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风云 > 文章详情
真人秀窥私欲泛滥,究竟谁迎合了谁
分享至:
 (1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晓芸 2015-08-13 13:36
摘要:如此这般以私生活吸人眼球的真人秀,为何近年来越来越有市场,不减反增?到底是谁迎合了谁?这样的节目,真的是无聊却无害吗? 

 

这几日,一个认亲节目成为了公众热议的焦点。 

 

在这档真人秀节目中,一名生下来一个月被亲生父母抛弃送养的女子,拒绝在现场和亲生父母相认。不料,主持人周立波当场指其心胸狭隘,说她应学会原谅,否则永远不会幸福,还说出了“在你儿子眼里,你是个尖酸狭隘的女人”的言论。 

 

不同于以往 “皆大欢喜”的局面,此番节目一播出,观众不仅没有被感动得泪流满面,还发起了一场针对主持人和节目组的质疑甚至谴责,认为他们实施了“道德绑架”。 

 

其实,当人们在使用“道德绑架”一词时,他们可能也并未意识到,就这么一说,仍在承认那位姑娘选择“认亲”才是道德。只不过有人开始认为,不该强迫她讲道德。可是,如今在指摘主持人不当言论的人们,也未能从“道德裹挟”中跳脱。他们这么做,依然会给当事人造成心理负担和来自外部的监视压力。 

 

如此这般以私生活吸人眼球的真人秀,为何近年来越来越有市场,不减反增?到底是谁迎合了谁?这样的节目,真的是无聊却无害吗? 

 

游刃有余的明星们 

 

电视上,向来不乏各种展示私人生活的真人秀。有的是将夫妻问题搬上电视求公道,有的是凄美的爱情故事搬上屏幕求感动,千里寻亲更是一个古老桥段。那么,受众在哭过笑过怒过之后,有没有问过,从电视台到当事人,他们愿意做这些节目的动力是什么呢? 

 

先说电视台。能够让观众又呆又萌地在某档节目面前停留上半个小时,而不是一两分钟就转台,早成为了电视人殚精竭虑的事,也成为一档档节目获得广告收益的核心指标。这样一来,电视节目使用各种手段来煽情、调动观众的共鸣,就成为一种“必杀技”。 

 

这还不够。如今,连因琼瑶剧、武侠题材火遍两岸三地的“教主”林青霞保持神秘感这件事,也不足以满足受众的审美欲了。于是有她参加的真人秀也来了。它想办法“让你更靠近偶像”,实质上是满足观众们口味越来越重的窥私癖。 

 

明星们对什么时候该给自己的粉丝喂点什么,早已游刃有余。其背后团队更是掌握一定的传播技能。一旦披露过头,他们还会拿起舆论或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公众形象。可普通人呢?普通人也愿意因为参与了节目,就将自己的私人生活晾出来,随意供人指摘、消遣? 

 

“裸镜一族”常毫无防备 

 

事实上,有一部分上媒体的当事人,并非真的“有事”,也未必需要主持人和观众来给个说法或提供什么帮助,就是为了露脸。这一类型的当事人,在征婚和选秀节目中尤其普遍。

 

另一类当事人,则更多是来自社会底层或农村、小镇的普通人。他们对于上媒体这件事,可谓“裸镜一族”。 

 

他们倒是很可能真遇到了难题。恰巧看见了屏幕上的电话号码,就把电视上那些光鲜亮丽的“上等人”当作了“救世主”——何况还是免费的。一旦被电视节目选中,说不定还有酬劳。于是,他们就在缺乏维护隐私意识的情况下上了节目。 

 

上了节目之后,真能解决问题、化解难题也倒算了。但对于上节目之后可能导致的连锁反应是否可接受、可控,他们通常毫无防备。可电视台已经不对此负任何责任了。他们只对吸引和挑逗观众的关注负责,实质上就是在为节目的广告收益负责。 

 

保护隐私是成熟社会的常识

 

且不说“有备而来”的那一类,对于“毫无防备”的“裸镜一族”而言,选择上电视、在节目上暴露隐私,难道不是一种自由?

 

在英美一些电视媒体发达的国家,也不乏这样的节目。但不同的是,更多的上镜者对传播手段早已熟练掌握,意图清晰,与电视台达成“各取所需”的默契。 

 

至于那些有钱有势的社会中坚阶层,不大会轻易暴露私生活。有职业素养的心理医生、婚姻顾问,是他们遇到生活难题时的首选。之于他们,这已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而非某种刻意的社会身份标榜(比如标识一下自己是所谓“中产精英”)。 

 

更重要的是,他们和心理医生、婚姻顾问之间,有着极好的保密契约。因为这种契约,连夫妻中的另一方都不会知情(比如自己的配偶究竟和心理医生谈了些什么)。即便他们找的是同一个心理医生或婚姻顾问,也会注意互相尊重,互不越界。 

 

举这个例子,绝不是拿更发达、成熟社会的情况鄙薄国人。而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发展和成熟,懂得保护隐私和尊重个人空间,才是良善社会的应有之义。 

 

放任“毒舌”只会伤害更多人

 

不得不承认,如今私人生活成真人秀元素,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职业心理医生或专业婚姻顾问、家庭治疗师,有多稀缺。 

 

像武志红这样具备北大心理学专业背景的心理学写作者,仍是极少数。一些以哗众取宠吸引人气的情感咨询写手在网上人气更旺,有的还会因此被请上电视做“情感顾问”。他/她们不仅没有任何心理学或相关专业背景,自己还可能是心理健康需要打个问号的“疑似患者”。

 

最典型案例,莫过于披露性伴侣姓名身份博得媒体及读者猎奇关注的那位。为了保持关注度,她甚至推出所谓性伴“床品”系列。写完性伴床品还嫌不过瘾,与人隔空骂战起来。 

 

更无底线如所谓“凤姐”。还记得动车事故发生后,她宣称罹难者“为中国的人口优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此表示“强烈的感谢”。这在心理医生看来,显然是心理扭曲的行为。可如今她摇身一变,成了某专栏“主笔”。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吸粉大法”在作祟。越挑衅公众道德底线,越能出名;越出名,就能换得越高的曝光率。谁还记得那个昔日被众口一词谴责的“网红”?转个身,依然可以扮演代表底层逆袭的成功人士。

 

如果让这些昔日“毒舌”来做心理咨询,戏剧冲突是够好看了。但无论如何都是一场闹剧,怎么可能指望他们,来为人疗伤呢? 

 

回到节目中那位不愿认亲的姑娘。她的纠结根本不是一个道德义务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与谁交往的自主问题。周立波没有权利对她施加任何道德压力。从长远来说,周的这种行为对公众而言,也是一个不良的示范。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编辑:柳森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