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人口迁移的历史与江南气质的生成
分享至:
 (2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亚娟 2023-02-13 05:54
摘要:移民与江南文化。

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精神家园,是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文化基础。江南文化有很多特质,其中不容忽视又为众人所首肯的当属“开明开放的文化精神”。

从东汉末年开始,经过西晋末年至南朝,大批北方移民迁至江南。从晋怀帝永嘉年间(307年-313年)一直到南朝宋元嘉年间(424年-453年),北方人口迁移到南方的共90余万;其中又以迁往江苏的南部及浙江的北部为最多,约30三十余万。大量北方移民的定居开发,使江南荒地得到开垦,低洼地变成良田,江南逐渐成为鱼米之乡。

安史之乱至唐末五代,发生了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南迁。到唐朝后期,江南的赋税收入就已在国家财政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五代期间,江南因免于战祸,得以摆脱了对北方的财政负担;进而使当地政权有财力大规模兴修水利,疏浚河道,设置闸堰,建筑江堤海塘,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到北宋时,已经有了“苏常(州)熟,天下足”的谚语。

北宋的倾覆和政权的南迁,造成了再次的人口南迁,这次人口迁徙,不同于前两次,它的过程持续而漫长,历经二百余年,直到元初。为了快速稳定政权,安置移民,南宋朝廷制定了政策,准许南迁百姓开垦滩涂,并予以减免三年租税,开放所有寺庙院寓以供南渡者居住。在当时的杭州内城,由于迁入的北方人居多,连当地的方言也北方化了。移民给江南带来了人力、物力,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

由于历代大规模的移民潮和持续的人口导入,到清代,江南已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相互毗邻的苏嘉松三府人口已跃居江南之首。以苏州为例,苏州在明清时期已成为江南的中心城市,其手工业的发展更使四方工匠汇聚于此。仅在府城内,就有分别来自江宁、镇江、无锡等地涉足染坊、冶坊、硝皮业、纸匠等各类手工业者两万余人。

回望这数千年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对于江南一域而言,不仅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流入,更是一种持续动态化的经济、文化、社会全面大开放大包容,成就了中国之“江南文化”的自发、自省和自觉的“开明开放精神”,也带来了经济的富庶、文气的昌盛以及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可以说,在历史动态性的一次次移民汇入和对外发展中,江南一地开明开放的文化特质从被动一步一步走向主动。这一特点,到了近代表现得更为突出。

1843年,名不见经传的上海开埠以后,吸引了众多来自国内国外的移民,1853年左右,上海一县的洋行总数就增至120多家。之后,受太平天国战乱影响,大量江浙士绅、富商纷纷避乱上海,与此同时,来自东南地区的商会和帮会,也在上海活跃起来。据统计,1843年上海人口仅20万,到1862年,上海仅市区人口就达到了300万。1863年,上海口岸的进出口总值,已经超出同为口岸城市的广州近15倍,一跃成为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心。从1843年开埠至1863年,短短二十年光景,上海迅速崛起,取代苏杭,成为江南的中心之地。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经成为远东闻名的经济中心,甚至与巴黎、纽约齐名。据统计,仅生活在近代上海的外国人,最多时来自58个国家高达15万人。

在上海,有两条重要的河流,黄浦江和苏州河。两河交汇之处便是上海开埠的起点,黄浦江代表了近代上海的对外开放,苏州河则代表了上海与内地文化的融会。经由这两条河流,各地移民、各类人才、各种行当云集上海。他们带来的文化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猛烈的速度互相碰撞,又互相交融。在这种混合、碰触、冲突和对抗中,一种新的都市文化,“海派文化”诞生了。也正是这种文化,使得这个远东的中国城市有了能与巴黎、柏林、伦敦和纽约相提并论的资格。

海派文化作为江南文化在近代最突出的文化形态,是中国文化类型中融入最多异质文化的代表,它既深深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又是中华文明和江南文化内部孕育果实。近代上海也不负摩登盛名,以近代中国最大、最繁荣、最时尚的都市,发挥了最强、最广泛的文化吸附力。时至今日,人们在评论海派文化时,还会用到这样的词汇,“开放多元、标新立异”。

回溯历史,开放开明的江南文化的凝聚形成,也许有着这样那样各能自洽的原因,但由于人口迁移所带来的改变不容忽视。江南文化发轫期的吴越文化就是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交汇的结晶;江南文化的早期分支瓯越文化,就是中原文明和土著文明相互孕育的结果;中国之江南的崛起,更是离不开永嘉南迁、宋室南渡;就近代来说,正是缘于江南文化的开放包容,近代上海才能孕育出焕发奇光异彩的海派文化。这些不同时期由于人口迁移带来的文化嬗递,不同区域乃至不同种族国家之间文化的兼并融合,既缔造也不断彰显着江南文化“开明开放”的文化精神。如今,承载江南文化的长三角仍是中国最能吸引人口流入的地区,其龙头城市上海十六个字的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更是极其精准地标明了新时代江南文化的开明开放特质。在可想见的未来,这一文化精神也必将被赋予更深的内涵。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
作者为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