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1670年前的兰亭集序化为64枚印,书协主席说他们的字比自己年轻时好多了
分享至:
 (2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23-04-24 20:22
摘要:像古人一样用毛笔“日常书写”,实行“日课”制度习字练功,包括“书法日记”、“一日一印”与“一日一联”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4月24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之际,整整1670年前诞生的这一幕,在申城闵行的樱桃河畔“重演”。

同样是一个春天,书法界的纪念日“兰亭节”有了校园版。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之作《兰亭集序》的每一句,也化为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系研究生们创作的64枚印章,堪称《兰亭》当代的“活化石”。


【“红领巾”们刻下篆书“大”字】


美术学院楼外,民乐之声和谐。伴随着《兰亭集序》的阵阵诵读声,男女生一左一右站立,在竖立着的大型尺幅上,不徐不疾挥毫泼墨,写下序文中的名句。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刚刚从浙江绍兴当地的兰亭书法节回沪,他见此情景回想起了书法大家胡问遂曾说,站着书写竖版书法半年的功力,相当于坐着写书法三到五年。面对书坛行家,丁申阳评价大学生新秀的这两幅即兴大作,“比我年轻时写得好多了。”作为有心人,他还盘点了近年上海市书法篆刻大展,欣喜发现其中17%、18%的参展书家都是从华东师大走出来的历届学生。

在大学校园重新演绎兰亭盛景,并非等闲之辈。在闵行校区河畔人行步道和第二教学楼大厅,多届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共同书写了120篇《兰亭》,形成“欣于所遇——百篇《兰亭》手卷临作展”,一条条《兰亭长卷》引来师生观众驻足流连。包括各个院系非书法专业的选修课学生们,这次也投稿参加古代碑帖、硬笔书法、景观楹联等多个分类特展。

而在午间,作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校园兰亭书法(篆刻)节的体验区,更是引来华东师范附属中小学的“红领巾”们执起刀笔,通过大哥哥大姐姐手把手教授,在方寸之间刻下篆书“大”字。

就在体验区后方,展柜里呈现着“因寄所托——《兰亭集序》篆刻组印作品展”。原来这是在校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分工完成《兰亭序》篆刻组印,将序题加之正文63个句子,一句刻一印,总共64方,一字排开。

只见同学们的篆刻风格和刀法面貌多样,或古玺,或汉印,或将军印,或明清流派……其中,学生程羽瑄篆刻的《兰亭序》一印,取法元朱文,刀法细腻,布局匀称;边款则为全篇《兰亭》,有较强纪念意义。


【42方名家原石珍品内有乾坤】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还走进这一篆刻传承基地,基地去年11月在校内大学生活动中心布置一条80米篆刻文化长廊,这在全国高校内尚属首次。而此次《兰亭》篆刻组印,也计划在学校相关场所长期悬挂展览,让古代经典书法的金石版浸润在日常生活学习中。

此刻,长廊一侧工作坊内,正在进行“群贤毕至——近现代名家篆刻作品原石珍品展”,展出谢磊明、唐醉石、王福庵、马公愚、赵古泥、方介堪、邓散木等近现代篆刻名家42方原石珍品,并附部分原拓印谱供师生零距离细部观赏,均为老师与同行私人珍藏。

其中马公愚为华东师大前身之一大夏大学教授,其篆刻的《漫郎》取法汉玉印风格,边款由三面构成,提及“古人之巧处易学,拙处难学,汉玉印尤多以拙胜。今之印人唯巧是尚,刻玉法已成《广陵散》”——这一治印之法判断,可谓内有乾坤、一语中的,有较强学术性。事实上,华东师大开创以来,曾涌现一批书法大家,如马公愚、郭沫若、朱大可、王蘧常、朱屺瞻、钱君匋等,文脉流传至今。

“书法系考研分数极高,近几届全国约150人报考,只取其中15人左右。”在开设已10年的华东师大美院书法专业,书法系主任张索告诉记者,全系40多名硕博学生博采众长、厚积薄发,都坚持像古人一样用毛笔进行“日常书写”,实行“日课”制度习字练功,包括“书法日记”、“一日一印”与“一日一联”等必修环节。

目前,沪上高等书法教育艺术与学术两翼齐飞,除华东师大研究生教育外,书法专业在上海师大和上海大学均设有本科。这个“兰亭”主题月持续至5月,从西泠印社理事、杭州国画院院长到韩天衡美术馆馆长等,各路名家还将进校开讲5场,普及金石书画大美育。

题图来源:徐瑞哲 摄
图片来源:徐瑞哲、赖鑫琳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