这条征程上没有终点,只有出发。”

文字编辑:黄海华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