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土耳其地震救援力量缺口巨大,为何这位救灾专家还劝退了多个中国救援队?
分享至:
 (53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书源 2023-02-13 19:18
摘要:这场直播的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劝退那些不适合参与的救援队。

早在北京时间2月6日上午,土耳其南部第一次强震发生时,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的创始人郝南就组建了土耳其地震救援信息交流群,他把国内具有国际救援经验的10多个救援队和公益组织的负责人都拉入群中。

“当时大家都在商量要不要出队去土耳其,我的主张也很明确,肯定要去。这应该是全球近几年破坏性最大的地震。”郝南发现最初入群的救援队现在基本都已经陆续前往土耳其了。

与此同时,他开始了另一项工作,带领志愿者,为救援队远程提供灾区的灾害信息,并紧急招募了土耳其语、制图志愿者加入队伍。

2月9日晚,郝南发起了一场直播,主题为“国际救援需要什么能力?”有5000人收看,近半数都是国内救援队的成员,还有不少团队犹豫是否要去土耳其展开救援。

与此前不同,郝南说,“这场直播的一个很大的目的,就是劝退那些不适合参与的救援队。”

郝南是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地震应急救援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他曾去国际人道援助领域的权威机构——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厅工作过3个月,2008年他曾在汶川地震发生时在现场担任灾害信息员。一年内他大约有100天都在以志愿信息员身份,为国内救援团队提供灾害发生时的信息搜集、研判。

截至2月13日,土耳其地震已经造成土耳其、叙利亚两国超过3.4万人遇难。在土耳其已有78万多人从废墟中获救,10万多人从地震灾区撤离,连接各城市的主道路都已畅通。

作为近十几年来跨国救援的深度参与者,郝南对国内救援队在异国如何获取有效救灾信息、安全开展救援,有诸多观察和经验。以下是他对记者相关提问的回答。

上观新闻:目前在土耳其地震灾区,中国救援队遇到的主要信息障碍是什么?

郝南:到现场以后,难点还是缺少真实可靠的救援信息,避免信息干扰难度大。比如在救援黄金72小时过后,很多遇难者家属还是不愿意离开,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亲人真的离开了,一些家属会对救援队宣称他们所在地还有人员生还的迹象。赶到当地后,救援队通过各种探测手段确定这里没有生还人员。这个求证的过程,就是对救援时间的浪费。所以这个时候,救援队有自己的专业经验和判断就很重要。

目前,中国救援队的救援数据还没有纳入联合国国际搜救咨询小组(INSARAG)的救援信息统计平台,因为信息上传出现了一些困难,我还在帮救援队沟通协调。

除了当地救援信息获取不通畅以外,当地的救灾需求信息也尚不明确。原本许多灾后数据统计应该是土耳其当地政府的工作,但是现在灾区太大了,当地人口数量锐减了百分之七八十,许多基层官员也无法工作。此外在灾区多地通讯、道路不通的情况下,政府也无法及时响应。比方说一个社区原本有800个家庭共计3000人,目前能联系到不足100人,灾后统计该怎么进行?灾难发生后,联合国派驻到当地的力量按照惯例也会产出一份定量的救灾需求报告,但这也需要专业的人去做,现在他们腾不开手。

上观新闻:在这次地震的国际人道主义援助中,是否出现区域之间救援力量分布不均衡的情况,如城市布局救援力量多,但是农村地区救援力量薄弱等?

郝南:这种情况在任何一次自然灾害的援助中,都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救援救灾资源的分配本身就是不断寻求动态平衡的过程。

以这次地震为例,在土耳其有81个省,每个省的规模介于中国的县级市和地级市之间。目前受灾的有10个省,比四川三分之一的面积还要大。每个省都有一个中心大城市,还有一些小的城镇。地震来临后,大部分救援队的目标都会定在那个中心城市,其他城镇救援力量就会相对薄弱。有的省提出的救援请求声量很大,不大的灾区一下就聚集了十多个救援队,这些最先有救援队进入的省,后续救援队也会扎堆进入,这样一来也很容易形成马太效应,让各省的救援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另外联合国救援协调中心(UCC)这次把驻扎点设在了土耳其的哈塔伊省,所以不少国际救援力量都会来这里报到,这也很容易形成一个局面,救援队容易在哈塔伊以及周边几个省汇集,而北部省份在黄金救援72小时内,更需要救援力量,因为这些地方更寒冷,和南部灾区的温差可以达到10摄氏度左右,被困人员更容易失温从而难以存活。不过,救援一直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救援进入扫尾阶段,哈塔伊以及周边省份因气候温暖,被困人员生还可能性大,这时候把救援重点放在南部又成了明智的选择。

此外很多人都会有误区:认为地震后,农村的救援力量比城市要薄弱很多,救援队应该把更多精力匀给农村搜救。但是大家要清楚一点,国际救援队全称是国际城市搜索与救援队,这些救援队就应该在城市核心区域作业,解救被高层建筑埋压的人。这些救援往往难度大、专业性高,需要用到中型以上的机械。而乡村的情况很不一样,农村的房子只有一两层,即使是被压在了倒塌的建筑物下,也属于浅埋压,专业性没那么高,不需要破拆,当地自发的救援力量或者是非救援专业的军队,也能把被困人员解救出来,不需要城市救援队派大量人手介入。

上观新闻:土耳其地震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已过,目前国际救援的重点是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郝南:首先,搜救工作并非到72小时就停止了,一般灾害发生后一周内都是搜救的重点时期。但是目前工作的重心也确实应该从生命搜救慢慢转向灾后赈济了。后者的重要性在一场自然灾害中是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前者的。

很多人误解,觉得地震时最重要的是把人救出来,但人救出来以后,重要的援助工作才开了个头。灾后紧急跨国救援,能救出最多也就是几百个人。更复杂的是上千万地震的幸存者应该如何生存下去。搜救工作在一周内基本都会结束,接下来赈济工作会持续几周甚至几个月。汶川地震的紧急赈灾阶段持续了三到四周,在尼泊尔地震时是2个月,根据我的推算,这次土耳其地震需要的赈济时间不会少于2个月。

在联合国,灾害发生后的紧急救援事务只隶属于一个单独的部门管辖,但是赈灾却涉及11个群组。比如灾难发生后,如何预防和组织性暴力事件,这都会涉及一个专门组别。可以看出赈灾是一个特别庞大的系统工程。

在当地时间2月9日,世界银行宣布向土耳其提供17.8亿美元,帮助其进行震后救灾和重建工作,其中7.8亿用于紧急救灾时期。而我记得联合国系统对2015年尼泊尔地震后3个月内评估所需资金是不超过4亿美元,从这个数字级别也可以看出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是空前的。

这对国际救援力量而言也是挑战,无论是土耳其还是叙利亚政府,当时允许国际力量前往灾区从事的是紧急救援工作,但是接下来这些队伍是否要留在当地开展赈灾工作,以及他们在当地是否能够按照国际救援通则行事,这都还是未知数。

再谈到国内的现实情况,专业的救灾力量还很薄弱,职业的救灾人据我所知不超过200人,而且大多不具备国际救灾的资质。但也有好的消息,2月11日,中国社会力量人道援助协作平台成立,这个平台也会在后续服务有意愿参与灾区应急救援、过渡安置、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社会力量中发挥作用。

上观新闻:在土耳其地震中,目前有多少国内救援队和卓明保持着密切的灾情信息互动?正确的救灾信息指引对国内救援队重要性何在?

郝南:我们和这次去震区的社会力量基本都在保持及时的信息沟通。我们一年有大概100多天处在这样互相协作的状态。不说跨国救援,我们国家本身就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就像汶川地震、河南水灾,对于每一个救援队来说,在灾难发生后突破信息迷城,去到自己最适合去的救灾地都很不容易。

目前大概有100多个救援队在土耳其受灾地开展救援,这些在联合国系统申请备案的队伍都由土耳其应急署调动。在前期,我们会帮助救援队办理进入土耳其的准入手续。救援队到达当地后,我们也会及时和国内救援队沟通他们需要去的救援地,综合研判他们在救灾地会遇到的困难。比如我会帮助中国救援队解读各国救援队的任务分区表,有的国内救援队被应急署分配去了已经有许多国家救援队介入救援地。受各国外交关系影响,可以预计这些国家救援队员聚在一起,容易激发潜在矛盾。我们会帮助他们规避这一类地区,建议救援队行使权利,主动提出适合自己前往的新救灾地,这也可以提高救灾效率。当然原则上,人道救援是应该不考虑政治的,我们也在尽量规避这方面的干扰。

大部分时候,我们还是在为这些救援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赈灾信息。比如公羊救援队在救援刚开始时,原本是在当地的伊斯肯德伦市展开救援,但是当地房屋倒塌不是特别严重。后来我看到距离他们只有1小时车程有一个上万人的社区,出现了大量当地政府发出的求生救援信息。我评估了当地有的房子楼层不是很高,适合公羊这样的轻型救援队进入。我立即联系了公羊领队,询问他们的意见,是否要转战到这个受灾严重的社区,最后公羊听取了我的建议决定转移。事实也证明这个救援方向调整是有效的,他们在那里救出了好几个生还者。

上观新闻:您在之前的公开报道中提到过,这次地震救援的人力缺口很大,那为何卓明这次要极力劝返没有跨国救援经验的队伍到当地展开援助?

郝南:国际救援也分等级,这次一定是最高等级、最大难度的。在这次地震中,语言障碍、灾区附近几乎没有华人团体、霍乱威胁、土叙边界动荡等多重因素叠加,使整个灾区的救援难度大大提升。目前因为叙利亚境内安全风险增加,叙驻华大使馆也不再建议救援队伍进入。

而且救援队物资补给无法全部由国内带到国外,衣食住行都要靠当地政府或者其他在地组织的支持,同时国际救援队伍的救援救灾执行成本相当高,尤其是中型或者重型救援队,出动时带的救援设备就有几吨重,需要包特殊机种的飞机前往才能达成。

没有执行过跨境任务的救援队,对国际人道援助的规则也是很陌生的,他们往往意识不到风险的存在,这其实就是最大的风险了。 比如已有最近出发的救援队伍因不了解国际救援指挥协调体系、后勤准备不足等原因在伊斯坦布尔等地遭遇行程阻滞。

上观新闻:对于叙利亚而言,救援以及后续赈灾的难点是什么?

郝南:目前叙利亚受灾人数已达到了600多万人。数以千计的家庭在空旷地区没有住所,零下低温、降雪和大雨进一步威胁当地人的生命安全。当地的政治环境也让救援雪上加霜。这次叙利亚的地震重灾区阿勒颇,也是非政府武装控制和政府武装地区犬牙交错的地带。这个地区的人原本日常生活就很困难,更不要说叠加这场地震后的打击了。

另外,叙利亚本国是没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但是他们本国人有救援经验,这些经验大多来自之前发生武装动乱时,百姓的房屋被炸毁,有人员被埋压在建筑废墟下时的救援,这和地震救援基本是相通的。但是目前对于少数能进入叙利亚的国际救援队而言,真正让人沮丧的是,当地能够搜救出幸存者的概率,微乎其微,这和当地房屋质量差、房屋抗震级别低有关系。所以和土耳其的救援相比,一边是人救不过来,一边是没人可救,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困境。

在这种情况下,对叙利亚而言赈灾尤为重要。但操作难度也很大,现在因为地震的破坏,原本从安塔基亚向东经过巴卜哈瓦口岸进入叙利亚的物资通道断了,改为从基利斯向南进入叙利亚,救援力量也在尽量打通更多物资通道,但也很难。无论是社会组织还是救援团队,进入叙利亚开展救援的难度都很高。这需要这些团队有在叙利亚地区开展项目的经验,有强大的安保力量作为支持。真的有能力去叙利亚展开援助的组织凤毛麟角,据我所知,此前在中国合适的团队不超过两家,如国内的平澜公益基金会,有多次在武装冲突地区开展人道援助的经验,还有蓝天救援队,也是通过了相关国际救援培训的。

上观新闻:在叙利亚救援空间如此复杂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国际救援力量想要对叙利亚进行援助,可以采取哪些方式?

郝南:在叙利亚原本就有不少驻扎在当地的NGO组织,其他社会组织可以和这些机构合作,捐助资金,让当地组织负责采买。如果一些国际救援力量想要深入当地,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比如这次国内的蓝豹救援队也去了叙利亚,此前这支队伍有参加多次国际救援的经验,但是并没有在战乱地区开展援助的经验,所以关于蓝豹要不要出发去叙利亚,我们也论证了很久。最后,蓝豹做了很大的努力,他们获得了叙利亚大使馆的支持,政府部门承诺会接待他们并派遣保卫力量随行,同时他们也联系了落地后与叙利亚红会合作。其他想要深入叙利亚但是没有相关经验的救援队,基本都在这几天被我劝退了。

上观新闻:从这次土耳其地震中国救援队的表现来看,您如何理解这些年中国在国际救援中的发展变化?

郝南:我们得到的最新数据是,这次中国民间救援队参与的救援中,救出的被困人员有19人生还,141人遇难。当然,这个数据并不是中国救援队完全独立作战的数字,大部分情况下也是和其他国家救援队一起临时配合完成的。

这些年,中国是志愿者救援队发展成专业救援队速度最快的国家,这一点让我也很惊讶。别的国家救援团队多少还是会获得来自各方面的资金支持,中国的救援队大多是自掏腰包的志愿者组成的,所以这也正是这些救援队成长中可贵的地方。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不足,这些国内救援队平时培训大多停留在紧急救援的操作层面,而国际救援的相关伦理和常识,不是他们常态化的培训内容,也没有相应的培训经费支出,所以救援队在国际救援方面的积累是很不够的。以这次地震为例,在许多土耳其的救援点,出现了多国救援队预先分工、协同救援的场面,但是国内的救援队大多只能单打独斗,因为他们大部分没有接触过国际救援标准,没有和其他国家队伍在一起培训演练的机会,很难在统一的国际准则下合作。看到这些多国合作的救援画面,我也特别期待中国的救援队有一天能加入他们的行列。

联合国国际搜救咨询小组管理的土耳其救援信息汇总平台,目前为止中国民间救援队的数据尚未纳入。


栏目主编:王潇 文字编辑:王潇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