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穿越百年:重访《新青年》诞生地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蒋俭 2015-09-11 06:00
摘要:这时,陈独秀住在上海法租界嵩山路南口吉益(谊)里21号,妻子高君曼以及三儿一女和他住在一起,他住到哪里,哪里就是实际的编辑部。

一百年前的九月,诞生了这样一本杂志,它和现在的中国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科学、民主、人权、白话文……这些现已极为熟悉的概念,在当时还都是全新的思想,而正是这本杂志用白纸黑字,自信地把这些思想缓缓灌入当时年轻人心灵的土壤,间接造就了今天的中国。它就是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的《新青年》杂志。

 

创刊:嵩山路太仓路口

 

说起《新青年》,它的创办人是必须要被提起的——陈独秀。当年,看似和陈独秀毫无交集的诗人徐志摩,写下了他与陈独秀匆匆一面的印象:“发甚高(发际线很高),几在顶中,前额似斜坡,尤异者则其鼻梁之峻直,歧如眉脊,线条分明,若近代派仿非洲艺术所雕铜像。”陈独秀外貌上很有个性,性格上也相当有感染力,据曾和陈独秀共事过的张国焘晚年回忆:“他非常健谈……谈得起劲的时候,双目炯炯发光,放声大笑。他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肯轻易让步,即使不大显著的差异也不愿稍涉含混,必须说得清清楚楚才肯罢休。……他词锋犀利,态度严峻,像一股烈火似的。”有了这样的创办人,《新青年》从一开始,就是一本轰轰烈烈的杂志

(《青年杂志》创刊号 来源:网络)

 

创办《新青年》时,陈独秀37岁,已有丰富的办报经验——25岁办过《国民日报》,26岁办过《安徽俗话报》,33岁办过《安徽船报》,36岁时还去日本协助章士钊编辑《甲寅》杂志。回国后,陈独秀来到上海,和群益书店合作办起一本月刊,由书店承担印刷发行,陈独秀负责编辑,书店每月给他编辑费和稿费200元。

 

于是,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了。在后来不断被引用的发刊词《敬告青年》里,陈独秀提出了六条“新青年”准则——“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他呼吁,要脱离蒙昧年代,就需要“急起直追,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这表明《青年》一开始就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揭开了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次年,因为被投诉杂志名字雷同,9月1日,《青年》杂志顺势改名《新青年》。

(《新青年》内页 来源:网络)

 

这时,陈独秀住在上海法租界嵩山路南口吉益(谊)里21号,妻子高君曼以及三儿一女和他住在一起,他住到哪里,哪里就是实际的编辑部。吉益里就是太仓路119弄,正位于嵩山路太仓路口的南端。不过可惜的是,这里已经随着时尚据点“新天地”的入驻而拆迁,路口高耸的,是办公楼企业天地一期玻璃外墙的大楼,不时有崭新的车辆驶入旁边的车库。再往西一点,是一排修旧如旧的石库门楼房,幽深的门洞敞开着,多是售卖酒类、仿古物件的商店,典型的新天地风格。其中只有一间房屋大门紧闭,走近一看,墙上铭牌标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宿舍旧址”,存在的和消失的历史建筑之间,依然遥相呼应。

(新天地石库门后,是办公楼“企业天地”一期。)

 

北京:全盛时期

 

不过,《新青年》一开始销量并不好,每期仅印一千份,还差点因为发行量太少而被群益书社停刊,它真正开始轰动一时的转折点是在1917年。这年1月,陈独秀被北大聘任为文科学长,《新青年》编辑部随着他搬家也迁到北京箭杆胡同9号。2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起文学革命大旗的第一人,文学革命逐渐升级到了思想革命。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支持下,《新青年》逐渐吸收了一大批全国知名教授和学者(以北大为多)进入编辑部,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人,后来鲁迅、周作人、李大钊等也纷纷加入,《新青年》俨然成了引领全国思想潮流的北京大学教授们代言的刊物。

 

这年春天,北大预科实行白话文教学,响应了《新青年》的号召。这年,《新青年》上发表了毛泽东署名“二十八划生”的《体育之研究》一文,是迄今发现的毛泽东第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也是在这年,鲁迅揭露旧社会吃人本质的小说《狂人日记》首次在《新青年》刊发。

 

此后,《新青年》发行量开始上升,影响越来越大,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相购阅,发行量最高时可达一万五千份,真正轰动一时,也赢得了全国年轻知识分子的热烈支持。因此有学者评价,“1918年是《新青年》的极盛时代,也是知识青年最激动的时期。”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浪潮席卷全国。处于风口浪尖上的《新青年》也在这一年出版了著名的马克思研究专号,其中已经包括详细的马克思主义资料,如:《马克思学说》、《马克思学说批评》、《俄国革命之哲学的基础(下)》、《马克思传略》、《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巴枯宁传略》等。至此,新文化运动上升到以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主的新阶段。

 

南昌路:中共公开机关刊物

 

1920年年初,为逃避搜捕,陈独秀回到上海,住进了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今南昌路100弄)2号,楼上厢房是他们夫妇卧室,楼下客厅就是《新青年》编辑部,也是会客开会的地方。陈独秀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共产党后,《新青年》开始脱离群益书社独立出版,成为了党的公开机关刊物,开始更多介绍马克思主义和苏联革命建设的经验。

(南昌路100弄2号南门)

 

今天的南昌路100弄是一个幽静而普通的弄堂,当我驻足拍照的时候,三个外国男女在梧桐树荫覆盖的弄堂口悠闲地聊天。走进不算宽阔的弄堂,左边都是花园里弄住宅,修缮得比较整饬,挂着“南昌路102弄某号”的门牌,而我要寻访的100弄2号则是位于右边明显杂乱一些的老式石库门房屋群中,远远看去,不少人家门窗的漆已经斑驳脱落,水斗、拖把、自行车、助动车,挤占着窄小的过道,是一幅上海老城区普通的日常图景。走近才发现,我要找的2号明显是其中相对整洁的一家民居,南面油漆乌黑发亮的大门紧闭,贴着崭新的“福”字,旁边则镶嵌着 “《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的金属铭牌,这里已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当年,《新青年》那些激动人心的稿件,就是在这里面的房间里酝酿的。

(南昌路100弄2号北门)

 

当年《新青年》独立出版之后,还在法大马路(今金陵东路)279号设有门市部。不过今天的金陵东路,已经找不到279号这个门牌,比较接近的,只有紧邻的275号和285号,位于柱廊下的275号现在已经搬空,作为房屋征收办公地点,而隔壁285号朝马路凸出,屋檐下留有以前挂店招的印记,更像门市部的模样,也和当年图片颇为相似。很可能,是门牌号码已经有所变化。

(金陵东路285号)

 

1921年2月初,《新青年》被租界当局禁止在上海印刷,不得已迁到广州出版,但在10月由于政治高压还是停刊了。后来,《新青年》在广州又断断续续出版了季刊和不定期刊物,1926年7月,出版发行了近11年《新青年》终于画上了句号。从新青年、新文学、新思想,最终到新社会,火种会熄灭,但它点燃的世界终将改变。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中图片除标注外,均由作者拍摄。本文编辑:章迪思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