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学林随笔|捍卫离线权和知情同意权,避免“数字之便”沦为“数字之鞭”
分享至:
 (3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于晓宇 常焙筌 2023-04-12 07:24
摘要:保持线上线下和而不同

在数字化时代,技术应用的边界在哪里?近年来,学术界热议的有两点:一是离线权,二是知情同意权。

由于网络通信技术和协同办公软件的普及,人们的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界限越发模糊。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休息权益,有人提出离线权的概念与主张。

与传统的知情同意权有所不同,数字化时代的知情同意权主要是防范网络应用软件“偷取”用户隐私等。在商业应用领域,很容易导致“同物不同价”“差别优惠”“高价推荐”“账号限制”等。如果不以严谨、公正的态度处理,会导致更多的“数字歧视”与权利失衡。

比如,在数字扫码功能日益普及的同时,催生了“拒收现金”的怪象;警务大数据运用语言生成模型和无监督方式,训练生成涉及种族、肤色和性别偏见的“刻板印象”。

在一些公司内部,经由局域网传输的数据,在AI算法的支撑下,可以较为精准地评估员工的工作状态乃至跳槽意愿,并自动报送给人力资源部门。

如何避免“数字之便”沦为“数字之鞭”?简而言之,应当进一步阐发与弘扬数字技术的包容性价值。

一方面,数字治理要集结最广泛的人民、最广泛的参与,推进共建、共享、共防。

上海于2022年10月发布《全球智慧之都报告2022——数字权利与包容性》,强调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是城市数字化转型和低碳、零碳、绿色发展。当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建设运营资金需求、多元参与的运营生态对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提出了严峻考验。

数字治理需要创新思维,不仅要保障国家立法的权益平衡,还要提升地方政府的数字治理能力。在公共服务需求迫切、政府财政收入紧缩、政府融资平台市场化的背景下,重视建设实效、鼓励多方参与、促进权益平衡、推进长效运营已经成为促进数字治理共建、共享、共防以及新型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没有价值观,但数字技术可以实现价值观。如果要给数字技术加上价值观,我们希望是“以民为本”“科技向善”。

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产和生活,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体现。但是,处于“数字弱势”地位的群体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边缘化”威胁。

在推进技术进步与普及的同时,有必要思考如何让不同的人群消弭数字鸿沟,共享智慧红利。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对社会进行全面动员,进一步提升数字素养和技能。

上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探索开展了“老年数字伙伴计划”“学龄前儿童善育”等试点工程。值得注意的是,在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时,不应该把数字技术、数字化手段、数字化工具、数字化渠道当作唯一的选择项,而要给人们以充分的选择权。

归根结底,要守住底线,保持线上、线下的和而不同,避免个人在工作、生活中过多地受到数字手段的支配或限制,更不能让人的成长乃至喜怒哀乐都被数字化、算法化。

(作者:上海大学管理学院、上海企业创新与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 于晓宇 常焙筌)

栏目主编:龚丹韵 文字编辑:夏斌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