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外惊奇 > 文章详情
一碗冷面,见证一个家族的历史
分享至:
 (2)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倩雯 2022-10-08 08:01
摘要:姜阿姨的这碗冷面,融合了南北朝鲜、中国东北的口味。

烫着韩剧里典型的“妈妈头”,71岁的姜阿姨和丈夫李大叔来上海20年了,在闵行一个小区也居住了近三年。但直到疫情封控期间,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家楼下住着一户韩裔邻居!”

封控结束后,天气逐渐炎热,姜阿姨家的餐桌上开始频繁出现朝鲜冷面。应同为志愿者的姜家小女儿的邀请,我到他们家品尝了姜阿姨的手艺。

“封控的时候,还好我多买了几棵东北的包菜和白菜。”姜阿姨告诉我,一边麻利地切着卷心菜、胡萝卜、黄瓜等配菜。

冷面是朝鲜半岛的传统美食,是姜阿姨家夏日必备的主食之一。这一看似寻常的面食,在朝韩文化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记载,朝鲜冷面最早于19世纪初诞生于朝鲜半岛的平壤和咸兴地区。荞麦面煮开后用冷开水冲凉沥干,放入用矿泉水、醋、糖、酱油等多种调味料调配的冷面汤里,接着根据自家口味放入蔬菜丝、鸡蛋、雪梨片或苹果片等配菜。当然,不可缺席的还有泡菜和辣酱。汤、面、配料、配菜混合在一起,最后再撒上些白芝麻,想更冰爽就再加点冰块。劲道十足的面,酸、甜、辣、凉的口感,着实提神又解暑。

冷面汤、辣酱的调配,几乎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姜阿姨拿出自制的辣酱让我凑近:“比外面买的要香吧!”

姜阿姨的这碗冷面,融合了南北朝鲜、中国东北的口味——姜阿姨的祖籍与李大叔的祖籍一个南、一个北。姜阿姨说,北边的口味总体偏清淡,南边的则口味重一些。而姜阿姨的配菜、配料,还羼杂了些东北人“随性豪放”的特色。

上世纪初,姜阿姨的父母从朝鲜逃难到中国东北的牡丹江。来牡丹江前,姜阿姨父母已在朝鲜生下了大女儿和大儿子,由姜阿姨的爷爷奶奶抚养。这对年轻的夫妻想着,到中国打拼几年稳定后,再把儿子女儿接来中国。没想到,二战打响,和亲人一失联就是半个多世纪。回不去的姜阿姨父母,在牡丹江定居下来,接连又生了包括姜阿姨在内的7个孩子。他们带着孩子们过着一边务农、一边躲避战乱的日子。

上世纪80年代末,中韩关系缓和,逐步向正常化迈进,在中国的姜氏家族才联系上了在韩国的亲属。可惜的是,在韩国的大哥在8岁那年就得了传染病夭折了。1988年,姜阿姨父亲去世,没来得及回到韩国和大女儿一家团聚。

由于种种原因,直到2005年,在中国的兄弟姐妹才把韩国的大姐一家接来东北,吃了顿相隔半个多世纪的团圆饭。“在牡丹江最豪华的酒店请他们吃饭,点了很多很多菜。”姜阿姨回忆。两年后的2007年,大姐又邀请兄弟姐妹们到韩国全罗北道来了一次寻根之旅。

那一年,姜阿姨第一次来到自己的家乡全罗北道,她觉得一点都不陌生,“毕竟是血脉,是自己的根”。团聚的家人们吃着大姐家菜园里种的蔬菜、烤肉、冷面、打糕等等,连口味偏好都默契得十分一致。

大家回忆起过去几十年,除了感慨战争、世事变迁,也会忆苦思甜。上世纪60年代,由于家里孩子多,姜阿姨家十分穷困,过节不敢奢望吃打糕。阿姨的记忆里,冷面是直到70年代初,家庭条件慢慢好起来才重新吃上的。随着改革开放,家境转好,冷面的配菜也从最早的仅有一点泡菜杆子,逐渐变得丰富。

(中秋、春节等重要节日,朝鲜族家庭桌上必有打糕等传统美食)

随着中韩间的交流增多,二哥和小妹最终选择落叶归根,回到韩国,姜阿姨和其他兄弟则选择留在中国。和许多沪漂家庭一样,为了帮两个女儿带孩子,姜阿姨夫妇跟着来了上海,一待就是20多年。

热爱旅游的姜阿姨去过很多地方,“我觉得居住,还是咱中国好”。聊天中,姜阿姨时不时会提到“咱们中国”,她和丈夫都觉得,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他们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生活的习惯和情感。当然,他们也从未忘记自己的根。

姜阿姨盼望着,趁自己还身子健朗,飞去韩国看望三年多没见的大姐,翻一翻厚厚的家谱。“有这么厚哦!我们的名字都在上面。”姜阿姨向我比划着。

栏目主编:伍斌 曹静 文字编辑:曹静
图片摄影:朱倩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