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近4成为复发难治患者,如何让淋巴瘤成为“可治愈”的病?
分享至:
 (22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2023-04-19 16:30
摘要:市民应尤其注意3个常见症状:低烧、体重减轻、盗汗。

淋巴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的肿瘤之一,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 越来越多的市民了解到,淋巴结遍布全身,因此每每听见“淋巴癌”这一血液恶性肿瘤即色变。

“目前,它的发病率在我国男性中位列第7,在女性中位列第8。”上海市同济医院副院长、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委梁爱斌这样说,“临床诊断的‘金标准’是病理活检,但有些患者诊断很容易,有些却很难。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快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和规范化的治疗、管理。”

在2023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到来之际,梁爱斌分享了这一如今可治愈的“凶险癌症”应该如何早诊早治。

盗汗、皮肤瘙痒:这些症状需警惕淋巴瘤

“临床上,不少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腹部、血管旁、盆腔等有深层的淋巴结肿大,这时就高度怀疑淋巴瘤。”梁爱斌提醒,市民应尤其注意3个常见症状:低烧、体重减轻、盗汗。“如果有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体重减轻,就要注意是否为肿瘤。淋巴瘤和其他肿瘤相比,比较特殊的症状就是盗汗。”

但有时候,淋巴瘤的诊断非常艰难。一些患者最初仅发热,查血、查骨髓,任何症状都没有,后续才慢慢显现,涉及不同器官。“有些患者因为黄疸、溃疡才确诊,或出现了胸腔积液、腹水、肝脏脾脏大等,才在组织液中找到了淋巴瘤细胞。遇到这样的患者,对接诊专家就提出了考验:需要依靠pet-ct等辅助旁证进行经验性治疗。”

好在这样的特殊患者并不算多。梁爱斌说,淋巴瘤主要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我国淋巴瘤患者中,近9成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余为霍奇金淋巴瘤。“最新国际分型中,非霍奇金淋巴瘤有几十种,最常见的包括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滤泡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等。“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最多的,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5%至40%,其常见症状为皮肤瘙痒。”他提醒,如突然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

目前治疗中,80%至90%的霍奇金淋巴瘤生存期可达到5年,最凶险的侵袭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也有60%至70%可以达到5年生存。“当然,该数据来自欧美以及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全国总体5年生存率尚不到40%。”

从放化疗到靶向免疫:新药物带来新希望

目前,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为例,仍有约40%的患者经过初始标准治疗后,会发展为复发/难治型,而在目前针对此类患者的二线及后线治疗方案下,5年和10年总生存率仅为25%和8.6%。

学界始终在探索有效的创新治疗。近年来,新手段层出不穷:包括CD20单抗、靶向CD79b抗体药物偶联物(ADC)、CD20xCD3双抗、BTK抑制剂及CAR-T疗法等,已经由原来传统的放化疗、移植治疗走向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等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50岁的刘先生就是一名受益者。作为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他于今年3月下旬住进同济医院病房,计划进行CAR-T治疗。但是,由于肿瘤负荷比较大,刘先生的身体疼痛感很明显。“考虑到创新药靶向CD79b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泊妥珠单抗在此类患者人群中有充分临床数据支撑,我们使用维泊妥珠单抗为其进行了桥接治疗,患者的疼痛感缓解,发烧症状消失,也为后续CAR-T治疗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据悉,维泊妥珠单抗于今年1月在我国获批两项适应证,可用于初治及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这也是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偶联药物。

近年来,同济医院血液科积累了丰富的CAR-T治疗经验。但梁爱斌并不满足于此,“目前,CAR-T正在逐步商品化,即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和病家都有机会使用,而不只存在于临床试验研究中。”但是,并非所有中心都对患者的疗效预判、入组评估、毒副反应处理等有足够经验,患者在怎样的体能状态、肿瘤状态下适合用CAR-T治疗?高龄患者是否能治疗?“我们希望能继续探索固定、公认的治疗路径,同时提高患者入组率,让先进治疗手段更普及,也让毒副反应降到最低、5年生存率越来越高。”

愿景:形成上海共识,多中心协作组丰富数据信息

今年3月,由同济医院李萍教授为第一作者、梁爱斌为通讯作者,国内数十位专家共同参与制定的《CD19 CAR-T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毒副作用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正式发表。“我们希望,该共识的发布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标准化指南和建议。”

梁爱斌同时透露,为积极响应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上海市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专病队列数据库建设”项目也已于2021年正式开展,同济医院联合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瑞金医院、仁济医院等建立数据库,将整理上海地区确切疾病谱、特殊分型等信息,为患者的诊治、预后提供积极的远期意义。

“其实,学会、专委会的话语权长期以来大多掌握在三甲医疗机构手中,我们希望以协作组的方式,根据病种细分,邀请各级医疗机构的同道加入多中心研究,也同时做好医疗资源下沉、人才培训带教,保障患者治疗的同质化,也让数据更丰富、准确、安全。”作为上海市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新任主委,梁爱斌也谈到了愿景,“希望上海地区能最终形成指南、方案,让相关经验最终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为血液肿瘤诊治提供有力武器,为患者铺就‘治愈’之路。”

栏目主编:顾泳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