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人民日报海外版新掌门为何从香港来
分享至:
 (6)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修文 2015-10-20 05:58
摘要:王树成在境外积累的丰富外宣经验,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定位,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正好能够对接。

 

“上海观察”获悉,被视作中国外宣第一媒体的《人民日报海外版》正式换帅,1954年出生的人民日报编委、海外版总编辑张德修退休,海外版新掌门由香港文汇报董事长、社长王树成接任。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曾在香港工作的媒体人,怎么会北上去《人民日报》呢?

 

其实,在王树成南下香港文汇报工作之前,他已在中央新闻媒体工作多年。自1983年从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王树成分配进入新华社工作,历任记者、编辑、《半月谈内部版》主编。自1993年起,他担任半月谈杂志社总经理、党委书记、副总编辑,1994年底出任新华社安徽分社代社长,1997年12月平调至新华社北京分社社长;2005年底任新华社《经济参考报》总编辑。

 

直到2008年5月,王树成才离开工作25年的国家通讯社前往香港,并于同年12月起出任香港文汇报董事长、社长。

 

如今,在港工作7年后,王树成回到北京工作,但没有重回老东家新华社,而是去了金台路大院中的人民日报社。这也不算是孤例。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社等中央媒体之间的旋转门早已打通,现任新华社党组书记、社长蔡名照,之前担任过人民日报总编辑;而现任人民日报总编辑李宝善,之前则是《求是》杂志社社长。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王树成这个在香港的媒体人、昔日的新华社记者,如今前往人民日报工作,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当然,有分析指出,北京方面之所以“点将”王树成,与他的另一个身份密切有关。他是“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简称OCM)的前主席。

 

 

公开资料显示,所谓的“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是由香港文汇报发起创建和主导的世界性媒体组织,当前已发展成为拥有89家成员、聚合多种传播方式的传媒力量。可以说,这是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平台。

 

这一平台号召海外华文媒体:展示一个真实客观的中国社会,帮助各国主流社会了解中国,减少当地受众由于文化隔膜等因素对中国生成偏见和误解。

 

而王树成本人,则从2011年起成为这一华文交流平台的掌舵人,并借此平台广交各路新闻媒体,从这个维度说,王树成也可以算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等外宣改革的“先行者”。

 

本月13日,也就是王树成离开香港工作前数日,他卸去了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主席职务,交由香港文汇报董事副社长冯瑛冰担任。而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对王树成主席多年来为卓越贡献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与此类似的,王树成还担任过“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主席一职。

 

在香港工作期间,正逢“占中”事件。王树成也借助自己实名微博多次发声,呼吁香港民众理性对待,“某些人所鼓吹根本不存在的‘国际标准’,只能暴露其祸中乱港的险恶用心”,“香港所需要的,不是臆造模仿别人却无法在自己的政治环境中运行的民主幻象,而是建立真正适合自身实际情况且能够运作良好的民主制度”。

 

 

 

再回到王树成的新职务上来说,今年5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海外版作出批示,“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因此,王树成在境外积累的丰富外宣经验,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定位,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正好能够对接。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相关人士称,王树成的到任,或将有利于扩大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朋友圈”,做大做强这一重要外宣平台。

 

至于王树成这个人,一位香港文汇报前记者告诉“上海观察”他眼中的老领导,“作为香港地区报业大佬,王树成待人和蔼、热情,善于交友,没什么架子”。他还透露,王树成是苦出身,早年家境并不好,年轻时历经艰难,一步一步走来不容易。

 

按惯例,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将兼任人民日报编委。应该说,王树成从香港文汇报来到人民日报海外版,即便是抛开行政级别,此番调动也属于“擢升”。因为无论从发行规模、海外影响力以及北京重视程度来看,两者之间还存在不小差距,简而言之,王树成获得了一块更大的“阵地”,同样,他也承担了更重的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制图:孙欣悦,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