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基层好干部,是靠台账查来的吗?
分享至:
 (98)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杜晨薇 2023-01-20 11:56
摘要:“好同志”三个字,恐怕要比“精美台账”更有分量吧。

笔者小区的业主群前阵子热闹起来。原来是居民区王书记“阳了”,大家纷纷表示慰问,也有想要去居委会送药送物的。

说起来,社区里经历去年的共克时艰,王书记确实变得家喻户晓,就连早出晚归的年轻业主们也都认得他。此时关心“王书记”,就像关心一个老熟人,合理又自然。

其实今天在上海随便哪个小区,都能找出几个像王书记这样的、让居民觉得脸熟的社区干部。脸熟,至少证明他们的工作被老百姓看见了。

其中不乏优秀的书记、干部,能让居民主动竖起大拇指。笔者此前就采访过一位书记,在业主群里回应问题及时、透明,凡事都和老百姓想在一起、站在一起,果然好评如潮、一呼百应。

这样的实例无疑让人感到欣慰。但不可否认,长期以来,居委会这样一个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日常运作远离它设计职能的,也不少见。

按理说,“群众性自治组织”理应是最靠近群众,也是最有活力、创造力的地方,然而伴随着机构的专业化、标准化建设,也多多少少出现了一些负外部性。

一方面,基层事务性、格式化的工作不断增加,大大牵制了基层原本紧缺的人力。据说,一些社区得派专人填写各个部门发下来的电子表格,且不少是重复劳动。

另一方面,本意是为了量化考察基层工作的考评要求、台账规范也在不断被异化有些上级部门不仅要求台账要厚、要图文并茂,甚至还要求打印精美、装订考究。这就逼着社区只能花功夫在搞形式上了。

这种现象不光制约了基层为老百姓办实事的精力,更需警惕的是,长此以往有可能让社区干部的价值导向和身份认同逐渐扭曲,甚至抛弃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初心。

当然,在基层治理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今天,基层工作成效理应可视化、可量化、可优化。不过,怎么量化、怎么优化,却不是照搬一套简单粗暴的规则,或者拍脑袋定一些刻板的标准就可以的。考核是一门学问,更是现代化治理的重要一环。

也许还有人会说,基层许多工作都是与人打交道,解决具体微小的事务,确实很难找出一个具体的评判依据,笔者却不这么认为。

过去数十年里,一代代上海人的记忆里一定有这样几个名字:朱国萍、梁慧丽、杨兆顺……他们就是一些普通的社区干部,在网络并不发达的年代,在考核方式没那么多花样的年代,他们凭什么让全社会认可?凭老百姓的口碑,凭居民随口就能数出来的一桩桩动人小事。

今天,我们同样无法考证一个社区干部的24小时在做些什么,却可以考察他叫得出多少居民的名字?是100个?还是1000个?这是标准。他走在路上,有没有居民主动跟他打招呼?是偶尔,还是普遍?这是标准。

同样,我们也无法见证他一年组织了多少活动,又接了多少居民的电话,但我们可以从老百姓口中听到社区面貌具体的变化,听到他们受益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满,再辅以专业的测量统计方法,想要为一个社区干部准确“画像”,并不真的那么难。

听居民讲过一个“90后”居民区书记小俞的故事,说他刚来社区时因为打扮新潮,又是生面孔,原本不大被信任。可是有一次联系不上小区里一个高龄独居老人,他不顾个人安危,从窗户爬梯子进入老人家里,确认了老人的安全,从此以后就得到了一句评价:“小俞书记是个好同志。”

“好同志”三个字,恐怕要比“精美台账”更有分量吧。

归根结底,我们评价基层干部的办法可以聪明一点儿,但底层逻辑却可以笨一点儿,就是看他怎样和老百姓互动。毕竟,一个真正优秀的社区干部,并不需要和上级领导走得多近,却需要时时刻刻和群众走在一起。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