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井冈山上,毛泽东和朱德的两张发票,意味着什么?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凌河 2022-12-19 20:28
摘要:“规矩”就是莫不如此,谁拿也一样,“规矩”就是“铁一样”的不可违反,谁也不能例外、不能“破窗”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1965年的春夏之际,毛主席上了一次井冈山,足迹遍及黄洋界茨坪八角楼,兴叹“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的沧桑。毛主席在山上住了七晚,5月29日离开之时,井冈山宾馆的会计雷良钊应该“松一口气”了。然而毛主席处的管理员吴连登却找上门来,按每天2.5元的“规矩”向财务付了毛主席的伙食费17.5元和23斤粮票,并索要了一张发票——这张号码为006482的发票,至今还保存在毛主席的遗物中。雷良钊是个老会计,什么账没做过,却很少碰到这样的事。他坚拒不收,说“主席是公务出差,哪有吃几碗红米饭还要付钱的”,可是吴连登却觉得毛主席吃饭付账开发票,这是不可破的“规矩”,到哪也一样,你不收钱粮,毛主席是不会罢休的呀……

“井冈兰,朵朵向东开”,朱德元帅喜爱兰花,更喜欢井冈山出的兰花,还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井冈兰花诗》,这是谁都知道的,于是就有了另一张“发票”的故事——六十年代初,朱德委员长上井冈,看中了一款井冈兰花,爱不释手,要带几盆回北京,于是按市价付了500元,买了6盆井冈兰,还开了一张发票,上书“收到康克清大姐付兰花款五百元整”,落款是井冈山管理处。后来有人看到这张发票,便挤兑管理处的同志:朱老总功盖天下,拿你们几盆兰花,还要“按市价付钱”?你们也好意思开出这样的发票交给康大姐?可是管理处却“无奈”地说,这是朱老总铁一样的“规矩”,不拿地方一针一线一礼一花,你不收钱,他老人家是绝对不会拿走这6盆兰花的啊!

井冈山上那两张发票,说起来多么平常,又多么震撼!说它平常,是因为多少年来,党有“规矩”,军队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规矩”就是莫不如此,谁拿也一样,“规矩”就是“铁一样”的不可违反,谁也不能例外、不能“破窗”,毛主席、朱老总也不行!说它“震撼”,是因为后来有的地方连“规矩”也没有了,有的虽然还挂在墙上,但过去了的那段时间里,恐怕谁也不把它放在眼里,于是出来了新的“规矩”,流行了新的“明规则”,你要付饭钱,你要开发票,反成了“异类”,成了不合“潮流”的“落伍”,所以今天再来讲两张发票的故事,不少人听了竟觉得“匪夷所思”,不可想象——这个“匪夷所思”,更是多么发人警醒呵!

“规矩”要执行,更要不被“破窗”,靠的是领导干部带头,这里有两条:

一条是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周恩来总理陪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到洛阳,看中一套魏碑拓片,也是爱不释手,可是当下凑不齐500元“市价”,只好割爱而去。在场的洛阳市委书记脸上挂不住了,说:偌大洛阳,送不起总理一套碑拓?要总理先“拿走”。谁料总理勃然大怒:“国家的东西怎么能私人拿走?你一个市委书记,这点‘规矩’也不知道?”这就是率先垂范,才有了“规矩”的刚性和不可破。

另一条是对破“规矩”的要严厉处理,不容一点姑息,才能防止“规矩”被“破窗”。当年中央规定,领导人到各地视察,可以托当地置办少量土特产,但必须笔笔算清,如数付清。可是毛主席身边曾有一名工作人员,沿途收了当地不少礼品,却没付钱,毛主席知道后也是勃然大怒,不但从自己的稿费中拨出一笔钱,要管理员一个一个地方地去“退钱”,而且将这名“身边人”赶出了中南海,“从此再不录用”。这种“铁腕”般的严厉处理,难道不是对井冈山上那两张发票的另一个注解吗?而从这个注脚中,我们难道还看不出反腐与纠风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同一性”吗?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