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读书 > 文章详情
缺少“中间层楼”的三口之家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郭琪琪 郑宪 2015-09-17 14:46
摘要:这也是个三口之家。但这个三口之家有点特殊: 外公、外婆,加上老两口的7岁的小外孙女。“外公”是著名国画家沈柔坚。

作者今天的话

 

20多年前因为什么原因什么关系采访了著名画家沈柔坚王慕兰夫妇及他们的外孙女洪唯琛?不知道了。岁月有些远,总是经人介绍的吧。

 

那娓娓道来的故事,那天的访谈内容今天读来依然生动,依然快乐,依然有趣,依然感人,依然让人体悟到许多东西。

 

隔代的爱。隔代的教育。智慧的教导。轻松无约束的育人思想。

 

老国画家已远行,孩子应该健康快乐成长。

 

我们深切祝福。

 

 

这也是个三口之家。但这个三口之家有点特殊: 外公、外婆,加上老两口的7岁的小外孙女。

 

“外公”是著名国画家沈柔坚。

 

小外孙女的爸爸妈妈——沈柔坚的女婿女儿都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7岁的小女孩的父母亲长久地不在身边,这对孩子的各方面会不会造成许多的遗憾?

 

失去多少,得到也多少。甚至,我们在采访后这样感到: 这种缺少“中间层楼”的三口之家,在我们的社会里是否有代表性?“从前,有一个很怪的怪人,他没有名字。有一天,他找到他的一个朋友,这个朋友是个设计师。怪人就对设计师说: ‘给我造一幢三层楼的房子,好吗?’设计师同意了。设计师先画了一张房子的图纸,画完了,问怪人: ‘画得对不对?’怪人看了,高兴地说:‘对,对,我就要这样一幢房子!’于是,设计师和造房子的人按照图纸把房子造出来了。房子造好了,怪人赶来一看,连连大叫: ‘房子造错了,房子造错了!’设计师很生气,说: ‘这是按照图纸造的房子,怎么会错呢?’怪人说: ‘我是要三层楼的中间一层,上下两层都不要,可你把三层都造好了,难道不是造错了吗?’”

 

说这个怪人的故事是个7岁的小女孩,叫洪唯琛。洪唯琛的外公是著名的国画家沈柔坚。72岁的沈柔坚听了这怪人的故事问外孙女:“你这故事哪里听来的?”洪唯琛哈哈一笑,然后非常坚决干脆地回答:“我自己编的嘛!”

 

真的是她自己编的吗?这个故事她说起来有滋有味、有情有节,可到了后来又有那么点“不合逻辑”。再问她是不是自己编的?她起先还是不加犹豫地回答:“是自编的!”尔后略一迟疑,这样补充:“有的地方是听来的。可有的不是听来的,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这难道不能算自编的?”

 

老画家听得,哈哈大笑起来:“算的,算的,你这个小精灵呵。”

 

洪唯琛住在外公沈柔坚家里,家里还有外婆王慕兰,再有就是给他们三口人做家务的张阿婆。家里现在没有其他人了。小唯琛的爸爸妈妈都在美国。妈妈在美国纽约读博士。就在小唯琛过1岁的时候,她的爸爸妈妈离开她到了大洋彼岸,到那里去开创艰辛的事业。从此,小唯琛的父爱和母爱只能在爸爸妈妈远隔重洋打来的电话和频频的来信中获得。

 

父母亲不在身边,是不是影响小唯琛健康快乐地成长呢?其实,小唯琛的父亲洪小龙和母亲沈黎经过五六年的奋斗,都已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跟,现在把小唯琛接过去也完全“有条件”,但夫妻俩都有一个想法: 中国人一定要学好中文,中国人一定要学好画中国画。他们把小唯琛托给了外公外婆,他们要让孩子的根更深地扎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他们还相信,外公和外婆会教育好自己的女儿,用他们的画品和人品。再者,用外婆王慕兰的话说:“孩子也给了我们许多的快乐和安慰。”

 

感情的获取和失去,从来都是双向的。

 

我们明明白白地感觉到: 小唯琛和外公外婆在一起,没有一丝因父母亲长期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忧郁”或“骄横”;她开朗、大胆、快乐、聪颖、天真,她具备和拥有一个身心健康孩子的“主流性格”,这无疑令人欣慰,令人羡慕。

 

我们想探究个中的原因。

 

孩子的外婆说了一个“提纲挈领”的原因:“我们从来不给孩子任何约束。”

 

如何理解?

 

就譬如画画。小唯琛看来深受其外公的影响。对画画情有独钟。但有趣的是,外公沈柔坚告诉我们: 尽管孩子喜欢模仿他的画,可孩子画的每一幅画,都没有一点他的“指导”。对画画,沈柔坚只对小唯琛说过这样的话: 你想怎么画你就怎么画,画得越大胆越好,画得越有想象力越好。于是我们看到的画童趣野趣十足: 一只硕大的花瓶里,斜斜弯弯地插着五颜六色的花,孩子说那是郁金香花;一幅画上有绿树草地,旁边却有一扇“莫名其妙”的窗户,一个穿裙子的女孩子站在草地和窗户之间,小唯琛说这女孩是“灰姑娘”。那一张又一张的宣纸在我们面前摊开来,每幅画都有说明,看得我们眼花缭乱,什么“大人国”、“小人国”,还有“中人国”、“丑人国”;有“小朋友看电视”,更有什么“无人国”、“美丽的森林”;“美人国”里的美人到底美不美我们实在看不出来,“女孩骑马”倒是画得栩栩如生……

 

录下一段老画家对我们谈论关于儿童学画的观点和他的小孙女在一边的“即兴插话”,实在有点“相得益彰”。

 

沈柔坚:“七八岁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小画家。学画的人自古以来千千万万,以后真正成为画家的没有多少。”

 

小唯琛(插话):“小孩子不能自以为很聪明。许多人小时候好像能画画,年纪大了反而什么也画不出来了。”

 

沈柔坚:“现在外面不少小孩小小年纪就办什么图画展览,被人称作什么小画家——”

 

小唯琛(坚决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小唯琛做着自己可能做的事情。

 

她很顽皮、很好动,刚刚读书的时候,她学习不专心。在学校里,老师实行小红旗和五角星的奖励制度,即: 表现好的,一天发给几面小红旗,小红旗拿到20面,就可换一只五角星。姑且不去评论这种奖励形式与内容所带来的竞争会不会对孩子产生积极多还是消极多的作用。然而对小唯琛来说,一开始的“状态”实在令她自己伤心: 当别人已拿到20多面小红旗并且得意洋洋地换进一只五角星的时候,她却连一面小红旗也没有获得!外公外婆知道后不逼她,不说她。记得第一次默写,她得了50分,老两口最多也笑着对她说:“哎哟哟,小红灯笼怎么也挂起来啦?”沈柔坚对此说:“孩子自己有自尊心,每个小孩都有。只要她不笨,她自己会追上去的。”看来,他们了解孩子的心理,以后事情的发展是: 外婆王慕兰到学校找到老师,希望老师在孩子一有进步的时候,就及时给她鼓励——给一面小红旗。当孩子那天第一次得到一面小红旗的时候,高兴得又蹦又跳。从此以后,小唯琛获得小红旗的次数急剧加快,并且大有“后来居上”的架势,有时她一天会得到五六面小红旗,最多的一天,她得过几十面小红旗,换回两只五角星。

 

我们觉得,这种“小红旗”和“五角星”竞争似乎有点“疯狂”,是否会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小唯琛不这样想,她认为这样很好,这样“很好玩”,很有点“游戏”的味道。

 

我们问孩子: “你一天要拿这么多小红旗,吃力不吃力?”

 

孩子说: “不吃力的,我有办法拿呀。”

 

什么办法呢?

 

就譬如举手发言吧。积极举手发言的孩子就能多拿小红旗。这还不容易呀,小唯琛每次只要听到老师提问,她每次都不放过举手的机会。

 

我们问: “那么,老师每次提出的问题,你都能回答得出来吗?”

 

小唯琛一边答一边笑:“哪能呀,不是每次都能回答的。有时候,我连老师提的什么问题也没听清,可我照样举手。”

 

“那一旦老师叫着你,你回答不出来,同学们不要笑话你啦?”

 

“哪能这么容易叫着我?全班这么多小朋友,真叫着我是很少很少的呀。”

 

嘿,真是小精灵呀!

 

外婆王慕兰在一边“批评”:“这有点‘弄虚作假’啦!”

 

“不是的,不是的!”小唯琛才不这样认为,“前些天我不是和妈妈打电话吗?我把每次举手的事告诉妈妈了。妈妈怎么说的?妈妈说我懂策、策……什么的?外公,你说呀是策什么的?”

 

外公一边摇头一边笑答:“是策略。”

 

“对啦,是策略。什么叫策略?我不懂,反正没说我坏。还说,我这样每次举手发言,就是大胆,是一种健康的性格的表现。”

 

小唯琛确实一点不怯生,大胆,性格爽直。

 

据说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外人邀请沈柔坚夫妇到“上档次”的地方活动,他们常把孩子带在身边,什么西郊宾馆啦,华亭宾馆啦,希尔顿宾馆啦。别人吃西餐用刀叉,她学得比别人还快;舞厅里,音乐一起,她会第一个“自说自话”跳进舞池。外宾到家里来,她会一点不见怪地和他们像大人一样地握手,并且绝不会忘了说:“Hello!”有一次,沈柔坚到崇明去画画,小唯琛也去了,一路上她和一个报社年轻的记者混熟了,临分手时,她对记者说:“请给我一张您的名片。”她自己呢,把外公的名片拿来,在背后空白处端正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还涂上几笔画,以此作为“交换”。这位记者高兴地说:“这是我交换到的最特别的一张名片。”外公沈柔坚是名人,自然有人常来拍电视什么的,小唯琛总是“配合”得很得体,不要她拍,她就走开一个人玩,要她当“陪衬”,她就像平时生活时一样,自自然然,不惧不惊……

 

外公沈柔坚是“名人”,小唯琛对此知道吗?如果知道,那也是朦朦胧胧地知道。在读小学以前,外公外出珠海、厦门、苏州、福州、大连,乘飞机、坐轮船,小唯琛也跟着去。记得第一次坐飞机,她也没有丝毫的紧张,看别人系安全带,她就模仿着做。到第二次坐飞机,她看到有人没系好安全带,就会提醒人家:“请把带子系起来。”她见多识广,她很自然地在一种特殊而较优越的环境里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孩子没有优越感,她认为她生活中的一切本该如此的。

 

有一天外婆王慕兰问小唯琛:“家里谁对你最好?”

 

回答是出乎意外的:“张阿婆。”

 

“外婆外公对你不好吗?”

 

“外婆你们对我好是应该的,不算的,因为你们是自己人。还有,爸爸妈妈都不在我身边,你们更应该对我好的。可张阿婆对我好是真好,她是从外面来的人,她本来不是我们自己人。”

 

这话不令两位老人伤心?

 

不,两位老人绝无这样认为。他们恰恰认为这正是孩子的可爱之处、可贵之处。

 

可爱可贵之处是自然、是纯朴。

 

未完待续……

 

(注:《孩子,你已经长大》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栏目版权归上海观察所有。不得复制、转载。栏目编辑:许莺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