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欢迎回家!上海夏季音乐节迎来首批观众,这支“00后”乐团带来久违的感动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 杨可欣 2022-07-22 22:02
摘要:“这群年轻人,带来了新鲜的声音和久违的现场音乐的感动。”

7月22日晚,上海夏季音乐节迎来首批线下观众。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演艺厅,“00后”指挥金郁矿与新古典室内乐团,在台上奏响由他改编的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克《古风格组曲》。这是这群年轻人时隔5个月,第一次在现场听见久违的掌声。

事实上,演出前一天,新古典室内乐团的成员们才确切得知开放观众入场的消息。虽然演艺厅座位数有限,50%上座率限制下,只有100多位观众可以入场,但新古典室内乐团的小伙伴们难掩兴奋。2000年出生的小提琴独奏李秉璋说:“特别期待能站在舞台上,跟现场的观众分享音乐,就像鱼离不开水一样。”

2022上海夏季音乐节,无疑是创节13年来方案变更最多的一届,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变化。7月5日公布的19场线下演出,因疫情防控需要转至线上。7月20日晚,面对空荡荡的观众席,上海交响乐团奏响了2022上海夏季音乐节的第一个音符。7月22日起,4场驻扎在上海交响音乐厅、原计划空场直播的音乐会,按50%上座率重新开放观众入场。此外,原定的36场演出和活动仍将在线上与观众见面。

一位现场观众说:“这群年轻人,带来新鲜的声音和久违的现场音乐的感动。”

新古典室内乐团在为上海夏季音乐节排练

他们在危机中寻找转机

2020年12月,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学生金郁矿和他的同学们创立了新古典室内乐团。

李秉璋回忆,他们刚从上音附中升入大学不久,在校园的长凳上,金郁矿第一次聊起“退学”的想法。李秉璋问:“为什么要退学?”金郁矿回答,想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想要寻找自己人生的方向,他希望能成立一个全新的乐团。

疫情加速了新古典室内乐团的成立。金郁矿的许多同学,原本在世界知名音乐学院读书,纷纷面临停课,辗转回国。“创立乐团的初衷是化危机为转机。疫情中,世界各地的演出都停滞了,我们希望可以做些什么。这样规模的乐团在中国并不多见,我们希望做一点不一样的事,演一些不一样的作品。”

2021年1月,新古典室内乐团首秀,挑选了两首高难度的曲子:斯特拉文斯基《敦巴顿橡树园》和科普兰《阿巴拉契亚之春》,是大室内乐编制的“试金石”。那场音乐会后,金郁矿在学校附近的复印店给新古典室内乐团印了一本小册子,毛遂自荐递给了指挥家余隆。

余隆十分欣赏这群年轻人的才华和魄力,他发起的“青鸟计划”给这群年轻人一个成长的平台,给他们支持,也给他们自由,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实现自我的成长和作品的孵化。再加上,疫情下海外乐团和演奏家无法来中国,也给了年轻人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新古典室内乐团从上海夏季音乐节演到北京国际音乐节,从小舞台演到大剧场。

长笛独奏佟嘉逸

“00后”拒绝“内卷”,探索广阔世界

诞生至今,新古典室内乐团一直喜欢演冷门作品。去年在上海夏季音乐节,他们的音乐会作品几乎都是中国首演。而今年,他们又带来一部中国首演作品:奥托里诺·雷斯皮基的《为长笛和弦乐而作的组曲》。此外,阿尔弗雷德·施尼特克的《古风格组曲》,是金郁矿在疫情中自己改编的版本,马克斯·里希特的《重组·维瓦尔第<四季>》也鲜少在国内上演。

“我有点像个‘书呆子’,我最爱做的事就是翻遍互联网的角落,去找一些大家从来没有发现过的作品,或者一直在聚光灯下但没有被注意到的东西。”金郁矿说。第一次参与新古典室内乐团演出的江枕毅来自中央音乐学院,即将赴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冷门作品的旋律可能不像热门作品那样通俗,但值得细细品鉴和思索,这大概就是冷门作品的魅力。”

提起新古典室内乐团成员的共同点,李秉璋说:“我们都是‘00后’,都很年轻,都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不怕犯错。就像古典音乐也同样需要发展。”金郁矿说:“我们拒绝‘躺平’,也拒绝‘内卷’。我们希望能‘外卷’,去不断探索和尝试新鲜事物,对抗焦虑,不断成长。”

2001年出生的长笛独奏佟嘉逸第一次听到“新古典”这个名字时,感到有一种“新”与“旧”的冲突感在其中,但也感到一种“传承”。“我们‘00后’也要传承老一辈音乐家的技艺和精神,加入我们这一辈对艺术的见解,加以融合,造就属于我们这一代的音乐。”

当晚入场的观众都收到“欢迎回家”的卡套 上海交响乐团提供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摄影:董天晔
视频:杨可欣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