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什么是北大精神?为什么北大精神那么出名?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一 整理 2023-05-13 06:14
摘要:“我很喜欢未名湖的名字,‘未名’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给它命名”

100多年来,北京大学以其精神魅力感召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学子走在时代的前沿,那么,其历史和精神传统有哪些独特与卓越之处呢?

近日,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出版社合办的“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发布会上,9位学者根据他们的理解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本报特整理部分演讲内容,以飨读者。

「继续塑造中国的品格」

主持人渠敬东:可以说,中国人的内涵、品质、学问、成长,全都来自我们活着的榜样。而“先生”就是这样的榜样,而且我们也可以通过“先生”的文笔、讲堂,去复原世世代代中国人活着的典范。我想,没有榜样,没有典范,没有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这些我们心目中理想的样子,我们也不会成人。

所以,今天我们在此举办“北大学脉与精神传承”论坛,一是祝贺北大马上到来的校庆,二是发布文研院和北大出版社合作出版项目的第一本书——《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

今天我们请到了对此深有体会、深有研究的各位学者,相信就此话题,我们能够展开充分的讨论。有请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

王博(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今天我们在北大文研院以讨论北大传承的方式,以《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新书的发布作为献礼,迎接北大125周年校庆。

从根本上来说,传承是在北大这样的土壤里培育的一种精神,让个人可以发现自己,发现学问的价值。我很喜欢未名湖的名字,“未名”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给它命名,给它起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大学是最能体现传承的地方,是历史和未来的交汇之地,也是已知和未知的交汇之地。

回顾和传承关联着历史感,真正的历史感不仅通向过去,更通向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我在北大这个院子里40年了,有些体会:第一,北大人有热的心,但头脑是冷的,所以我们讲科学、重理性。第二,北大有美丽的校园,更有求真向善的学生,包括我们的老师和同学,他们都致力于成就一个更好的世界,所以既重科技又重人文。第三,北大有厚重的历史,同时一直追求塑造未来。

主持人:我记得特清楚,袁明老师在之前传承活动的现场讲了很多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其中,很多对于年轻人而言只是有所耳闻的名字,突然之间不仅变得有血有肉,而且融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现在就请袁明老师再讲讲您的故事。

袁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今天在这个房间里,我应该是最年长的,我1945年出生,1962年到北大,所以与历史同行。

北大的诞生与同期出现的其他几所中国大学一样,都与中华民族的命运相关,因此也难逃家国情怀的历史宿命,这一点与欧美的大学有很大的精神上的区分;但既然是现代大学,就必然要有科学精神、自由思想,要追求探索现代性,一方面有面向世界的时代气息,一方面有厚重内敛的中国人文精神,两者在各个历史节点上激荡交汇,所产生的精神张力是传统中国文人和西方知识分子难以想象和理解的。北大在探索一种人类文明史上的大历史。

很多老师都讲到一个词叫“品格”,我就想到了中国的品格。品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品格太重要了,北大现在就在继续塑造中国的品格。当代中国任何传统之物都要经过洗礼,我们依旧在这个过程中,而且面临的挑战是巨大的。王博老师讲,科技的力量扑面而来,但是北大或者北大一代一代学人留下的东西,我们还是要守住,要传承,这个守是要拿出我们的全部智慧,调动我们全部可能的资源,当然包括多元国际资源。北大现在做的工作,不完全在当下,也许在未来,但我们播下的精神的种子在成长。《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书里提到的很多老师,人已经不在了,但精神还在。

「用冷静的眼光审视走过的路」

主持人:陈平原老师是学脉的研究者,并且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学者和学生,我们也非常想听听陈平原老师的讲话。

陈平原(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是北大出版社关于北大的精神、故事、人物、传统、学养的一个最新成果,应该把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之所以把《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作为有关北大的系列读物而非独立的书来看待,是因为北大自从出版社恢复建制以后一直在做此事。1988年北大出版了《精神的魅力》,这是征集来的书稿。我后来说可以把《精神的魅力》定位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学故事的起点。当时是1988年,北大还有10年就百年校庆了,所以请了好多人,有老先生,像季羡林先生;最年轻的作者则是大学本科生。若干年后,这些当年大学生的文章依旧能够激发青少年对北京大学的向往。我觉得1988年《精神的魅力》日后还会有第二本、第三本,不断出下去。

而后便是从《精神的魅力》走到《老北大的故事》。北大校庆100周年的时候,我编过一本书《北大旧事》,写过一本书《老北大的故事》,就是从大学精神走向大学故事,因为不仅有一个朋友,尤其是国外朋友,说你们北大太夸张了,动不动说北大精神,以后每个大学都有精神,那个精神怎么界定呢?没有听说讲哈佛精神、耶鲁精神的,但是我们中国很多大学都提出自己的口号,那么每个大学的精神是多大?是传统、学养、学脉,还是一种相对宽泛的精神?所以百年校庆的时候,我们希望落实到人物和故事。

相对来说精神是比较虚的,从精神到故事,到人物,到学缘,好处就是我们越来越实在,通过人际关系、师生的互动来体现精神的传承。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20世纪80年代的青春勃发、理想主义,逐渐成为一种学缘。我们从“精神的魅力”走向“北大学缘”,既是一种深入,也是一种极限,所以我希望谈学缘的同时,还记得那些人物,那些故事,那些人物、故事背后传统的精神。

我们都是走出校园的人,做北大校史时有感觉:在校生对学校都是批评的,毕业生对学校都是怀念的,我们怀念是怀念我们的青春,某种意义上在这里溢美之词会多,所以我们希望有一天既能怀念我们的学校、怀念我们的老师、怀念我们的青春,同时能够用冷静的眼光审视我们走过的道路,还有我们可能走向哪里,如此会更有思想深度,更值得做学术性的思考。

「“热爱学生,敬畏学术”」

主持人:陈平原老师从不同的角度给我们带来了对“传承”二字的思考,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的大学,校园风气、知识变化、人的成长、时代变迁,在这个脉络里思考这个问题会产生不同时代的特点。

我知道,张鸣老师每年甚至每个学期都带着学生重走苏轼之路,或者是他所研究的宋词相关的道路,这就是一种传承,在古今之间建立一种通道。请张老师讲讲您的想法。

张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今天,围绕着我个人的经历和观察讲几点:第一,我在北大读书任教,接受许多老师的教诲,听过很多老师的校园故事,最突出的感受是,好的老师除了有深刻的学养和学术成就,还在人格、精神和思想认知上对学生有特别的感召力,这一点看起来很虚,实际上在课堂里接触过以后自然而然就会有感觉,一点都不虚。所以我觉得很幸运,在北大求学的阶段,碰到了很多位具有感召力的老师,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敬畏学术,热爱学生,热爱教学,把三尺讲台视为神圣之地。我第一次上讲台之前,好几位老师都跟我说,在讲课之前一定要认真准备,甚至说必须要去翻字典。在他们心目当中,那是非常严肃的一件事情,踏上那个讲台,你就是在一个神圣的地方讲你的课程内容,这是老师们给我的影响。

我曾经举例说过一个戏剧界老艺术家常说的话:戏比天大。在我们很多老师的心目当中一定是课比天大,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在他们的课上,除了学知识,学方法,学独立思考,学批判精神,还能受到人格的熏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进入过这些老师的课堂,才会知道北大精神。说到底,在大学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在北大做一个好的老师不容易,但是有这些榜样在前,困难也就不再是困难了。一位老师是不是认真对待教学,学生是很清楚的,因此衡量一位大学老师是否优秀,首要的标准是看他对学生的影响力。

我在学生时代有很深的感受,老一辈先生的言行举止中透着亲切、平等,不管有多高的学术声望,对待我们这些小本科生的时候都是非常亲切、平等的。冯钟芸老师,她是西南联大时代的学生,我们都很尊敬她,她会跑到我们学生宿舍去跟我们聊天。这会让你感觉到,讨论学问这件事情是平等的,大家是可以平等交流的,不是谁就一定占据学术的高地,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已经故去的中文系系主任费振刚老师,有8个字的准则,叫作“热爱学生,敬畏学术”,这8个字是他教书的准则;我觉得这8个字不光是他的准则,也可以看作是我们中文系的系格。尊重学生的人格是教书育人最根本的要求。

蔡元培校长提出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是北大的校风,如果能够加上陈独秀先生提出的“独立之精神”就更加完善,这是对学校的办学宗旨而言的。当然这对在这个校园里任教的个人而言,同样是重要的。两个层面,往大了说是做人,人格独立,思想独到,不随大流,不被世俗潮流裹挟,用苏东坡的话说是“不随”。所谓不随就是保持自己对事物的判断,不随波逐流。往小了说,做学术研究同样不随波逐流,决不人云亦云,即使一个小的学术观点,也要有自己的见解,这是我在北大老师的课上感受到的。

「精神是自然生长出来的」

主持人:既然叫传承,那就包括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甚至文本之间建立的联结,而这方面邓老师体会最深,所以请邓老师讲一讲。

邓小南(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各位老师从各个学科,甚至从四面八方赶来,大家汇聚在同一个平台上,实际上这也是因为在大家的心目中,学缘并不等于人缘,而且学脉本身有延展性和跨越性,而不应该是排他的。北大始终是作为一种气质、一种精神而存在的。我经常在校园里碰到有人说自己是来自南开的,来自北师大的,到北大来听什么,看什么,为什么要到北大来呢?北大不光是属于北大的,也不光是属于北大一代代学人或学者的,它是作为一种气质,作为一种精神,存在于当下的。所谓的气质、所谓的精神,就是渗透在日常的学术生活里,甚至说渗透在一天一天痛和乐的挣扎之中的,精神就是在这种挣扎之中,自然生长出来的这样一种气质。

人文学科说到底是一种思想方式,也是渗透在我们学术之中的一种生活方式,它的内在价值是以一些杰出的前辈学者作为榜样的。所以我们这个传承活动都是从前辈讲起,这绝不是偶然的;我们是以一种学脉的延续作为学术生命的准绳的,而且各位都以北大精神的传承作为自己的义务。

我们面向历史的目的是面向未来。就人文学科来说,我们有楷模,有传承,有积累,有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样的境界,才会有历史性的超越,我们才能有勇气面对未知的未来。像蔡元培先生、李大钊先生和他们无数的后人,在北大工作过的或者关注过北大的,他们以毕生的成就奠定了北大特有的风范,他们执着的努力不仅仅在学问上,不仅仅在于出版了什么书、发表了什么文章等,更重要的在于他们引领了一种风气和潮流,这种风气和潮流影响到我们一代一代后世的人,这就是北大的学脉,就是北大的精神,也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大历史。

作为后来者,我们有责任把传承不仅仅作为一种活动,就像陈平原老师说的,要作为一种严肃的机制,作为一种开放性的实践,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