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被遗忘的叙利亚,国际救援为何难以抵达?
分享至:
 (11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书源 王倩 2023-03-30 07:01
摘要:国际救援如何克服信息干扰,有效抵达叙利亚,成为了摆在每个救援队面前的最现实问题。

距离土叙地震发生一个多月后,在叙利亚筹集募捐的华人尹椿(化名)发现距离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远——募捐一批移动厕所给安置点的叙利亚人阻碍重重。

事情要从2月14日说起,当时在国内志愿者和叙利亚华人自发组织的线上募捐群里,尹椿留下了一段背景嘈杂的语音:“和当地政府的人商量下来,现在最紧张的是洗澡和上厕所的地方……”

很快,群里有人追问“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移动厕所,那里能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吗?”还有人发来了几千元一个的移动厕所和淋浴间装置图片。尹椿立即回道:“不用这么豪华,只要那种简易的房子,淋浴和如厕一体……”

叙利亚震后的一个多月里,关于“灾后的叙利亚人究竟最需要的是什么”,尹椿所在的这个募捐群里,每隔几天就会展开一次激烈的争论。

这种艰难,并不仅限于尹椿这个民间捐赠团队。2月中旬,叙利亚驻华大使馆就在中国多个城市发起募捐倡议。虽然物资筹集速度很快,运输推进却不轻松。直到3月22日,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捐赠的30个集装箱物资才正式通过海运发往叙利亚,预计4月到达叙利亚拉塔基亚港。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南部和叙利亚西部和北部的两场大地震。对于叙利亚这个经历了战乱、单边制裁等多重摧毁的国家,如今又叠加了自然灾害的重创。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国际救援如何克服信息干扰,有效抵达叙利亚,成为了摆在每个救援队面前的最现实问题。

国际救援的困境和破局尝试,在震后的叙利亚不断上演着。

蓝豹救援队在搬运救灾物资。 华明摄

震后一周,安置点不需要食物和衣服了?

2月中旬,尹椿和朋友以及红星月会工作人员一行10人4辆货车,前往阿勒颇、拉塔基亚灾区。他们的车队满载着在首都大马士革筹集的物资,其中大部分是御寒衣物、速食罐头和干粮。

在震中附近的拉塔基亚一所学校安置点,安置点工作人员向尹椿他们表示谢意时,也无奈地说:“现在有源源不断的东西送过来,这里已经不需要食物和衣物了,要捐就捐实际点的。”

“那缺什么?”尹椿追问安置点的工作人员。

“缺的是上厕所和淋浴的地方。”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安置点能容纳50多个家庭200多人。学校原有的厕所无法满足灾民们的使用需求,也没有淋浴设备,大家只能拿着脸盆接水擦拭身体,长此以往可能引起传染病。

同时,对方提出了另一个需求:许多安置点还缺发电和照明设备,叙利亚灾后安置点大多设在学校和体育场馆,按照惯例晚上会停止供电。战后叙利亚的电力资源本就紧缺,每天通电时间不超过4小时,无法应对安置点灾民的用电需求。

眼前的一切,和尹椿在几百公里外的大马士革得到的讯息大相径庭。在本地媒体和社交网络上,尹椿看到的是地震后成群流离失所的人坐在台阶上,灾民们排着队领取救济粮……但他看到的真实画面却是,安置点门口一辆辆满载着赈济用品、排着队进入的货车,车身上贴着各个公益机构和救援队标识,安置点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着卸货;在安置点外,很多当地人的房屋被地震震坏了,但并不是无家可归,他们白天三五成群坐在家外的大街旁,神色平静,晚上回家中睡觉。

他又回想起了去灾区的一路上,政府开设的数量众多的食品供给站还开着,这意味着政府给民众的日常主食供给没有断。尹椿来叙利亚经商将近4年,还和一位当地姑娘结婚生子,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但这次他和朋友们还是误判了救灾需求。

震后叙利亚的房屋。 华明摄

同一时间,身在叙利亚灾区的中国蓝豹救援队南京籍队员、信息组负责人华明也听到了当地救灾点的人对“救灾的食物、衣物太多”的抱怨,但他对这种表态存疑。

“从我们走访的情况看,灾区还是缺食物和衣物,当地人受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影响,对衣食要求特别,如果境外捐来的物资不符合要求,他们无法使用,或许他们这样表达是想避免浪费。”华明认为,叙利亚灾区缺的是合适的生活物资。

2月11日,经历33小时飞行,蓝豹救援队抵达大马士革。在当地安保力量的陪同下,蓝豹队员继续转车6小时,到达叙利亚西部的拉塔基亚震区。队伍到达当地后分为两个分队,5人的现场生命救援小组和7个人的救灾物资筹集小组。“我们到现场的时候,已经错过了生命救援的最佳时间,往灾区运送物资这件事却变得更加紧迫。”驰援叙利亚的中国蓝豹救援队总指挥尤剑锋说。

蓝豹救援队在给叙利亚灾民发放物资。 华明摄

在中国少数几个救援队艰难深入叙利亚时,叙利亚驻华大使馆同步在上海、广州等4个城市发起了对叙利亚地震受灾地的募捐动员。

在位于上海青浦区的捐赠点,负责人董董(化名)回忆,第一天衣物捐赠的数目就达到了清单的需求,1000㎡的仓库很快被陆续捐来的衣物、被子、食品填满。

作为常年和叙利亚工厂保持合作的国内经销商,地震后,董董第一时间给在阿勒颇的五六家精油皂生产伙伴打去电话,“这些工厂主有的居所被地震破坏,在气温零下的户外,躺在公园的长椅上瑟瑟发抖,有的还在寻找失联的亲人和员工。”

叙利亚驻华使馆新闻处负责人Fadi Wassouf在2月底接受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回应:“我们非常感谢中国的大力支持;这种有力的支持和慷慨的援助令人感动。中国政府宣布提供援助的计划, 与中国红十字会和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合作,已派出3架满载急需物资的飞机。我们也收到了来自中国各地公民大量的金钱和实物捐助。”

赈济之困

听到安置点工作人员真实物资诉求后,尹椿一行人迅速承担起安装电路和照明设备的任务。这些照明设备价格不贵,几百元人民币就满足一层楼的用电需求。几天后,他们采购来17个电瓶,1700米长的电线、200个灯条和开关。这些设备可以满足9所学校改建的安置点的日常用电需求,总计花费2600美金,属于“花小钱,办大事”。

尹椿的志愿者团队给安置点安上了灯泡。 受访者供图

但移动厕所的采购,尹椿不敢承诺,采购一批移动厕所涉及跨国运输,剩余的募捐款难以覆盖。如果从中国采购,通过海运运输,8000多美金的运费基本等于这批移动厕所的货值。最理想的是国内生产厂商承担这笔运费,但这也意味着对厂家来说,生意变成了捐赠。尹椿试着联系了几家生产移动厕所的企业,都没得到回应。

他和朋友们也设想过更符合流程的捐赠方式,比如叙利亚政府部门曾经和他们沟通,可以将中国国内的捐赠直接打到政府账号,标明捐赠用途,再由政府部门统一采购灾区需要的物资,但他们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出于对捐赠人更负责的考虑,尹椿和伙伴们认为,自行采买需要的物资速度更快。

尹椿他们获得第一笔捐赠后,公布了采购账目,却有人质疑:怎么同样的货款,每天在叙利亚买到的食品重量相差那么多?

长期生活在叙利亚的人就会明白,这是叙利亚的常态。近年来,叙利亚货币持续贬值,物价上涨飞快。尹椿每次去市场进货,都要带着几大麻袋现金,他来叙利亚的几年间,有的食品从1公斤1美金涨到了三四美金。汇率的变化更是以小时计算:上午还能买到1斤鸡腿的钱,下午可能只买得到半斤多了。

“采集这些物资并不难,最难的是把国内大家的捐款筹集起来,迅速兑换成可以用的叙利亚镑。”叙利亚的银行不提供直接兑换人民币的服务,需要先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再换成叙利亚镑。这个周期动辄十来天,尹椿等不及,去黑市兑换了好几次叙利亚镑。“许多救灾中的恶劣因素是叙利亚国内本就存在的障碍,并不是像很多最近关注叙利亚的人想的那样,是地震灾后形成的。”尹椿说。

文化的不同也会带来误解。在拉塔基亚发放物资时,救援队遇到的第一个难点是对政府物资需求清单的解读,清单类目看似简单,理解起来却和中国国内产品大相径庭。“比如当地人吃的面条,是一种硬质的专门面条,不是我们所说的白面;再比如冬衣原本以为羽绒服是国际通用,但因为当地的宗教信仰,都有绝对的禁忌和讲究。”华明描述。

在这里,让他们困惑的还有对“救急不救穷”这个援助标准的判定。华明发现,当地百姓常见的餐桌食品是橄榄油拌杂粮,以及主食配各种果酱,希望得到相关食品的捐助,但这些在国内的捐赠者看来已经超过“主食”范畴,属于改善型食物。

2月持续到3月的救援,尹椿团队和蓝豹救援队几次成功的赈济,几乎都是集中募捐资金后,在叙利亚境内组织采买,很难依靠跨国运输解决问题。这次受灾严重的叙利亚西部和北部的一些地带,仍处于反政府武装的控制。国际救援力量和物资的抵达,也因当地与叙利亚政府的对峙,变得格外艰难。

此前,土叙边境线上的过境点巴布哈瓦是唯一得到批准可跨境进入叙利亚西部和北部的陆路通道,在地震后一度因受损而暂时中断,直到震后的第四天2月9日才重新开放。直到2月13日,叙利亚政府才同意向联合国另外开放土叙边境的两个陆路口岸通道,以便运送人道援助物资。

在南京工作的Sakran是叙利亚阿勒颇人,震后他也曾考虑通过大使馆捐赠,“由于对叙利亚的制裁,通过大使馆的捐款需要得到外交部和国际社会的批准才能获得转账批准。”Sakran决定通过从事中叙贸易的商人,将善款寄回国内,他希望捐赠能更快到灾民手中。

上海的志愿者在打包从各地寄来捐往叙利亚的物资。 杨书源 摄

在发起募捐时,叙利亚驻华大使馆为了避免大家盲目捐赠,也对捐赠物资做了清单式的引导,如医疗设备、帐篷、毛毯、发电机、滤水器、活动房屋和其他有助于减轻流离失所者痛苦的物资。

但这样的引导,并不能让大家对灾区需要什么物资完全清晰。在上海的捐赠仓库里,几十名志愿者在仓库里将包裹拆开,重新分类打包,再剔除一小部分实在不合适的捐赠品。

初玮(化名)是向叙利亚捐赠物资的民间志愿者团队的组织者,2月21日她所在的志愿队将246条睡袋、1000条毛毯送到了位于青浦区的叙利亚进口馆。

“我们给叙利亚和土耳其都捐赠了。土耳其是奶瓶和尿不湿,叙利亚是毛毯和睡袋。”她们本想为叙利亚捐赠电热毯,但从新闻里得知,当地电力损毁严重,转而捐赠睡袋和毛毯。此外,志愿者团队还购置了一批太阳能充电手电筒。

叙利亚驻华大使馆在上海的物资捐赠点。 杨书源 摄

平衡灾区需求与供给

尹椿感觉这次捐赠似乎僵持住了——灾区真正需要的,造价太高;原本捐赠计划中的项目,不是灾区急需。他努力寻找着赈济灾区供需平衡的突破口。

做了生活物资和照明设备两次捐赠后,原本19万元人民币的募捐款还剩下当地华人企业捐赠的5万多元。筹划后续捐赠行动时,尹椿选择了一家备受当地人信任的慈善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双方沟通下来的共识,是给拉塔基亚几个灾民集中安置点建造临时厨房,尹椿团队负责厨房搭建,当地政府出人给灾民做饭。但一周后又出现变数,经过重新评估,移动厨房一个月的运营费用需要30万元,当地也没有充足的人力支持。

团队再退一步,把剩下的捐款给3所学校的150名学生买了电视机、投影仪、平板电脑和桌椅板凳,又为这些学校每个教室配备净水器。

这次他们为学生所做的事,总算和震后对叙利亚青少年的援助计划对上了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东和北非地区负责人阿黛尔·霍多尔(Adele Khodr)在震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因为地震后供水系统受到很大影响,仅在叙利亚西部城市哈马,就有70个供水系统水箱因地震而受损,基金会需要对水箱进行修复。

蓝豹救援队向叙利亚灾民发放的折合人民币150元的物资包。华明供图

因为文化差异带来的前车之鉴,蓝豹队员在筹集物资时也改进了做法。队员们坚持当地采买的原则,甚至连当地人常使用的品牌也会询问清楚。既然当地的基础食物标准和中国差异很大,华明他们决定从每份物资的总价值上来设计捐赠标准,以150元人民币为标准,采购标准化的粮食包,其中包括橄榄油、面、果酱等。发放御寒物资时,救援队也尽量选择毛毯这类通用的物件,避免采购来的衣物和当地着装标准有冲突。在回国前,蓝豹救援队已经为当地灾民发放了60多万元人民币的生活物资。

原本蓝豹救援队想要在叙利亚赈灾期间驻留更久,但是灾后的叙利亚境内,安全因素变得很不稳定。带队在震区的第九天,领队尤剑锋收到了撤退令——叙利亚霍姆斯省极端组织袭击事件造成53人死亡。队伍撤回大马士革当天,他们住所两公里外也发生了导弹袭击。

蓝豹救援队离开叙利亚震区时,决定把从国内筹集的消防工具留给当地。因为他们在前期救援中发现,“当地救援力量几乎处在半原始状态……”在当地一个消防站,蓝豹队员看到两名本地消防员执行灭火任务回来,一名消防员穿着运动鞋、雨衣、雨靴,另一名消防员穿着一套兵服,他们甚至没有救火专用的手套和头盔。

叙利亚灾民在接受中国救援队的救济。华明摄

在大部队回国以后,蓝豹救援队的大部分救灾项目都需要留在当地的两位志愿者完成。志愿者走访了叙利亚灾区七八家综合性的大医院,发现每个医院都缺少医疗手术器械,许多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在重复使用。国内的伙伴想办法筹集了一批医疗器械,还联系上一家愿意免费运输的国际海运公司,准备海运一批消防用品送往叙利亚。

“叙利亚经历了十多年战乱,不要说震后,即使是平时,需要的救济物资也是难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华明说。既然救济不过来,蓝豹救援队倾向于在灾区“授人以渔”——给当地人捐赠救援工具和方法,激发他们重建家园的内生动力。

灾难的“副产品”

直到现在,尹椿也很难评价这次民间赈灾行动的成败。“前期有一些误判,但我们还是把能做的做了。最重要的是在这个将近300人的援助叙利亚群里,大家开始用行动关注叙利亚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尹椿说。

他还记得,最初提出建移动厕所时,群里甚至有人提问“叙利亚家庭原本的居住条件是不是有独立的卫生间?”

“都是一家一个卫生间。”尹椿回答。这样的提问让尹椿有些无力感——长期的战乱,让外界对叙利亚的了解因为想象形成了隔阂。

“想要帮助叙利亚摆脱困境,最好的办法未必是在紧急时期捐款捐物。即使投放海量物资到叙利亚,对那里陷于深度贫困的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购买叙利亚的商品、和叙利亚人多一些商贸合作,这都是支援他们的方式。”董董发现这次地震灾害后,来她这里咨询和叙利亚贸易的人多了不少,这也算是这场灾难中少有让人欣慰的“副产品”。

蓝豹救援队在给叙利亚灾民发放物资。 华明摄

整个二月,董董向叙利亚灾区的供应商下了货款数十倍于平时的订单,她把几十万元的货款一次性打给了工厂。许多当地工厂主会坦率地告知,目前还没有恢复生产,存货可能备货不足,建议少预订一些或者给她一些货期延长的价格优惠,但董董坚持按照原价下了订单。

“生命旅程风雨彩虹”志愿团队在上海筹集的捐往叙利亚灾区的物资。王倩 摄

她很清楚,这或许是当地人比较容易接受的受助形式。5年前,董董第一次去叙利亚,那次她发现当地的老百姓自尊心很强,“虽然生活困难,但他们的文化从来不是乞讨型的。没钱了,宁愿在街边做小生意,卖给你一支笔、一包餐巾纸,从中赚取少的差价,也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施舍。”

“究竟什么样的帮助才是这个国家的人们需要的?”回到国内后,华明翻看在叙利亚灾区拍下的废墟中面带笑容的人们,依旧在思考。在叙利亚走访灾民家庭时,他看到在已经满目疮痍的城区里,许多当地人仍然住在墙体已有开裂、随时都有倒塌风险的楼房里。

华明入户时,也试过告知潜在风险、劝居民离开危房,但收效甚微,甚至会遭到反感,这些饱经战乱的人对生命的感受力和他有着根本的区别。受到宗教教义的影响,在很多当地人眼中,困难就是对他们人生的考验。华明第一次感觉到,在跨种族文化的人道主义援助中,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和理解。

华明至今仍记得,他走到灾区一位居所有安全隐患的独居老人家中,那位老人生活如常,他向华明描述:“我们生活在战争里,已经习惯了死亡,但还可以撑下去,我半辈子都生活在叙利亚北部,每天都有新的想法……”


“生命旅程风雨彩虹”志愿团队在整理捐往叙利亚的物资。王倩 摄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