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上海首个具法律气质的《住户守则》、首个公房执委会,这些都与这位女律师有关
分享至:
 (5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2023-05-15 12:49
摘要:法治建设推动上海社区治理中涌现出一批创新实践,背后离不开一批热心的法律工作者

法治,是现代社区治理的基石。黄浦区高度重视法治化建设,是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之一,先后创建了两个上海法治建设示范街道、四个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法治建设推动着黄浦区在社区治理中涌现出一批创新实践,背后离不开一批投身社区治理的热心法律工作者。金源方程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金缨便是其中的一位代表。

2012年,一个偶然的机会,金缨接触到了黄浦区半凇园路街道耀江居民区的业委会主任联谊会。彼时的耀江居民区,如上海很多商品房小区一样,被小区停车难、治理难等问题苦恼着。作为社区治理中重要力量的业委会,在当时还不是很强有力。在时任耀江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林龙全的引导下,小区业委会主任自发成立了业委会主任联谊会。在联谊会上,业委会主任坐到一起,吐吐苦水,为解决小区难题头脑风暴。业委会主任联谊会是个新鲜事物,此前并无先例,能否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街道、居委当时心里没有底。于是,他们请来了金缨。参加了几次会议后,在被问及是否愿意成为联谊会法律顾问时,金缨提出更愿意担任志愿者,当业委会主任遇到难题,可以在法治框架下帮助他们出主意。

“开始是我一个人做志愿者,后来我们事务所的王德杰律师被‘派’来做耀江居民区的社区法律顾问,我们两人就一起参与到联谊会中,每月参与一次会议。”从这时开始,金缨深度参与到社区治理,更是一头“扎”了进来。2017年,业委会主任联谊会与两位律师一起推出了一份“透着法律气质”的《住户守则》。这份《住户守则》将社区治理可以遵循的法律依据梳理出来,再结合矛盾高发点编写出来,以解决社区难题,在上海社区治理中是一项创新。这个创意来自居民区党的工作小组组长朱祖德等,他们提出,能不能制定一份属于自己小区的守则,对住户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金缨觉得,这个建议很好,“大家有需求,我们就来研发”。两位律师从诸多法律法规中找到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条款,有针对性地制定守则,广泛征询业委会委员、居民代表的想法与意见,前后修改了十几稿,最终推出了耀江版《住户守则》。如今,这一“透着法律气质”的《住户守则》已推广到整个半凇园路街道的小区使用,一些小区业委会拿着这份守则解决了不少现实治理难题。

黄浦区有很多老公房,住在其中的居民是公房承租人而不是业主,无权对小区公共事务、公共资源使用、物业公司进行监督管理。而公房公司也长期面临三大困境:聘请的物业公司因入不敷出管理难到位,居委会若要牵头“名不正言不顺”,公房承租人“百姓百条心”无法达成自治共识。针对老旧公房小区没有业委会、小区物业自治管理缺少手段的现状,在瑞金二路街道的支持下,金缨带领律师团队在雁荡居民区做了一项创新。

该居民区有一片没有物理围墙的小区,叫“福元小区”,属于公房小区,紧邻淮海中路商圈。繁华的街区背后是乱停车、乱堆物等问题亟须解决。金缨和她的团队在这里创造性地提出“执委会”的治理框架:公房承租人类似业主,执委会类似业委会,由承租人与公房公司代表组成,执委会可对小区公共事务进行商议,享有对物业管理的参与权,可以对物业服务进行监督。如此一来,住在公房里面的居民不再是社区治理的旁观者,他们也可以参与其中。这一创新对上海很多老公房小区都有借鉴意义。

近年,在黄浦的很多社区,都能看到律师团队的身影,特别是在矛盾最为集中的旧区改造、旧住房改造中,金缨等律师团队在法治的轨道上全力化解居民矛盾,破解难题。

黄浦区有着适合创新的土壤。黄浦区对法治建设非常重视,欢迎创新,也有着很强的包容心”金缨带领团队深耕黄浦社区,不断创新基层治理,让她欣慰的是:在黄浦的社区,“种下的一个个治理创新的‘苗’,都能成活,且越活越好”。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