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智库观点|三种减碳模式中,最需要积极推进的是哪种模式?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世锦 2022-12-14 10:20
摘要:中国的能源建设应该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积极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实现双碳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们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中国能源和绿色转型应该走什么道路?我认为中国的能源建设应该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积极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据估算,到206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将由目前不到20%的比重增长到80%以上,由配角成为主角,从而实现能源结构的转型。

关于减碳,现实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三种不同的减碳类型:第一种是衰退型减碳,即通过减少生产来减少碳排放;第二种是增效型减碳,就是通过提高碳生产率,用同样多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以同样的产出带来较少的碳排放;第三种是创新型减碳,是指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下,实现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排放,如用风、光、水、生物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创新型减碳是整个绿色转型的核心,也就是绿色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讲,由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绿色发展方式,就是要靠绿色技术的驱动,要大规模系统性地换技术,实现绿色技术替代。绿色技术要达到三个目标,第一是需要有高技术含量的生产率;第二是小排放、零排放甚至是负排放;第三是与传统产业相比,具备有竞争力的低成本。所以我们要破解减碳与增长“双难”,实现减碳与增长双赢,就需要创新驱动的绿色技术替代和减碳成本的下降。

在这里,我提出一个新的重要概念,即创新型“碳替减”,就是指依托绿色技术替代而相对减少的碳排放,也可以称其为替代型减碳,也就是运用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在获取相同产出的情况下,与原有的高碳基准生产方式相比,所减少或者抵消的碳排放量。举个例子,每千瓦时发电,碳排放燃煤为1000克,光伏为30克,风能为10克,如果由燃煤发电改为光伏或风能发电,则碳替减量分别为970克或990克,也就是说,它用3%甚至1%的碳排放,可以发同样多的电。创新型碳替减的特点,是在减碳的同时实现了增产,这样就把减碳和增长之间冲突的关系,转化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协同关系。在经济的增量部分,碳替减可以降低全局的碳排放强度,而存量部分如果我们能够产生碳替减的话,则可以降低全局的碳排放总量。一个是强度,一个是总量,是实现碳排放双控的重要抓手。

所以我认为,在继续重视增效型减碳的同时,应尽快把创新型碳替减纳入碳排放的核算体系,统筹增量与存量、未来减碳与当下减碳、创新与安全,力争减碳与增长双赢。

其实我们现在有两种不同的减碳战略。衰退型减碳和增效型减碳是一种防御型的战略,创新型减碳则是进取型的战略。在稳住存量、保证能源供应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把重心转向更快地扩大增量,对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增长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激励。

进取型减碳战略有三个支柱:第一个支柱是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创新型“碳替减”市场。这个市场包括绿电等绿色能源产品,也包括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高碳行业能够产生碳替减的产品,如绿氢炼钢等。

第二个支柱是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增量优先的关键是扩大对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而这一点又直接取决于减排责任体系的有效性。我们下一步应该把全国减排的总量,包括强度指标,分解到各个地方,形成省、市、区、县和开发区等层面的区域减排计划和可追溯的减排责任要求。

第三个支柱是加快以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前面讲的两大支柱都有一个前提,需要有一个合格的碳核算基础,但这恰恰是我们目前的短板。

绿色技术创新,其实很重要的也是制度和政策创新。无论是碳替减的新概念,还是建立进取型战略的三大支柱,很大程度上都属于制度和政策创新。我们要在国家顶层设计指方向、划底线的前提下,鼓励地方、基层、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通过积极探索,找到有创意、可落地、能管用的政策和做法。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
作者为全国政协十三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本文根据作者在12月8日召开的2022上海公共关系国际论坛(“双碳”战略与绿色发展)上的主旨演讲整理而成。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