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王羲之来了!探营上海博物馆最新展览,一窥古人书籍字里行间的秘密
分享至:
 (11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简工博 2023-05-12 20:21
摘要:“一页宋版一两金”。

刚刚举办完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的上海博物馆,周五下午依然参观者众多。唯有位于二楼的第二展厅临时关闭,一场全新的展览刚刚布置完成,正待开放与公众见面。

很多人并不知道,除了青铜器、字画、陶瓷等中国古代艺术品,上海博物馆也藏有从甲骨文、简牍到拓本印刷的丰富古籍,是首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首批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此次展览精选出的66部宋元时期的写本、刻本和拓本,与当代人熟悉的书本已十分接近。

周五下午,记者提前探营上海博物馆即将推出的“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在上海博物馆图书馆副主任、副研究馆员陈才的指引下,从一件件展品中,窥探我们的先人在阅读这件事上所下的功夫,以及那些藏在字里行间的秘密。

“玉楮流芳”采用了欧体字(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展览标题“玉楮流芳”。据介绍,“玉楮”原意是玉做的叶子,是对纸张的美称。宋元时期纸张仍然金贵,以“玉楮流芳”为此次展览命名,不仅指宋元古籍名贵,也指书籍内容流芳后世。

展览名使用了以欧阳询为代表的楷书字体“欧体”,以方为主,点画劲挺,既欹侧险峻,又严谨工整,这也是宋元古籍通常采用的一种字体。宋元时期是中国古籍发展史上的“黄金阶段”,这一时期造纸术已进入成熟阶段,制墨术则步入转型期,印刷术趋于完善,因此这一时期的古籍载体以纸张为主,采用的则是手书传抄、雕版印刷和刻石拓印等制作方式,装帧方式也十分丰富,在考古界和收藏界素有“一页宋版一两金”的说法。此次展览正是以其制作方式为序。

首件展品是手书的《妙法莲华经》。这本佛教典籍由后秦时期鸠摩罗什翻译,展出的是北宋开宝六年(973)的杜遇写本。这一写本开端是两幅佛画,黑底的书卷上,经书有光泽闪动。原来,书中“佛”字皆以金粉书写,其余部分由银粉书写。

“写本每一件都可以认为是孤本,因为每次写的都会有不同。”据陈才介绍,这一写本当初可能写了十余件,但目前存世仅三件,其中上海博物馆就有两件。据悉,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书籍主要以手写传抄的方式流通,受制作方式的限制,存世量远远不如刻本。此次展览上,观众可以看到多件难得一见的写本古籍。

《妙法莲华经》不同色泽的笔墨清晰可见

在展厅墙壁上,以绘画再现了雕版印刷的过程:先由人工手写样稿,再将样稿反贴到大小合适的木板上,按其雕刻出来。木板雕好以后,再涂墨后将纸张铺上去印出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书籍。

此次展出的《王文公文集》南宋龙舒郡斋刻印本,是现存最早的王安石文集。据介绍,上海博物馆展出的这一版本是国内的孤本,目前共藏有72卷,日本宫内厅书陵部藏有同一版本的70卷,二者合一可成《王文公文集》全书。上世纪60年代,上海博物馆时任馆长徐森玉曾促成两部分合体影印出版。

放在橱窗里的五页《王文公文集》,可以清晰窥探古人制书时的习惯。书籍上部留白称“天头”,下部则是“地脚”,边框处的粗线是边栏,中间间隔每一列的细线则是界行。而当代书籍的一些基本信息,则藏在了书页正中间的缝隙处:中间上部类似括弧的符号因形似“鱼尾”而以此命名,鱼尾下方有编号和页码,最下面的文字则是刻印这本书的刻工的姓名。

古书页的细节称呼

这次展览还特意展出了《王文公文集》其中一页的背面,上面有“奉使判部郎中”等字样。原来这本书使用的是公文纸印刷,因此部分书页背后有当时的书札和公文。据悉,宋代纸张依然较为稀有,因此一些书籍在废弃的公文纸背后继续刻印使用,可谓最早的“循环利用”。

尽管当时是为了节约纸张,如今这些书页背后的信息也成了研究南宋政治经济社会的文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宋人佚简》,就把书页正面、背面的信息全部影印出版了。

宋代的“循环利用”

观众如今能在上海博物馆看到这件《王文公文集》,殊为不易。该版本在清朝末年从内阁大库流出,辗转多位收藏者之手。上世纪60年代初,这件古籍现身香港,徐森玉和上博书画鉴定专家谢稚柳商议将其购回内地,委托旅居香港的王南屏、徐伯郊跟进,最后由王南屏所藏。此后日本曾屡次向王南屏重金求购,但均遭拒绝。王南屏曾表示这是中国国宝,又有约在先,不管何时都要把它送回去。1985年,王南屏遗孀房淑嫣将其捐献给上海博物馆。这件《王文公文集》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一批《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

展览另一角,展出的古籍皆与宋代文豪范仲淹有关。其中《范文正公集》是元天历元年(1328)范氏褒贤世家家塾岁寒堂刻本,旁边还一同展出了1937年“江苏省立苏州图书馆吴中文献展览会”上这一刻本展出时的图签。陈才介绍,这一版《范文正公集》从字体风格来看,很可能是宋代雕版、元代印刷的。

书边的图签显示曾在1937年展出

定睛一看,《范文正公集》正翻到收录《岳阳楼记》的页面。一旁展出的元后至元三年(1337)范氏寒堂刻本《文正公尺牍》,收录范仲淹所写家书和交游尺牍,展出的正是范仲淹写给《岳阳楼记》“男主角”滕子京的一封信。而同一展台内还有一本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谢枋得编辑、元刻本的《叠山先生批点文章轨范》,展出的同样是书中收录的《岳阳楼记》这一页。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好文章古今都得到推崇。”陈才介绍,南宋末年已有选文成集的风潮,会把一些重要的文章选择合辑,让当时的人们学习模仿。

刻石拓印是将文字刻到木板石碑上,再拓印成书的一种方式。特别是古代书法作品,由后人将墨迹双钩描摹,再刻印成帖。展览现场,一组《怀仁集王圣教序》不同拓本对其中“纷纠所以”“圣慈所被”八个字再现,虽然底板一样,但随着时间推移、底板风化破损等因素,呈现出不同的样貌。而在展出的几件展品中,也有部分字迹明显与其他字迹风格有变化、清晰度特别高的情况,有研究者认为这是拓印者后续“加工”所致。

同一底板不同拓印存在差异

展览最后一件展品是大名鼎鼎的《淳化阁帖》。这部《淳化阁帖》有中国书法史上的“圣经”之称,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丛帖。淳化三年,宋太宗下诏要求侍书王著把内府汉朝到唐朝的所有名人书法都刻在木板上,让这些精美的书法可以被多次复制。据悉,《淳化阁帖》原书共有十卷。

此次展出的宋代拓本,被称为“最善本”,目前仅存第四、六、七、八共四卷。其中卷六为南宋《淳化阁帖》“泉州本”的北宋祖本,卷四、七、八是存世仅有的祖刻原石拓本。

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尽管声名赫赫,然而现在其传世墨迹多为唐宋时期的摹本。此次展出的《淳化阁帖》中,保存着王羲之的一手书迹,观众将在此次展览上得以看见。

《淳化阁帖》记录了王羲之的“亲笔书法”

《淳化阁帖》入藏上海博物馆同样十分不易。辗转于各收藏家之手的《淳化阁帖》,上世纪90年代被美籍英国人安思远分两次拍卖购入,后来各国收藏机构、拍卖行和私人藏家,都曾向其表达购买意愿。

2002年11月,上海博物馆成功举办“晋唐以来国宝级书画大展”,年事已高的安思远闻讯后表示有意将《淳化阁帖》出让给上海博物馆。2003年1月,上海博物馆正式向国家文物局和上海市委市政府递交收购《淳化阁帖》的申请报告和详细方案。安思远表达了希望《淳化阁帖》回归中国的心愿,并以低于海外机构和私人藏家的价格将《淳化阁帖》出让。当年4月14日晚,《淳化阁帖》抵达上海博物馆,9月23日专门举办《淳化阁帖》特展,逐页陈列。入藏20年后,《淳化阁帖》在同一展厅再次亮相。

据悉,此次展览将于5月16日正式开幕。2022年4月,国家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此次展览是上海博物馆积极落实意见精神,回应社会各界关切之举。

栏目主编:施晨露 题图来源:上海博物馆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