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人类增强:完善的感知能否带来健全的人性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多 2022-10-31 07:17
摘要:新技术条件下身体体验的增强,使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信息化的转变,由此可能引发颠覆性的哲学思考。

10月21日,“人类增强与人本主义的未来”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人类增强”是由一个现代科技改造人类自身而引发的科技伦理和科技哲学问题,它涉及人工智能、脑机接口、神经调控、基因编辑、合成生物等尖端科技对人性基础的挑战,是近年来学术关切的热点。为了厘清科技发展与科技伦理、人性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上海社会科学院科技哲学创新团队出版了《增强、人类与后人类未来——关于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一书,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凝聚其中,以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之问”提供思考的线索和哲学的回答。

技术不能回避的人文之问

在新书发布环节中,《增强、人类与后人类未来——关于人类增强的哲学探索》一书的作者计海庆研究员作了题为“人类增强与哲学问题”的主题发言,他指出,“人类增强”现象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哲学关注。在2020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中,就有来自上海和湖南的两个学术团队分别获得了“人类增强”哲学的重大项目立项,这是该问题具有重要哲学意义的一个证明。他认为,人类增强的哲学意义集中体现在科技发展与人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上,并且在科技伦理、哲学本体论、生物学哲学和历史唯物论四个方面提出了重要的哲学问题。在科技伦理中,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前沿科技的发展如何挑战了人本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例如脑机接口技术是否侵害了个人自主,基因编辑是否破坏了人与人与生俱来的平等地位等棘手的应用伦理问题。在哲学本体论中,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自然主义的和人本主义的人类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其中关键是如何继承人本主义中的人类中心论遗产。在生物学哲学上,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现代生物科技对人身体的改造乃至设计和重塑,是否可以具有物种进化层面的意义,技术的力量是否足以作为获得性遗传的影响因子而被承认。在历史唯物论上,人类增强提出的问题是:人类增强对人类身体的改变,是否会影响我们重新理解历史唯物论中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等关键概念,对此的回答应结合现代技术哲学思想来重新思考人与技术全新的结合可能和模式。

在与谈环节中,复旦大学生命医学伦理中心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 课题组首席专家杨庆峰认为,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对人类增强进行解读,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新视角;此外,对人类增强的考察也不应忽略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增强概念的界定是有差异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医疗实践和医学伦理中对身体干预手段性质的不同理解。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新兴增强技术前沿的人文主义哲学研究” 课题组首席专家易显飞提出,探讨人类增强应区分传统的增强和基于现代科技的增强,前者是间接的、渐进的,并大多是精神性的方式,而后者则是直接的、速成的和改造人类身体的。通过对比这些干预手段在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将引出许多值得探讨的理论问题。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的闫宏秀教授提出,在人类增强伦理研究中,传统的人本主义立场往往从批判的视角进行单方面的驳斥和否定,但越来越多的人类史研究成果显示,人类一直以来的生存都是和各种技术共同“进化”的,这一点对合理评估人类增强技术将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志宏副教授提出,人本主义思想对人的存在有一个基本假设,即人是有限性的存在,但某些激进的人类增强技术却希望改变这一点,例如心灵上传的方案,这其中就有了理论上的错位和逆反。如果人的年龄对人的存在并不构成实质上的约束,那么未来的人本主义将把自己转变为后人类主义吗?这其中会有极大的观念转型。

人类增强:智慧与人性的位置

人类增强问题的哲学意义,也在各类前沿技术应用的哲学反思中显露端倪。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闫坤如教授做了题为“可解释人工智能的哲学反思” 的报告。她提出:阐释人工智能技术、揭示人工智能的运行逻辑至关重要。人工智能技术的风险性、不透明性是人工智能系统的内在属性。但是通过立足于内在主义与外在主义相结合的技术伦理方法,以及规范性和描述性相结合的应用伦理学手段,可以塑造出人工智能的因果关系,以此来构建可解释的人工智能模型。这是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的有益路径,也是避免由于人工智能误用而导致人类增强技术偏离人本主义的有效保障。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潘霁教授做了题为“融通共生:从媒介运作出发反思算法伦理”的报告。他提出,人工智能算法的设计需要超越传统人本主义的理论框架。在人的尺度外,将媒介系统的运行引入算法伦理的考量。这将为算法伦理问题提供媒介学的洞见。“融通共生”原则的提出,充分考虑了作为人类沟通系统而存在的媒介,并以调和人与技术关系作为伦理秩序的基础。“融通共生”原则要求超越人本主义的迷思,在智能算力资源的分配中,在虚拟身份的互构中,在元宇宙空间的多层次规划中,将人与媒介的融通发展作为价值目标来实现。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阮凯做了题为“情绪识别技术的问题、风险和规治”的报告。他认为,情绪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项新技术,通过提升机器对人类情绪识别能力来增强机器的智能水平,进而可能带来人机交互关系的革命。但是,AI情绪识别技术也存在伦理风险。低效易错的情绪识别将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伤害,恶化人机关系;高效准确的情绪识别,则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而不加约束的越界使用情绪识别,更会导致行为操纵等不可控风险。因此需要在合理规划技术适用范围的前提下,审慎发展AI情绪识别。

增强与服务:感知的拓宽与认知的完善

除了人工智能技术外,人类增强的实现也依赖其他前沿技术的应用,相应的哲学考察也不可或缺。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助理教授赖长生做了题为“认知延展技术的三重困境”的报告。他首先提出了一个问题,人类的记忆真的可以通过认知延展技术得到增强吗?我们使用搜索引擎、学习软件、感知相机等外部技术手段达成的记忆,究竟是在回忆往事,还是在重新学习往事?他认为,记忆本身并不像传统人本主义认为的那样是一个纯粹的心理活动,而更是一个通过技术实践不断重新学习的过程。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博士后索引的报告题目是“身体现象学视域下虚拟现实体验的生成及增强效应”。他认为,虚拟现实体验不仅能在行为层面增强人的认知能力、交互能力,以及构建生活世界的实践能力,还能在知觉层面扩展人对自身存在的知觉维度,加强人与他人的共情连接,丰富对象世界的呈现方式。这些身体体验的增强,使人的存在方式发生了信息化的转变,象征了技术塑造下人类生存方式的未来转型。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张青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基于脑机接口的精神疾病干预治疗及伦理共识”。他认为,作为增强人类认知的脑机接口技术,在精神疾病治疗方面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对大脑实施无创的磁刺激、光刺激或是有创的电极植入,来抑制和消除精神疾病的病灶。虽然在可行性上已有了初步的证明,但是相应的技术进步还需要辅之以伦理方面的共识。一方面,伦理共识可以提升公众对这一疗法的认同程度,另一方面,它也会切实保护患者的基本权利,更重要的是伦理共识也将为科技进步提供人本主义的理论框架,让科技更好服务人类。

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成素梅副所长为本次新书发布会做了总结。她指出,当哲学研究涉及现代科技时,应避免缺少客观依据的臆测,人文学者要对科技前沿做准确和细致的把握,这样才能客观地评价科技发展及其意义。人类增强技术提出的是人的精神是否可以被技术化的问题,这其中蕴含了许多悖论,因为人类增强技术的根本特征就是自反性,即指向人类自身。智能文明时代是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更是一个需要反思人性的时代。怎么理解人性,怎么理解人本身,这是从人类增强这个话题引出的重要哲学问题,是一个技术时代必须回答的大问题和难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本次会议也是上海社会科学院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重大科研成果系列发布活动之一。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