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从财政维度理解推动历史的力量 | 第25期解放书单
分享至:
 (2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梁捷 2022-12-17 06:01
摘要:财政问题默默贯穿各个王朝的始终,却鲜少有人关注。

刘守刚教授的《何以帝国:从财政视角再看中华史》从一个别致的角度,重新梳理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来的历史。他在这本书里指出,中华文明历史演进的过程,也是一个财政帝国从构建到衰落的过程,并不仅是二十四姓的家族史,也不全是充斥着宫廷斗争、战争冲突的政治史。与这些广为人知的因素相比,财政问题默默贯穿各个王朝的始终,却鲜少有人关注。刘守刚认为,只有理解历史中的财政维度,才能理解历史中最核心的一股推动力量。

不管是个人的活动,还是组织与制度的变迁,说到底,背后都有一个根本性的约束,那就是钱,什么事都要花钱。所以对于任何历史片段,如果从钱的角度再理一遍,人们就会更好地理解历史中的人、组织与制度,才会明白为什么有时会出现风云际会、激荡人心的变化,有时却只能换来读书人的一声长叹。

一个政治权力集团本身并不从事生产,也不会产生财富,所以它的财富必然来源于全体从事生产的人民。但政治集团稳定地从老百姓手里获取财富的能力,也就是财政能力,并非自然形成的,必然经过很长一段的探索才逐渐养成。据此,刘守刚将中国这个财政帝国的历史演变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帝国初兴、帝国成长、帝国成熟以及走出帝国。

在西汉中期,大一统帝国刚刚成形,就爆发了一场围绕汉武帝时期盐铁专营政策的大辩论。这场辩论的主要内容被人记录下来,就是大名鼎鼎的《盐铁论》。在盐铁会议上,当时的御史大夫桑弘羊捍卫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肯定工商业发展的国富效应和收入意义,证明这些政策的必要性。同时,桑弘羊在分析盐铁国营政策的时候,不仅考虑到增加财政收入,也把它作为抑制豪强势力、维护国家稳定的工具。

桑弘羊这种积极财政观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其实并不符合中国传统思想尤其儒家的治国思想,过于强势,合法性不足,很容易遭人诟病。但是它从实践出发,直面国家发展过程中的财政困难,积极主动地尝试解决问题,对后人有很大的启发。后来的王安石变法,乃至晚清中国的财政转型,都从桑弘羊那里获得了重要启示。

在盐铁会议上,站在桑弘羊对面的是一群儒家知识分子,即所谓的贤良文学。他们认为,相较于桑弘羊不断追求开源,节流可能是一种执行更合理、成本更低廉的方案。帝国扩张应该有其自然边界,不可能无限制地持续下去。即使在盐铁专营方面,帝国的管理也常常力有不逮,垄断结构总会伤害到民众的利益。所以帝国对外和对内都应该采取消极的职能定位,将更多事务交还给民众,并且减轻对民众的财政征收水平。

贤良文学所主张的消极财政政策,与桑弘羊主张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好构成光谱的两端,谁都不能有效地说服谁。辩论结果如何已经不重要,因为这场两千多年前的大辩论在以后的历史中不断得到回应。每当帝国陷入财政困境的时候,就会有桑弘羊这样的理财大臣站出来,推动积极财政政策。而一旦积极财政政策在执行中很容易引致负面后果,就会引来新一代的贤良文学对此加以批判。所以《盐铁论》就可作为我们认识财政史的根本尺度。

在随后的历史中,中国的货币制度、土地制度、军事制度、人口管理制度都在朝着不同的方向,以不同的速度进行演化。财政的根本目标是“收钱和花钱”,既然这些直接相关的基础制度在变,财政制度也必须随之而变,才能更有效收钱。在这个过程中,帝国在收税和管理方面的经验日渐丰富,构建了一系列有效的财政制度。

对于一个历经两千多年财政实践的老牌财政帝国而言,想要主动突破帝国藩篱,实现自我转型,谈何容易。但财政帝国的艰难转型在清末终于开始,走出了第一步。清末陆续建立了现代海关,推动民族资本发展,把户部改为度支部,后来逐渐演变成为今天的财政部。直至今日,中国财政制度仍有尚未周全之处,改革仍在继续,中华民族走出财政帝国的转型的历史进程从未停止。而刘守刚的《何以帝国:从财政视角再看中华史》,带领我们回顾两千年来走过的财政史,也让我们对制度变迁的艰难过程有了更具体的体会。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说,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社会结构等,都写在了民族的财政史当中。(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讲师)


《何以帝国:从财政视角再看中华史》
刘守刚 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