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中华诗解|卢纶《塞下曲》:释疑华罗庚之问——月黑怎知雁飞高,大雪焉能满弓刀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立华 2017-05-28 06:06
摘要:你知道吗?卢纶《塞下曲》的经典名句“月黑雁飞高”,曾被大数学家华罗庚质疑过

唐代宗李豫大历(766~779)年间,有十位才子诗人,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他们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dòng)、耿湋(wéi)、夏侯审、李端。这十位才子诗人中,“卢纶第一……卢诗清高,可以与刘文房(长卿)匹,不愧称首。”(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七)

 

卢纶是一位边塞诗人,《和张仆射(yè)塞下曲》六首是其代表作,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三首: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首诗写的是大唐将军准备率兵追击敌人的情景:一个漆黑的夜晚,大雁在高空中向南飞去,敌军的首领带着军队偷偷地逃向了远方。就在将军想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逐的时候,天空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弓上刀上都落满了雪花。

 

诗的语言浅显,既没有难字,也没有僻典,除了“单于”原指匈奴最高统治者,这里借指当时经常南侵的契丹等族的入侵者首领之外,几乎不用翻译解释就能明白。这样的诗一般人读读背背就完了,可是大数学家华罗庚却有自己的思辨。他很小的时候就会背诵这首诗,后来他觉得这首诗有错误,因为北方下大雪的时候,大雁早就飞回南方了。再说,月黑的夜晚怎么能看见在高空中飞翔的大雁呢?于是他写了一首诗质问卢纶: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华罗庚后来成为国际数学大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我们都知道华罗庚是大数学家,其实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国学功底也很深厚。

 

1953年中国访苏代表团乘火车从北京前往莫斯科进行学术交流,代表团由中国科学院的26位著名科学家组成,除华罗庚以外,还有物理学家钱三强(团长),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天文学家张哲,地质学家张文佑,建筑学家梁思成等。华罗庚来了灵感,他给大家出了一句上联: “三强韩赵魏”, 让大家对下联。华罗庚上联既是说战国时期的三个强国,而“三强”又取自“钱三强”。大家冥思苦想谁也对不出下联,最后还是华罗庚自己吟出了下联: “九章勾股弦”。“九章”既指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数》(此书记载了勾股弦定理),又指理学家“赵九章”,真可谓绝妙。

 

华罗庚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是与他善于思辨分不开的。中国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第二》)南宋理学大师朱熹解释说:“学便是读。读了又思,思了又读,自然有意。若读而不思,又不知其意味。”(《朱子语类》卷十《学四》)朱熹又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子语类》卷十一《学五》)西方现代哲学思想的奠基人、近代唯物论的开拓者、近代科学的始祖笛卡尔提出了“普遍怀疑”的主张,他的经典名言是“我思故我在”,因为我有思想,所以我才存在。而思想就是思辨的成果,思辨的结晶。怀疑和思辨是读书学习的法宝。下面,我们就对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做一下正解,同时也对华罗庚的大胆怀疑进行一番小心的求证。

 

卢纶,字允言,籍贯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多次举进士不第,后因宰相元载、王缙推荐,任阌(wén)乡(在今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尉、集贤学士、秘书省正字、监察御史等职。大历十一年(776)元载被杀,王缙被贬,卢纶也受牵连,至德宗建中元年(780)才被任为长安附近的昭应县令。贞元时,在河中节度使浑瑊的军幕中任元帅府判官,后官至户部郎中。

 

贞元二年(786)八月三十日,吐蕃尚结赞率兵大举入寇泾州(今甘肃泾川)、陇州(今陕西陇县),邠州(今陕西彬县)、宁州(今甘肃宁县),掠人马牲畜,收割庄稼,西部边境骚动,州县各自为守。德宗诏浑瑊、骆元光屯兵咸阳以备之。李晟遣其将王佖(bì)率骁勇三千伏于汧城(今陕西千阳境),重创吐蕃。于是吐蕃尚结赞曰:“唐之良将,李晟、马燧、浑瑊而已,当以计去之。”退至凤翔境,故无所掠。贞元三年(787),“吐蕃入寇,至凤翔(今陕西省宝鸡市东北),为李晟邀击之,又袭破其摧沙堡,吐蕃深恨之。尚结赞入寇,陷我盐、夏二州,以兵守之。欲长驱犯京师,而畏瑊与李晟、马燧,欲阴计图之。”(《旧唐书》卷一百三十四《浑瑊传》)

 

卢纶的这首《塞下曲》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怎么会错呢?但如果卢纶没错,那华罗庚先生的疑问又该如何解释呢?

 

其实,北方有时初雪来得比较早,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就写道:“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而这时还有一些大雁没有来得及飞回南方,这就解释了华罗庚先生的第一个疑问:“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那“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又怎么解释呢?月黑天高,的确通常应该是看不见大雁飞的,但却可以听见大雁的鸣叫声。也就是说,“雁飞高”,是否可以理解为不是看见的,而是听见的,是通过声音觉察到的。一群大雁在空中飞向南方,它们不时地鸣叫着,彼此呼唤照应。这就解释了华罗庚先生的第二个疑问:“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姑且让我们也用一首诗来尝试为华罗庚先生释疑吧:

 

北方初雪时,仍有雁南归。

月黑天高处,闻鸣知雁飞。

 

说到这,关于这首诗的“公案”还没完。北京大学终身教授、文史学界赫赫有名的袁行霈先生,在鉴赏“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这两句诗的时候却说:“‘月黑’,无光也。‘雁飞高’,无声也。”(《唐诗鉴赏辞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697页)既“无光”,又“无声”,这下可真的没法知道“雁飞高”了。

 

也有人质疑“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一句中,“大雪满弓刀”的真实性,以为弓刀的表面很光滑,附着面积也很小,而且“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鲁迅《雪》),因此不会沾满弓刀。这也是在无疑处发现有疑。

 

其实,卢纶同样没有错,因为这些轻骑兵夜里正在营房里睡觉,弓刀在营房里是暖的,紧急集合到了外面,忽然间下起了大雪,温度的变化,使刀的粘性和雪花的附着力会增强。而且,这大雪是深秋的雪,不是隆冬的雪,并不如粉如沙。这就是“有疑者,却要无疑”。

 

华罗庚先生的质疑是极为可贵的,因为这是经过独立思辨之后提出的问题,它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深思,从而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以色列有句名言说得好:“两个犹太人有三个脑袋。”因为两个思想不同的脑袋,经过思辨交通,相互修正促进,便产生出一种新的思想,也就是又多了一个脑袋。借助华罗庚先生提出的问题,对卢纶的《塞下曲》做一番思辨探讨,我们不就也多了一个“脑袋”,多了一点智慧么!


作者为中国出版集团编审/文史学者

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