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扎根中国、面向世界,不断提升上海文化标识度
分享至:
 (2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昌永 2023-05-02 06:31
摘要:用美育涵养爱国情操和家国情怀,以文艺服务人民城市建设。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合作和竞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精神品格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彰显。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提炼概括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上海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这为上海音乐学院这样的艺术院校服务上海城市软实力提升、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

上海音乐学院是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办学至今,学校勇担引领中国专业音乐前进方向的责任,助力城市发展和区域建设,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和文化建设的发展贡献“上音方案”和“上音力量”。

第一,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服务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中国式现代化,是人才引领驱动的现代化,不断呼唤人才,也能不断造就人才。新时代的上音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为目标,经过多方论证和实践,总结出“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重点突出“教”的主体作用——激励创作、升华表演、精进科研,充分发挥“创演研”的牵引作用——检验、反哺、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成果循环产出机制,构筑高水平人才的贯通发展路径,形成全生命周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生态链,打造新时代“音乐家的摇篮”。

我们通过优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更好地服务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助力城市高水平文艺人才的聚集,为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同时,以强烈使命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第二,突出中国特色,打响文化品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话语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问题。在艺术创作上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持续推出精品力作,彰显中国风格。

新时代的上音,秉持建院先辈们提出的“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的育人理念,坚持扎根中国、融通中外,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体系,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高质量的艺术科创,服务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同时,不断通过优秀文艺创作、演出,扎根中国、面向世界,不断提升上海文化标识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弘扬全民美育精神,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发挥音乐教化功能,推崇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是上海音乐学院建院以来一直遵循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路径。

进入新时代,上海音乐学院在建院先辈的精神指引下,提出了新时代的办学定位,即进一步弘扬中国美育精神,培养“中国高等音乐教育的引领者、文化强国战略的支撑者、上海文化品牌的贡献者、长三角音乐联盟的牵引者、国际文化艺术交流的示范者”。在这一目标指引下,我们主动融入城市建设,持续扩大社会服务范围,服务城市发展。学校以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上音歌剧院为重要依托,服务上海演艺大世界建设,打造上海城市文化新地标。2021年起,学校发起成立长三角区域音乐教育与艺术产业发展联盟,促进长三角区域美育协作。2022年10月起,学校依托淮海路校区功能提升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公共空间,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未来将进一步打造可阅读、可聆听、可感知的沉浸式开放校园,用美育涵养爱国情操和家国情怀,以文艺服务人民城市建设。

作者为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本文为作者在上海宣传文化人才高端论坛上的发言,原题为《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和文艺创作 服务上海城市软实力建设》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主办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