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上海首家O2O慈善商店开张:时尚感强、别有洞天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2017-06-06 15:08
摘要:走进小店,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有三间不大但连通的房间,复古的射灯、泛白的砖墙、角落里的小摆设,层次错落地陈设着服装、鞋帽、手工艺品、红酒、玩偶、香水,化妆品,还有中英文书籍、充满设计感的办公用品等,年轻的店员不时送上微笑并告诉你“还可以通过网站浏览更多商品”。

做旧的灰白外墙面,堆着绿色气球的橱窗……上海新闸路上今天有家时尚小店开张了。在一众琳琅满目的时尚店铺中,这家小店的门面算不上起眼,但今天却成了媒体摄影记者“长枪短炮”的聚焦点。原来,这是上海第一家O2O慈善商店。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慈善商店就是卖卖柴米油盐、阿姨爷叔辈营业员收收钱,而像新闸路上这家慈善商店,倒确实有些不同。

 

 

在这里购物,与一般购物店体验无异

 

走进小店,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有三间不大但连通的房间,复古的射灯、泛白的砖墙、角落里的小摆设,层次错落地陈设着服装、鞋帽、手工艺品、红酒、玩偶、香水,化妆品,还有中英文书籍、充满设计感的办公用品等,年轻的店员不时送上微笑并告诉你“还可以通过网站浏览更多商品”。

 

一位穿着统一制服的年轻店员告诉记者,这些衣服主要来自企业与个人的爱心捐赠。其中,企业捐赠一般为库存、断码产品,保证全新;个人捐赠至少要达到9成新以上的标准才能上架。而且,这些上架服装都经过精心处理,确保它们是干净整洁、没有污垢和明显瑕疵,值得进行义卖的产品。售价至少在原价基础上打六折,而且大部分服装、鞋帽等都是孤品,穿出去不会“撞衫”。

 

记者发现,每件衣服上有一个特别的吊牌,写清楚商品来源并保证其可以被进行义卖。店内的的衣架上悬挂着几块牌子,上面写着:每一次购买,都有价值。

 

一条墨绿色、颇具设计感的连衣裙,标价200多元;一双粉红色、带蝴蝶结的真皮高跟鞋300元出头;一件图案俏皮的小朋友T恤60元……几位年轻白领在店内慢慢选购。一口气买下三件衣服的白领邵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服装款式比较独特,质地也还可以,标价都不算贵。如果通过购买衣服,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那真是一举两得。

 

这家小店是石门二路街道委托社会组织善淘网开设的。善淘网是中国第一家网上慈善商店,主要通过市场化运营手段将社会捐赠通过网上进行销售,在运营中为残疾人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同时将售卖款项用于残疾人培训等公益事业。此前,善淘网仅有网上渠道销售,这家小店是其第一次进行线下经营。未来,小店会从街道为弱势群体开设的“阳光家园”中招募店面销售员,网店中的产品拍摄、制图、仓储、在线客服、虚拟店员、店铺销售等工作也会通过培训与招聘的残障人士完成。

 

引入市场机制,打造一家会造血的慈善商店

 

前几年,石门二路街道办过一家慈善商店,主要是卖卖柴米油盐和附近居民捐赠的旧货。街道招聘了一个人运营,但这家店店铺面积不大,品种也非常单一,很少有客人愿意进来,对年轻人更没有吸引力,小店运营成本比较高,后来就关门了。其实,上海不少街道开设的慈善商店都有这个通病——缺乏造血能力。

那么,理想中的慈善商店应该是啥样?

 

全球最早创立慈善商店的国家是英国,从1899年发展至今已有7000多家,大多分散于繁华的商业街或是社区街道。这类商店给人的最大感受就是“精美”:慈善商店所售物品大多由市民捐赠,绝不会有老派的旧货或者质量低下的二手商品;相反,商品多样、展示考究,且有着严格规范的消毒、维修、估价等专业操作流程,商品最终呈现出来让人完全感觉不到与其他购物店有所不同。


 

石门二路街道负责人介绍,街道这家小店的打造就借鉴了英国慈善商店的经验,进行了外立面和内部设计改造,使其能融入社区风格,看上去更加富有时代感、更加亲民。街道还拿出了一处沿街的街道物业,借助善淘网慈善物资管理经验,建立慈善商店物资处理、仓库管理、发货管理等一整套慈善商店管理流程,希望将这家小店打造成一个可以造血的慈善商店。

 

 

据悉,慈善商店销售资金与通过善淘网募集物资变现的资金将用作回报社会,一方面用于街道开展各类社区帮扶项目,另一方面用于慈善商店的运营维护、助残就业等公益项目。

 

目前看来,这家慈善商店还是受到周围不少白领与居民的欢迎,小店此前试运行过一天,当天卖出了2000多元商品。小店店员告诉记者,后面仓库还有很多不同的商品没有陈列出来,消费者每过一阵来这里都会有新的发现。

 


延伸阅读:英国慈善商店案例


慈善商店,在英国是一种公益性质的社会企业。有人说过:“若不自己经历,很难想象英国慈善商店的精美。其中不仅是善心,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  

 

世界上第一间慈善商店创立于1899年的英国,由伍尔夫汉普顿盲人基金会运营。

 

英国慈善商店由英国贸易局授权,有些辖属于慈善机构,有些则是专门的独立店铺。至今,英国已有7000多家分属不同组织的慈善超市,它们大多分散于繁华的商业街或是社区街道。慈善商店所售物品大多由市民捐赠(搬家带不走的、家里老人去世后的遗物、换季时的多余衣物等),工作人员大多为志愿者,因此运行成本低廉,也就能够以较低价格出售物品。而赚取的所得,除了经营成本(如租金和水电)以外,也大多交给所属的慈善机构。

 

相对于中国许多慈善超市或商店面临亏欠关门的尴尬境地,英国的慈善商店具有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非政府性、市场化运作。尽管这些商店由各种不同的慈善机构运作,但是,在具体的运作方面均有严格规范的管理体系,凡是进入慈善商店的捐助物品在经过处理之后均将按照编号纳入销售系统,并可以追踪它的最终变现价值。在严格的管理下,慈善商店中绝对不会有老派的旧货或者质量低下的二手商品。英国慈善商店商品多样、展示考究,且有着严格规范的专业操作流程,它们一般采用“前店后厂”模式,即前面是慈善商店,后面是捐赠物品的维修处理车间、工厂。通过对捐赠物品进行编号、消毒、维修、鉴定、估价、展示等一系列规范措施,使其重新具有使用价值,并为广大消费群体所接受。

 

因此,当你走过英国街头的慈善商店,它的商品或许与旁边的一般购物店并无两样。英国慈善商店的员工极其精简,且大部分报酬低廉或者是无偿志愿服务。慈善商店来自于社会资助,租金低廉或免租,慈善商店的商品源源不断,来自于所在社区的千家万户,慈善商店的购物群体络绎不绝,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因此,从慈善商店的运作来看,整个慈善商店的运作完全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参与。从这个层面上讲,慈善商店的成功运营源自于全民参与,而不是政府一家来办,或者是简单的“拉郎配”。通过对普通居民家庭闲置、破损物品的收集、处理以及再销售,使得物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极大利用,同时,通过价格杠杆效应、低价销售策略使得慈善募捐商品深为广大消费群体所喜爱。因此,英国慈善商店成功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成功地将市场机制和慈善有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市场化但不是趋利化有效地整合资源,做大了慈善事业,丰富了慈善资金的补偿渠道。

 

(资料为石门二路街道提供)

 


本文图片均唐烨摄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