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读书 > 文章详情
【读书】公民们,武装起来!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2015-08-07 14:41
摘要:当500名马赛的男人一遍又一遍地齐声高唱着,所有人都在屏息静听。马赛人唱的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啊?它是如此地美妙动听!“公民们,武装起来!”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之后,这首歌曲的副曲已经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

6月22日,在法国另一端的马赛,宪法之友俱乐部正在为即将出发的志愿者举行宴会。五百名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坐在长桌旁。此刻,他们中间弥漫着有如4月25日斯特拉斯堡一样的情绪。只是,这种情绪因夹杂着马赛人独特的南方气质而更加炽热、更加激烈、更加冲动,而且,也不像刚刚宣战后那样盲目的充满必胜的信心。因为这些革命的法国士兵不同于那些夸夸其谈的将军们,他们刚刚从莱茵河那边撤回来,而且沿途到处受到欢迎。此刻,敌军已经深入到法国国内,自由正在遭受威胁,自由的事业正处于危险的境地。

 

宴会正在进行,突然之间,一位名叫米勒的蒙彼利埃大学医学院的学生猛的把玻璃杯往桌子上一顿,然后站起身来。所有的人顿时静了下来,大伙都看着他,以为他要讲话或是致辞。然而,这位年轻人并没有作声,而是挥动起右手,唱起了一首新歌。这首歌大伙没听过,也没有人知道这首歌是怎么到他手上的。“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郞!”此时此刻,这歌声就像是电光石火突然点燃了火药桶一般。情绪与感受,如同正负电极触碰一块,闪出了这耀眼的火花。所有这些即将出发为自由而战、准备好为国捐躯的年轻人,他们都觉得这歌词表达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愿望,表达了他们最根本的想法。这歌声的节奏使他们不由自主地产生出一种共同的激情。每一段歌词都被欢呼着,歌曲被一遍又一遍的传唱。曲调已经变成了他们自己的旋律,大伙激动地站起身来,高举玻璃杯,雷鸣般地合唱起副歌:“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好奇的人们从街上涌过来,想听听这里如此热闹的人们到底在唱着什么。后来,他们自己也跟着一起歌唱起来;第二天,成千上万的人们都开始哼唱这首歌。人们散发着新印的歌片。7月2日,当那五百名义勇军战士出发时,这首歌也随着他们不胫而走,广为传播了。当他们在公路上感到疲惫不堪时,当他们的脚步变得绵软无力时,只要有一个人带头唱起这首歌,那动人的节拍就会赋予他们新的力量。当他们行军路过一座村庄时唱起这首歌,村民们、农民们惊讶不已,聚集在一起,跟着他们合唱着这首歌。这首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歌。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首歌原本是为莱茵军而作的,他们也不清楚这首歌是何人何时所作,他们把这首歌当作自己营队的圣歌,当作他们生与死的信条。这首歌就像那面属于他们的军旗一样属于他们。他们要在慷慨激昂的行军中把这首歌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

 

这首鲁热首创的圣歌很快就有了它的名字——《马赛曲》。它所取得的第一个伟大胜利是在巴黎。7月30日,来自马赛的部队由城郊进入市区时,就以军旗和这首歌曲作为先导。成千上万的民众早已等候在街头,准备隆重地迎接这支部队。当500名马赛的男人一遍又一遍地齐声高唱着,迈着和歌曲同样节奏的脚步走过来时,所有人都在屏息静听。马赛人唱的这是一首什么歌曲啊?它是如此地美妙动听!在阵阵鼓点声中,这歌曲像是鼓舞人心的号角,让所有听到它的人们心潮澎湃。“公民们,武装起来!”短短的两三个小时之后,这首歌曲的副曲已经传遍了巴黎的大街小巷。而那首《前进吧!》的歌曲却已被人们遗忘;那些过去的进行曲、那些被传唱已久的旧曲目都被人们统统忘记。因为,革命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声音,革命找到了属于它自己的歌曲。

 

于是,有如雪崩一般,这首歌曲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传播开去。在宴会上、在歌剧院里、在俱乐部里,都在传唱着这首歌曲。后来,甚至在教堂里,在唱完赞美感恩诗后,人们也唱起这首歌来。不久之后,它居然取代了赞美感恩诗。一两个月之后,《马赛曲》已然成为全军之歌、全民之歌。共和国的第一任军事部长赛尔旺以敏锐的眼光发现这首无与伦比的民族歌曲所具有的振奋人心、鼓舞斗志的力量。他紧急命令印刷10万份歌曲分发到所有的部队中。在两三夜之间,一位当时还不为人知的作者所创作的歌曲居然比莫里哀、拉辛、伏尔泰所有的作品发行得还要多。所有的节日都用《马赛曲》来结束,所有的战斗开始前都要先由乐队来演奏这首自由的战歌。在热马普和内尔万,当部队决定发起最后的冲锋时,他们齐声高唱着这首战歌,编队前进。而那些只会用给士兵们分发双份烧酒的老办法来激励士气的敌军将领们惊讶地发现,当成千上万的、齐声高唱同一首战歌的士兵像咆哮的海浪般向他们冲过来时,他们实在找不到有什么可以去抵挡这首“可怕”圣歌所产生的巨大的爆炸力。此时此刻,《马赛曲》有如张开双翅的胜利女神,在法兰西所有的战场上翱翔,让无数人热血沸腾,让无数人殒命战场。

 

此时,那位名不见经传的工程部队上尉鲁热正坐在许宁根一个小小的营房驻地里,专心致志地画着防御工事的图纸。或许,他已经把自己在1792年4月26日那个早已过去的夜里创作的那首《莱茵军战歌》抛到了九霄云外,但当他在报纸上看到那首如狂飙突进般征服了巴黎的战歌——那首圣歌时,他根本不能想到,这首充满着必胜信念的《马赛曲》中的一字一句和每一个节拍,只不过是那个夜里在他心灵和身上发生的奇迹。命运有时就是这样无情的嘲弄人,这首歌曲响彻云霄,余音缭绕,却没有使任何人,即便是这首歌曲的创作者扬名立万。整个法兰西没有人关注这位鲁热·德·利尔上尉。和其他歌曲一样,这首歌曲所获得的巨大荣誉只属于歌曲本身,和它的作者没有任何关系。在印刷歌词的时候,并没有署上作者的大名。他自己似乎也习惯了默默无闻,并不为此而懊恼。因为,这位革命圣歌的作者自己并不是一位革命者。只有历史本身才会创造如此奇怪的事情。鲁热虽然曾用这首不朽的歌曲推动了革命,但现在,他却要竭尽全力来阻止革命。当巴黎的革命群众高唱着他的歌曲猛攻杜伊勒里宫,准备推翻国王的时候,鲁热·德·利尔对革命已经厌倦了,他拒绝为共和国效命,宁愿辞职,也不愿为雅各宾派服务。在他所作的那首圣歌中唱到的“渴望珍贵的自由”这句歌词,对这位生性耿直的人来说并不是一纸空文。他对法兰西国民公会里新暴君和独裁者们的仇恨,和他对国外那些国王和皇帝们的仇恨一样深重。当他的朋友迪特里希市长(对《马赛曲》的创作起过重要作用)、吕克内将军(当初创作《马赛曲》就是为了献给他)以及所有那天晚上作为《马赛曲》的第一批听众的军官和贵族们全都被送上断头台的时候,鲁热公开向罗伯斯庇尔的福利委员会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不久之后,便发生了将革命的诗人作为反革命分子逮捕入狱的咄咄怪事——他被指控犯有叛国罪。幸运的是,热月9日罗伯斯庇尔被推翻,监狱的大门被打开了,才使得法国革命幸免于把一首不朽歌曲的作者送交“国民的刺刀”的莫大耻辱。

 

倘使当天鲁热真的被处死了,倒也算得上死得其所,英勇壮烈,也不致于像他后来的生活那般穷困潦倒,不清不白。命途多舛的鲁热在人世间四十多年的时光中,虽然度过了成千上万个日日夜夜,但是却只有一天具有创造性的时光。后来他被清除出了军队,剥夺了退休金;他所创作的诗歌、戏剧、歌词都没有被出版和演出。命运似乎并不肯原谅擅自闯进不朽者行列中的这位才气平平的作者。这个小人物后来干过各式各样的小行当,偶尔也不那么干净,在艰难困苦中度过自己渺小的一生。卡诺和后来的拿破仑出于同情曾想帮助他,但都归于徒劳。一次偶然的机缘使他在三个小时中成为神明附体的天才,然后,残酷的命运又将他打回微不足道的渺小境地。这是何等的残酷啊!这使得他的性格像中了毒一般变得无可救药地乖戾,对所有的当权者都冷眼相对、牢骚满腹。他曾给想帮助他的拿破仑写了一封措词激烈而且傲慢无礼的信,公开表示自己曾在全民投票时投了反对拿破仑的一票,并为此感到自豪。他在经营的生意中曾经卷入到一些不光彩的事件中去,甚至为了一张空头支票而被关进圣佩拉尔热的债务监狱中。他并不被人欢迎,到处被债主追踪,不断受到警察的秘密监控,最后隐姓埋名躲到了外省的某个地方,与世隔绝,被人遗忘,像是躲在一座坟墓里偷偷地关注着自己那首不朽之歌的命运。他听说《马赛曲》随着战无不胜的军队进入到欧洲所有的国家,然后又听说拿破仑眼看着即将登上皇位而开始禁唱这首过于革命化的《马赛曲》,将它从所有节目单上抹去,一直到他听说波旁王朝的后裔完全禁止了这首歌曲。在过了一代人的时间之后,当1830年七月革命爆发时,他所作的歌词和所谱写的乐曲重新又在巴黎的大街小巷中恢复了原来的力量,资产阶级国王路易·菲利浦把他当作一位诗人而给了他一笔小小的养老金。人们还记得他,虽然这只是依稀的记忆。但这位被人忘记、踪迹杳无的老人觉得这就是一场梦。1836年,当他以67岁高龄在舒瓦齐勒罗瓦去世时,已经没有人再叫得出他的名字,再知道他的名字了。

 

又过了一代人的时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马赛曲》早已成为法兰西的国歌,这支战歌重又在法国的所有前线响起。于是,这位小小上尉的遗体才被安葬在荣军院,和小小少尉拿破仑的遗体安葬在同一地方。这样,这位创作了一首不朽之歌而本人却默默无闻的作者终于长眠在他备感失望的祖国的这一荣誉墓地上。但他,只是作为一名一夜的天才诗人罢了。

 

未完待续……

 

(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本栏目版权归上海观察所有。不得复制、转载。栏目编辑:许莺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