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智库成果发布|将数字素养贯彻于义务教育各阶段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2022-12-30 06:31
摘要:以教育为主推进数字素养体系建设,提升公民数字技能。

2022年12月21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会暨《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22)》蓝皮书发布会于线上召开,《全球信息社会蓝皮书: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22)》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本书围绕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绿色发展两大主题,在详细梳理世界各国数字均等化发展情况的基础上,着重就数字均等化、数字素养提升、绿色数字技术应用等关键问题和领域展开专题讨论,并对我国如何打造可持续的信息社会提出对策建议。

从六个方面消除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均等

蓝皮书评价了全球数字均等化状况,指出了消除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均等的六项建议。1.明确数字均等的基本发展原则。在重大的数字化政策制定和项目建设时,必须强调数字均等理念,充分考虑如何让老年人、女性、残疾人、低收入者等数字弱势群体能充分平等地参与数字化进程、享受数字红利,并明确数字均等化的具体目标、行动计划和保障措施。2.促进数字化政策制订中的全民参与。在相关的政策、规划、项目决策过程中,应当充分吸引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老年人、女性、残疾人、低收入者等群体参与,了解他们在使用数字化设施和应用中的感受及存在的困难,听取其意见和建议。3.保持民众对使用数字化的选择权。面对数字化浪潮的冲击,政府和社会都应当尊重民众的选择权,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数字化操作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偏好等,选择最适合的行为方式和获得服务的渠道。4.建立促进数字均等的综合保障体系。5.加快推动服务能力更强的新兴技术。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服务范围更广、适应性更强的新兴技术不断涌现,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有利于促进数字技术的更广泛应用,消除数字鸿沟。6.加强数字均等目标进展的监测与评估。在将数字均等纳入数字化政策与规划之后,应定期开展数字均等目标实现进展情况的监测与评估,并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数字化政策和项目的实施方式,确保目标的实现。

以教育为主推进数字素养体系建设,提升公民数字技能

在义务教育政策和高校建设快速推进的背景下,我国学生入学率、学历水平均世界领先,但在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方面仍有可改善之处。当前,我国义务教育体系中没有专门独立开设数字素养相关课程,在实践中对数字技能的培养也有所欠缺,信息技术课程以简单应用为主,还没有深入数字技能、数字发展层面。应该看到,数字经济是关乎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离不开全民数字素养和数字意识、数字技能的提升,将数字素养贯彻于义务教育各阶段,是数字鸿沟得以弥合的关键,完善的数字素养体系也是培养数字社会责任感、形成创新思维的关键。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国可参考美国等国家的数字素养培育体系,进一步加快我国数字素养体系的建设,开设数字技能课程,开发学生数字思维,从而提升全民数字素养,真正弥合数字鸿沟。

应进一步发挥公共图书馆、社区、企业和家庭在儿童数字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数字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各个学科学习中,而且还内化在众多生活、社交场景里。因此,对于未成年人数字素养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还要更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和家庭的作用。从国外的实践来看,公共图书馆、社区均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公共图书馆已经逐渐意识到要在公民数字素养培养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且逐步推出了若干数字素养教育项目,但更多的是高校图书馆针对大学生推出的若干数字素养教育项目,针对未成年人的数字素养教育项目还寥寥无几。众多公共图书馆一方面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现有的项目,与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中小学校共同合作,开展走入学校、走进课堂的数字素养教育讲座,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我国未成年人的需求,积极走进社区,联合社区共同推出若干适合我国未成年人的数字素养教育项目。虽然目前我国一些互联网企业已经投身到未成年人数字素养培养中来,但从调研结果来看,参与企业的数量还有待进一步增加,推出项目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在家庭的时间相对较多,家长的数字素养普遍高于未成年人,因此家长一方面要多关注未成年人的数字素养,另一方面要主动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进而督促培养未成年人的数字素养。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