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读书 > 文章详情
【读书】一项属于全人类的重大胜利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2015-09-10 10:54
摘要: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以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之中。他和所有专家建立了联系;请求有关国家的政府授予他开发权;他在欧美两大洲展开活动筹集必要的资金。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男子迸发出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力,他内心的信念是如此坚定执着,他对“电是一种创造奇迹的力量”这一点确信不疑,几天之内,35万英镑的原始资本股在英国被抢购一空。

准 备

 

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以一种令人难以想象的精力投入到这项事业之中。他和所有专家建立了联系;请求有关国家的政府授予他开发权;他在欧美两大洲展开活动筹集必要的资金。这位名不见经传的男子迸发出了如此巨大的冲击力,他内心的信念是如此坚定执着,他对“电是一种创造奇迹的力量”这一点确信不疑,几天之内,35万英镑的原始资本股在英国被抢购一空。事实上,只要把利物浦、曼彻斯特和伦敦最富有的商人们邀集起来,创办这家电报建设和维修公司所需资本就绰绰有余了。但是,在认购股份的名单中,我们看到了萨克雷和拜伦夫人——当然,他们只是满怀一腔促进这项事业发展的热忱,并不带有投资获利的商业目的。在属于斯蒂芬森、布鲁内尔和其他那些伟大工程师的时代,英国上下弥漫着对一切技术和机器都抱有强烈的乐观主义情绪。为筹措那些异想天开的冒险计划所需的庞大资金,只需振臂一呼,即有人提供信贷,作为自己的终身年金的基金——再没有什么能更形象地来说明当时的这种乐观主义情绪了。

 

不过,刚开始时,唯一有把握的大约也就只剩下铺设电缆的预算造价了。至于技术上如何操作,没有任何可供借鉴的先例可循。在19世纪,还没有人设想过、计划过如此大规模的工程。而铺设一条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与在多佛和加莱之间铺设一条海底电缆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后者只需在一条普通轮船的露天甲板上卷下30或40英里长的电缆,把又粗又重的电缆沉入海底,如同将锚链从绞盘上一点点放下即可。人们可以不慌不忙等候一个风平浪静的日子在海峡上完成铺设作业。对于海峡的深浅,人们已了如指掌。海峡两岸也尽在眼底,完全可以规避任何危险。只需一天时间,在海峡上铺设电缆的工作就能轻松完成。然而,铺设一条横跨大西洋的电缆,至少要不间断航行三个星期,在此期间,比海峡电缆长100倍、重100倍的电缆圈就不可能一直放在露天甲板上,这还没有考虑海上不可预测的恶劣天气因素。此外,当时也没有那么一艘能容纳由铁、铜和古塔胶制成的如此巨大电缆的大船。由于那时一艘船无法承载如此的重量,所以至少需要两艘主力船只。而且,这两艘主力船还需要配备随行船只,以便确保它们始终在最短的航线之内,并能在一旦遭遇不测时能得到救援。虽然英国政府为此提供了最大的战舰之一——曾在塞瓦斯托波尔海战中担当旗舰的“阿伽门农”号;美国政府提供了一艘排水量5000吨级的三桅战船“尼亚加拉”号(这是当时最大的吨位了),但这两艘船都还需要进行必要的改装才能在船舱内装下各一半的电缆——那联结两大洲的、几乎无穷无尽的电缆。毋庸置疑,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电缆本身。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对联结两大洲的这条巨大脐带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要求。这条电缆一方面必须如钢索一般坚硬牢固,另一方面必须保持足够的柔软以便铺设。它必须能够承受足够的重压,还要像丝线一样光滑以便于将它盘卷起来。它必须是实心的,但又不能被填得太满;它既要坚固,同时又需要十分精密,能够将最微弱的电流传输到2000海里之外。在这条巨大的电缆上,只要在任何地方出现一个微小的裂缝或是有一丁点的不平整,都会破坏这十四天航程中的信息传送。

 

但是,有些人还是义无反顾!现在,几家工厂正在日夜不停地赶制这种电缆。这种人类所具有的不屈不挠的意志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围绕着这根电缆,铜铁冶炼厂开足了马力。为了替这根巨大的电缆制造出古塔胶保护层,一座一座的橡胶树林不停地流淌着乳胶汁。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这项工程的宏大规模:缠绕在电缆里的单股铜丝长达36.7万英里,可以绕地球13圈,如果连成一条直线,可以从地球延伸至月球。自《圣经》记载的通天塔以来,人类还没有想象过有什么比它更加宏伟壮观的工程了。

 

处女航

 

隆隆的机器声响了有一年之久,电缆如同一根绵绵不绝的细纱线从工厂里生产出来并被不停地绕进两艘船的内舱。终于,在绕上了上万圈之后,两艘船都装上了一半的电缆。铺设电缆用的笨重的新机器已设计完毕并调试结束。这些机器配备有刹车和倒转装置,可以连续三个星期不间断地将电缆投放到大西洋底。最出色的电气专家和技术权威们云集于此,其中还包括有莫尔斯本人,他们将在整个铺设过程中不间断地用仪器监测电流的稳定性。船上还有一些新闻记者和画家,他们将用语言和画笔记录这一次继哥伦布和麦哲伦之后最为激动人心的远航。

 

一切均已准备就绪。到这时,虽然持怀疑论者仍然占据上风,但英格兰举国上下全都对这一宏伟壮举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和热情。公元1857年8月5日,爱尔兰瓦伦西亚的一个小海港,几百条小船将这支前去完成铺设任务的船队团团围住,他们都想见证这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想亲眼目睹小船是如何将电缆的一端运上海岸、固定在欧洲坚实的陆地上的。于是,一场自然而然的盛大告别庆典就此拉开了帷幕。政府派代表进行了致辞。一位牧师在他感人至深的讲话中请求上帝保佑这次大胆的冒险之举。“啊,万能的上帝啊,”他这样开始他的话语,“是你让天空放晴,是你主宰海潮起落,风浪听从着你的召唤,请你怀着慈悲的心,眷顾你尘世间的仆人……请你在我们完成这项重大的工程中,为我们排除掉千难万险。”此后,成千上万的人们从岸边和海面上挥动双手和帽子向船队告别。陆地渐渐变得模糊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大胆的一个梦想,现在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失 败

 

先前的计划是,各自运载一半电缆的“阿伽门农”和“尼亚加拉”两艘巨船一同航行到大西洋中部的某一个地点,然后,一艘朝西向纽芬兰航行,另一艘朝东向爱尔兰航行。但是,第一次试验时就把昂贵的电缆全都用上去,总让人觉得太过于冒险,而且因为当时还不能确定经过如此漫长的距离,从海底传来的电报讯号是否还能保持正常,所以,最后决定还是从大陆开始铺设第一段线路。

 

两艘船中的“尼亚加拉”号承担了铺设从欧洲大陆出发至大西洋中部电缆这一任务。这艘美国三桅战舰小心翼翼地朝着预定目的地徐徐前行,如蜘蛛吐丝般从它庞大的舰体内向外布下电缆。一台铺设机不停地发出缓慢的、有节奏的嘎吱嘎吱声,如同所有海员们都非常熟悉的锚链从绞盘上沉入水下时发出的那种声音。几个小时后,人们就对这种规律的碾磨似的声音习以为常了,就像他们从不曾注意过自己的心跳声。

 

船一直向着外海驶过去,电缆不停地从舰体龙骨后面被布进大海。这样一次冒险行动看来似乎没有任何惊险的气氛可言。但与此同时,在舰上一间特别的房间里,电气工程师们正仔细倾听着和爱尔兰陆地持续交换着的电讯信号。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早已远离了海岸,但从海底电缆传来的电报讯号却依然清晰无比,如同欧洲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的电讯信号一样。船已离开了浅水区,也驶过了爱尔兰后面所谓的深海高地,长长的金属粗线仍然始终不停地从龙骨后面布入海中,如同沙漏中不断漏下的沙子,它发出讯号,也接收着讯号。

 

现在电缆已经铺设了335海里,这是多佛到加莱水上距离的10多倍。心中没有任何把握的5天已经安然度过了。8月11日——第6天的晚上,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已躺下休息了,是的,经过多日的工作和兴奋的心情之后,他应该休息一下了。这时,嘎吱作响的绞盘声突然停了下来。——发生什么事情了?一个在行进的列车上睡着了的人,在火车停下的时候会立刻醒来,磨坊里的主人在磨盘停下来的时候也会突然惊醒。和这些事情一样,此时舰船上的人一下子全都惊醒了,他们慌慌张张跑到甲板上。第一时间内他们就发现:铺放缆绳的机器出口处已空空如也。事情很清楚,电缆突然从绞盘上滑落到海中。现在要在短时间内找到那被扯断的一头是不可能的,要想找到掉进大洋中的另一头并将它打捞起来更是不可能的。可怕的意外事故就这样发生了。几年来的努力被一个小小的技术上的差错毁于一旦。出发时还精神百倍、意气风发的人们现在却要以一副失败者的面容返回英格兰去了。而此时,一切讯号都已消逝的坏消息早已在英格兰散播开来。

 

再次失败

 

此时,唯一坚定不移的是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他是位英雄,也是位商人。此刻的他正在盘算着。损失了什么呢?300多海里长的电缆,大约是10万英镑的股本;与此相比,让他心底更加郁闷的或许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整整一年的时间。因为只有在夏天才能盼望到可以航行的好天气,而这一年的夏天已经过去了一大半了;在另一张纸上,他又记下了此行的一些小小收获。在这第一次试验中,他们获取得了许多实践的数据。电缆被证明是管用的,这样就可以把电缆线卷起来,以备下次出海时使用。还有,铺放电缆的机器必须改进,这次电缆折断的倒霉事件,最要命的原因就出现在这台机器上。

 

一年时间又在等待和筹备中过去了。公元1858年6月10日,还是这两艘船,满载着新的勇气,还有原先的电缆再次出发了。由于第一次航行中水下传来的电报讯号没有出现任何异常情况,所以这一次他们按最初的方案调整了计划:从大西洋中部开始,两艘船分别向两边铺设电缆。这一次航行,最初几天仍然平安无事。其实,只到第7天才在预先计划好的地点开始铺设电缆,正式的工作直到这时才算开始。在此之前,或许我们可以说,看上去这些人们更像是乘船开始一次游玩和旅行。铺设电缆的机器目前还闲着没用,水手们也可以休憩一阵子,欣赏着风平浪静、晴空万里的难得好天气。然而,大海似乎平静得有些反常。

 

果然,三天之后,“阿伽门农”号船长心里开始隐隐约约觉得不安。气压计向他表明,水银柱正在以可怕的速度下降着。一场特大风暴正在袭来,事实上,暴风雨第四天就到来了。如此强烈的暴风雨,即便是大西洋上最老练的水手也难得一见。而这一场罕见的暴风雨居然正好让英国的铺缆船“阿伽门农”号遇上了,确实可以说霉运当头啊。其实,这艘曾经的英国海军旗舰原本装备精良,曾在所有的大洋上和战斗中经历过最为严峻的考验,应付这种恶劣的气候在它本应是完全可以胜任的。可惜的是,为了此项铺设电缆的任务,它进行了彻底的改装,以便它的船舱能装上更多重量。而且,现在这艘船与一般的货船还不同,在一艘货船上,我们可以把货物均匀地放到各个船舱里,而“阿伽门农”号巨大的电缆重量全部集中在船体中央,船首只承担了很小一部分的重量。这最终导致了更加严重的后果:船上下颠簸不停,而且越来越激烈。似乎狂风暴雨就这样和自己的牺牲品做着一件危险的游戏。船忽而向右倾斜,忽而又倒向左边,刹那间不停地前仰后合,有时候船体倾斜的角度几乎达到45°角。巨大的波涛猛的撞上甲板,把船上的东西击得粉碎。在此过程中,由于巨涛的猛烈撞击,从龙骨到桅杆,整条船都在惊涛骇浪中不停地摇晃着、震颤着,这灾难性的打击使得甲板上的挡煤板彻底损毁。顷刻间,所有的煤块如黑色的冰雹一样倾泻而下,这些如石块一样坚硬的煤块打在了业已疲惫不堪、受伤流血的水手们身上。有好几个水手被倾泻而来的煤块击伤,还有些人在厨房里被倾倒的锅炉烫伤。甚至还有一名水手在十多天持续的暴风雨袭击下变得神智错乱。有人提出来,万不得已,要将那些要命的电缆一部分扔进大海中。幸运的是,船长这时没有采纳这条意见,他不愿意承担这样做的后果,而且,他选择对了。在经历了凡此种种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劫难之后,“阿伽门农”号总算是从十天的风暴中挺了过来,尽管耽误了不少时间,它终于还是按计划抵达了预定的洋面和其他船只会合了,并准备着手铺设电缆。

 

可是,事到临头人们这才发现,经过前面风暴中持续的颠簸撞击,船上携带的那些娇贵的、盘绕数千圈的电缆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损坏。有的缠绕成了一团乱麻,有的电缆古塔胶保护层已经磨破了或是被划破了。事已至此,船上的人们还是抱着侥幸一试的心理,尝试着将电缆铺到了水下,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大约200海里长的电缆像垃圾一样被白白扔进了大海,悄无声息。换句话说,第二次尝试再次失败了,他们没能凯旋,而是铩羽而归。

 

第三次航行

 

得到不幸消息的伦敦股东们面容苍白地等待着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他们的经理和诱骗者。两次航行已经花费了股本的一半,可是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可以推断,其中大部分的人都想说:还是算了吧!公司董事长也有意尽最大可能挽回些许损失,他想把剩余那些还没有使用的电缆从船上搬下来,万一需要还可以贱价处理,这其实也就意味着,他想就此中止这项铺设越洋海底电缆的荒唐计划。副董事长也表示赞同这个想法,并递交了一份辞职信来表明他不愿意继续供职于这个愚蠢的企业。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坚强不屈的意志和理想主义的献身精神。他向董事会陈述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损失,经过前面的尝试,电缆本身已经被证明性能良好。而且,船上的电缆足够他们再来一次尝试,现在新的船队已经组建完毕,船员也已经招募到位,正因为前一次航行遇到了罕见的恶劣天气,现在他们反倒可以期待有一段风平浪静、晴空万里的好日子了,他们现在所需要的仅仅只是勇气,再一次鼓起勇气!两条路:要么现在最后放手一搏,要么眼睁睁看着机会从身边溜走,永远不再回来。

 

股东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一时间拿不定主意,而且越来越犹豫不决:他们是不是还应该把投资的最后一部分继续托付给这个傻瓜呢?然而,强烈的意志总是能裹挟着那些犹豫不决的人一同前行。在塞勒斯·韦斯特·菲尔德的敦促下,船队最终再次出航了。公元1858年7月17日,在距倒霉的第二次航行结束5个星期后,船队第三次从英国的海港出发了。

重大的事件几乎总是在悄无声息中取得成功的,这条古老的定律再次得到了验证。他们此次出航就几乎没有人关注:船队周围没有了表示祝愿的小船;岸边没有了聚集的人群;没有声势浩大的告别宴会;没有人致辞祝贺;也没有牧师祈求上帝的保佑。船队如同去从事一次海盗之旅,悄无声息地带着一丝惴惴不安的心情出发了。可是大海还是一如既往友好地在那里等待着他们。在驶离昆斯敦11天之后,7月28日,恰好是计划中的那一天,“阿伽门农”号和“尼亚加拉”号在大西洋中部计划好的地点开始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这是一幅奇怪的场景——两艘船的船尾相对。现在,电缆的两端就在这两艘船之间被联结起来。没有任何的仪式,甚至连船上的人们都对这一过程了无兴趣——因为前几次的失败,他们对此已经深感厌倦。那一根粗粗的、由铜和铁制成的电缆在两船中间被缓缓放入深海,直至尚未被勘探过的大西洋海底。然后,两艘船上的人们相互挥手致意,打出旗语告别,英国船驶向英国,美国船驶向美国。当两艘船在漫无边际的大西洋上渐行渐远,逐渐化作两个移动的黑点时,电缆却始终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在人类历史上,这是第一次两艘船穿越了风浪、空间和距离,通过无形的电流相互进行联系。每隔几小时,一艘船就用电流讯号从大西洋深处向另一艘船通报它铺设完成的电缆海里数。而每一次另一艘船就这样回复它:由于天气良好,他们也铺设了同样的距离。第一天情况就是这样,紧接着,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依然如此。到了8月5日,“尼亚加拉”号终于通报说:在完成了至少1030海里的海底电缆的铺设任务之后,现在它顺利抵达了纽芬兰特里尼蒂海湾,而且现在已经能看见美洲的海岸线了。随后,“阿伽门农”号也传来了成功的喜讯:如同“尼亚加拉”号一样,它也顺利完成了1000余海里的海底电缆的铺设任务,现在也望见了爱尔兰的海岸。至此,人类实现了第一次把话语从一个大陆传到另一个大陆——从美洲到欧洲——的梦想。不过,此时此刻,这一伟大的成果业已完成的消息,仅仅还只是为几百名在木制船舱里的工作人员知悉,那些早已将这项冒险举动的事情忘却的世人们对此还一无所知。无论是在纽芬兰还是爱尔兰,没有一个人在海滩上迎接他们。但是,当新的海底电缆和陆地上的电缆联通的那个瞬间,全人类必将知道,一项属于全类的重大的胜利已经载入史册。

 

未完待续……

 

(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本栏目版权归上海观察所有。不得复制、转载。栏目编辑:许莺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