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这个高端论坛,探讨中国形象与国际传播,听赵启正等顶级专家学者都说了些什么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2017-06-06 08:08
摘要:最强劲的话语力量是思想和价值

2017年6月3日,“中国形象与全球传播高端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本次高端论坛由上海市社联、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与上海外国语大学联合主办,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从事传播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参会,并就“政府形象传播”、“一带一路与国家形象”、“数据的力量:中国城市国际形象传播”等议题,展开专门探讨。


公共外交:点滴之间,无处不在

赵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

 

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离不开公共外交。但公共外交不是一个高上大的名词,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公共外交的本领和展示中国形象的机会,我们很多国人都有可能和外国人接触,这种接触就是向外国人展现中国风采的最好机会。

 

当代的公共外交,政府当然需要做很多事儿,但同时公众也承担着相应的角色:企业、学校、党派、有影响的人士、出国旅游者的一言一行,都是公共外交,都是以实践的方式,做着公共外交的事。公共外交是对话式的,或论坛活动、或友好交往、或探讨话题,或争端交锋,个人行为、二轨外交、网络外交,点滴之间,无处不在。


听得懂、听得进,听了还要信

王国庆  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

 

中国是一本厚厚的书,纵横上下5000年,这是引以自豪的、一个正在迅速崛起和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一个坚持共产党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大国,一个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积极履行国际义务的中国,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和平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全面立体、把握总体真实地讲好这一切,中国形象就能完整客观地展现出来。

 

讲好中国故事,很重要的还是把中国的事情办好。我们搞外宣要让人家听得懂、听得进,听了还要信。我们要敢于交锋,还要敢于正面阐述观点,原则问题不能含糊。


最强劲的话语力量是思想和价值

周树春  《中国日报》总编辑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民族复兴最终应该体现为文明复兴,所以国际传播也必然是文化传播,最强劲的话语力量背后是思想和价值,我们除了强调传播效果的冲击力、契合力、感染力之外,还要强调有道义的感召力、思想的穿透力、文化的融合力。我们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时代化演绎、国际化表述,使之成为当代世界主流的价值认同,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形象面临的“落差”挑战

郭可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院院长

 

外媒从2000年开始对中国的关注度大幅度提升,这彰显着中国的进步,对此我们要有自信心。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是一些西方媒体塑造的中国形象问题、真实国家形象与媒体国家形象之间存在的问题、我们国家期望产生的效果和实际产生的效果之间存在的问题等。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威胁论”站不住脚

张楠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

 

2016年1月至3月,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在G20的19个成员国(欧盟除外)中,开展了第四次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2015),受访者达9500人,在调查规模、议题广度和深度、传播影响力方面都达到新的高度。通过对比分析四年来自主开展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数据,可以初步得出国际受众对中国形象认知的“变”与“不变”,对于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做好国家形象传播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变化有四:中国整体形象稳中有升;中国的国际贡献度逐渐得到世界认可;科技形象成为亮点;“中国制造”日益成为国家形象的闪亮名片。

不变有三:越年轻群体对中国认知越积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华认知鸿沟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形象相对更获普遍认可。

 

尽管国际上不时出现“中国威胁论”等杂音,越来越多的国际民众正逐渐认知到中国对世界和人类的贡献,切实感受到中国发展带来的红利,并期待中国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2013年和2014年,认可中国“对国际事务负责任”、“倡导国际合作、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海外受众尚不足半数,但到2015年,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明显得到更多认可,海外受众对中国的国际贡献度有更高评价(6.8分),这一得分在全球19个国家中位列第四,排在美国(7.6分)、德国(7.2分)和英国(7.2分)之后,有力反击了“中国威胁论”。与此同时,多数海外受众期待中国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64%)和科技(58%)领域。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受到广泛认可,在所有国家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之后依次是俄罗斯、英国和德国。


大型文化活动有力提升城市国际形象

陈沛芹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副主任

 

我们通过分析中外媒体报道、社交媒体舆情,结合对2016年上海市重大文化活动参与者与观众的深度访谈、问卷调查,运用多元数据,全方位考察2016年上海市第二十二届上海电视节、第十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七届上海夏季音乐节、第五届上海国际芭蕾舞比赛、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以及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六大主要文化活动,并评估其国际影响力。

 

评估结果显示,2016年上海的六大主要文化活动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对上海城市的国际关注度以及国际形象都起到了良好的提升作用。另外,网络媒体、自媒体在上海的国际性文化活动的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信在观众知晓上海市国际文化活动中,作用甚至超过了国外的社交媒体Facebook和Twitter。


适应国际传播新语境

吴飞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教授

 

国际传播,古已有之,但是早期的时候,不管是国家和国家之间、还是文明与文明之间,沟通相对是比较少的,规模也是比较小的,但是现在发展得非常快,跟以前相比发生很多不同。现在国际传播进入一个相对复杂的阶段,这个复杂性体现在什么地方?第一,非西方崛起和权力转移。全球经济差距缩小等新变化,不可避免带来媒体话语权的分化与转移。第二,公共外交的兴起。在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治理理念深入人心,在国际交往过程中,新的交往规则会出现,公共外交引人注目。


中国全球形象的塑造要秉持“行胜于言,言行一致”的理念

于运全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对外传播》杂志主编/研究员

 

多项国际民意调查的数据显示,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全球形象正在稳步提升,中国作为全球性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逐步树立,得到越来越多国际受众的认可。

 

“一带一路”倡导的是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在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中,要秉持“行胜于言,言行一致”的理念,要用实际行动阐述好“一带一路”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的“中国力量”。中国全球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与中国崛起同向同行,需要我们保持战略耐心和定力,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我们要有大国风范与平和心态。


大数据统计分析最新成果:世界信息体系日益“去中心化”

吴瑛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我们以国际主流媒体间的互引关系为分析对象,统计了16个国家36家国际主流媒体间的互引关系,探索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流动与背后的权力关系。研究利用Factiva数据库,统计分析了中文、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葡萄牙语、朝鲜语等多语种新闻近五年来的新闻全文本。

 

研究发现,当前世界信息体系日益“去中心化”,信息权力的分散导致西方媒体越来越难垄断消息源,而且西方社会内部产生分化。虽然美英仍占据国际媒体互引网络的中心,但法德等国并未显现强势。中国媒体开始走出“边缘”,渐趋权力结构的“中心”,中国媒体处于互引网络重要的交通路径上。一方面,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国媒体已成为国际媒体互引网络的重要节点,居于中心地带。在世界五大通讯社的相互引用关系中,新华社的被引用量居于首位,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俄通社-塔斯社居于其后。当然另一方面,中国媒体还未与周边媒体形成信息流动的“子结构”。



主编:王多

图片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查建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