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我心中的上海教育2030”征文|城乡一体深度融合,人人共享优质资源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竹林 2017-08-03 19:41
摘要:实现2040年建成“卓越全球城市”和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的目标,这其中一条重要的实现路径,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步伐,在现有基础上深度推进。

上海为破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难题、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加大教育投入、加大向郊区和薄弱区转移支付力度、推进薄弱学校建设等从硬件资源入手,如今在上海,“最美的景观是学校”已成为现实。在坚持一手抓“硬”建设的同时,关注另一手抓“软”环境,从对口帮扶、结对交流、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管理,到引导名优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推动学区化集团化建设,“办好家门口的学校”等一揽子制度设计,有效提升了薄弱学校和边远农村地区学校办学水平,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制度成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当下的上海区域教育差距和不均衡依然存在,由于内涵发展和优质资源的不均衡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比如:“学区房”、“择校风”、“培训热”现象,家长微信圈很多不是正面信息分享,而是集体焦虑等等。尽管是少数,是支流,也有家长和社会盲目“追风”的因素,但背后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最关键的是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直接产物。实现2040年建成“卓越全球城市”和成为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和生态之城的目标,这其中一条重要的实现路径,就是要进一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建设步伐,在现有基础上深度推进。笔者以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深度融合发展,需要关注4个问题:

 

教育理念和制度设计的深度一体化。要深刻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是静止的,是城乡教育利益共同体形成和分享的过程,在制度设计和举措选择上,必须注意协调各种教育诉求,本着“办好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和未来,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促进公共教育服务的均等化。要坚持城乡并重和软硬件并重的思路,重点关注“三个一体化”,即城乡教育动态的一体化、城乡教育高品质的一体化、城乡教育全面的一体化。在操作上,通过法治引领,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元主体协同的治理体系,形成“既有面向世界国际化的创新举措,又不失中国传统化的厚实底蕴;既有卓越大都市的创新创业风范,又能留住乡愁的文化积淀身影”等理念和制度创新大格局。

 

学校自主发展和特色发展的深度一体化。学校是教育的细胞,只有真正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活力,才能使城乡教育一体化持续深入。正如有学者指出,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机会分配等起点意义上的公平基本实现之后,如何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实施“有差别的平等”便成为教育公平的重点。努力的方向就是让教育过程充满平等、尊重和爱。激发学校自主发展的活力,需要激发学校发展内驱力,优化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以及兼顾学校自身的利益需求。要着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探索在基本建设、内涵发展、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赋给予学校更多自主权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学校校长负责制,促进学校自主、特色、优质发展。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推动学校在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环境建设、学生和老师的行为方式等方面真正践行学校发展核心价值观,让学校的每一项办学行为、每一处环境设施、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育行为等能时刻传递和诠释学校文化,让有灵魂、有生机和有特色的学校成为可能,让学校成为令人眷念的家园。

 

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价值实现的深度一体化。教师是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资源,优质教师资源的均衡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深度融合的关键要素,也是最大的挑战。面向2030,我们期待,每一位上海教师,都能自觉践行新时期“四有教师”目标,人人都是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的人。创设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师工作环境和成长机制,让每位教师播撒精神成长的种子,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的同时,不再为“考试排名”、“生源差异”而纠结,专注于教书育人本源,有着多元发展的可能,真正体验教师职业生涯的幸福。

 

学生教育体验和全面发展的深度一体化。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是教育的核心意义所在,也是检验城乡教育一体化成效的根本标识。要不断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等各项改革,真正破除“分数至上”“见分不见人”等陈旧观念,提升第一课堂,创新第二课堂,丰富社会实践,让每一名学生健康快乐全面的发展。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创素养和动手能力,让课堂和学校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创新场”。通过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让我们培养的广大学生人人具有国家情怀、世界眼光、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成为对家庭、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和有价值的人。

 

教育现代化2030,启发我们教育发展“永远在路上”。费孝通先生曾讲过,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笔者理解,这句充满诗意和激情的社会学图景,其实也就是上海教育2030的“诗”和“远方”。  (作者系奉贤区教育学院副院长)

 


【新闻链接】

 

为广聚社会多方智慧,深入了解上海市民心目中的未来上海教育发展愿景,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解放日报共同启动“我心中的上海教育2030”征文活动,邀请广大市民畅谈“我心中的上海教育2030”。市教科院“上海教育现代化2030研究”项目组和解放日报,将邀请各方专家组成专业评审小组对作品进行评审,拟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50篇。主办方还将为获奖作者、优秀组织单位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部分优秀作品将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上刊登。征文时间到2017年9月28日为止。参与征文活动的市民,可将电子版文章发送到shjy2030@126.com,若为手写稿或打印稿,请寄送至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号楼415室,注明“我心中的上海教育2030征文”字样,邮编200032。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文字编辑:徐瑞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