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周日品“区” | 上海各区幢幢违建消失背后的纠结、权衡和释然
分享至:
 (27)
 (2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17-04-23 06:37
摘要:在这些看似程式性十足的工作背后,一场人性的博弈或者说较量,一直在悄然进行。无论是拆违者还是被拆违者,在此过程中,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经历的内心纠结、权衡和释然,都紧紧地和这座城市的脉搏相连,诠释着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

推土机轰轰作响,尘土飞扬,一幢幢昔日的违法建筑正在上海版图上逐渐消失。腾出来的大片空地,赋予了人们无限的想象:它们或转型为产业升级地块,或变身为城市花园绿野,又或回到自己本真的样子,让城市诗意的栖居成为可能。

 

伴随着上海“补短板”工作的不断深入,整治“五违四必”口号也日渐深入人心。近两年来,上海各区拆除各类违建的规模相当惊人。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2016年,上海拆除的违建面积就达6000万平方米以上,今年又将超过5000万平方米。

 

然而,在这些看似程式性十足的工作背后,一场人性的博弈或者说较量,一直在悄然进行。无论是拆违者还是被拆违者,在此过程中,许多基层干部和群众经历的内心纠结、权衡和释然,都紧紧地和这座城市的脉搏相连,诠释着城市发展的内在逻辑。

 


私利和公心

 

这是他连续第三天失眠了。

 

凌晨两点半,宛如“翻烧饼”般翻了数十次身后,他索性拧开台灯,披着衣服,在床上坐了起来。耳边,丈母娘的话似乎旁敲在侧:“你这个干部当的,怎么净给家里添麻烦!”

 

 

48岁的王明(化名)自感活了这么大,第一次这样备受内心煎熬。他是上海郊区一个镇的领导,从去年开始主管拆违工作。今年,镇里不仅拆违任务重、时间急、压力大,拆违的对象还包括他丈母娘家私搭的一个违建。这是当初统计时,他主动上报的。

 

这处违建,其实有些年头了。那时候,王明丈母娘看到村里不少人搭建房屋出租很赚钱,便将自己多年来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在屋后的自留地上搭建了5间小房子,出租给外来人员居住。一度,丈母娘很得意自己会过日子,“一年的租金,种地几年也赶不上呢!”

 

如今,得知自己“会下蛋的金鸡”就要被女婿端掉,她又怎能不跳脚?可王明深知,只要丈母娘家的违建不拆,村里甚至镇上的拆违工作根本无法推进,因为“大家都盯着你呢!”而村里正是因为搭建了各类违建,出租或层层转租给外来人员,开展了不少低端业态的生产经营,严重影响了环境。

 

王明知道不能和丈母娘来硬的,先从善解人意的妻子入手。果然,当王明和妻子说清利害后,她就想通了,成了王明的同盟军:“妈,你算过这笔账吗?如果拆掉违建,我们损失的是一年万把块的租金;如果不拆呢,王明的任务完不成,工作怕是要丢,这个损失就大了!”

 

僵持了几周后,当王明帮几位外来人员租户找到新住处后,丈母娘终于松口。拆违那天,丈母娘借机上街了,“看了心脏病要犯。”不过,自打王明丈母娘家主动拆违后,村里的拆违就进行的异常顺利。

 

在上海各区拆违的过程中,闵行许浦村、浦东川沙杜尹村等,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只有干部先拆自家、亲戚家的违建,村民“围观”后才能“服服帖帖”。道理也简单:中国社会特别是乡土社会,讲究的是“家天下”,其社会关系是以家为核心向外扩散的,当一名干部从“自家人”做起时,所具有的示范效应可想而知。

 

 


近忧和远虑

 

接到领导的慰问电话,他想了想:“我到巷口来等你们吧,家里不方便。”

 

当手臂缠着绷带的他出现在领导面前时,终于吐露了真相:“拆违中被打的事情,我瞒着家里呢!骗他们是自己不小心摔的。”一线拆违队员,所经历的压力和挑衅,不是家里人都能理解的。

 

拆除沪太路石材市场时,宝山区大场镇拆违队长曹瑜海被殴打后,从不还手,并一次次坚强地站起来,继续做拆违工作。围观群众感到不可思议:“做这事到底图个啥?那点儿工资好像也就够养家糊口而已。”他淡然一笑:“我也纠结迷茫过,可大家想过没有:我们可以给子孙后代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吗?我也是附近的村民啊。”

 

▲沪太石材市场整治前

 

▲沪太石材市场整治后,变身公园。

 

一位负责拆违的干部曾私下和我抱怨:“这活儿真心不好干。都是动了人家利益的,谁会心甘情愿让你拆?而且按照规划,我们这里拆完之后要建成休闲绿地,没有经济产出,动力肯定没有那些转型升级地块来得大。但放长远想想,以后这里环境这么美,这也是一笔‘财富’啊,而且子子孙孙都有福了!”

 

在拆违过程中,有以吃请说情的,也有当面或者背后威胁恐吓的。一名退休的副处级干部曾为自家违建找到大场镇领导说情,希望能够缓拆,其他涉违户也抱以观望的态度试探政府的拆违决心,镇领导没给他面子,直接质问他:“还是不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辜不辜负党和组织的信任?还能不能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最终,这位老干部认识到了自己的局限性,表示愿意配合拆违。

 

没有例外,一视同仁,全城行动,让人看到政府的决心,祛除侥幸心理,是这两年“五违”整治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之后,面对被拆违人自己家庭的“小账”,给他们算村里、镇里、市里的“大账”;针对他们看到的眼前蝇头小利,给他们算长远的“致富经”,则是拆违过程中的制胜法宝。就说沪太石材市场,整治后的区域降尘量,直接从从4.6吨/平方公里每月下降到了4.4吨/平方公里每月,极具说服力。

 

与动迁不同,由于本身涉及“五违”,被拆违人一般得不到任何补偿,而利益被触犯,却实实在在。更何况,有些违建自有其历史原因,在当时可能是“合理合规”的,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属于落后产能,对环境等造成了影响。从人的本能来看,不免有些难以接受。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顺势而为、顾全大局,同样是理性人经过深思、权衡后的必然选择。

 

松江商人杜建发,不久前咬了咬牙,自掏腰包100多万元,拆了当初数千万元造起的、属于违建的大楼。他感慨说:“当初我就是奔着上海的发展而来,获得了大好机会,积累了一定财富;现在,上海要打造国际大都市,规划、产业都要升级,自己也不能成为上海发展的阻碍。”

 

▲拆违前

 

▲拆违中

 

▲拆违后

 

 


法律和情感

 

这是他今年第一次露出笑容,还是在被拆违之后。

 

他万万没想到,自己所住的区域今年被列入全市环境重点整治地块后,自己竟第一次不用出门上厕所、出门做饭了。

 

▲改造前

 

▲改造后

 

年过八旬的崔老伯,一直住在虹口区溧阳路的老式里弄房子里。十几平方米的一间房屋加上一个小阁楼,就是崔老伯一家人的生活空间了。世博会期间,政府为了便民,为崔老伯等几户人家在室外搭建了一个公共灶台间。

 

在这次“五违”整治中,这个不属于房屋原产权范围的公共灶台间被列入“违建”,同时也因为其中多个液化气瓶的堆放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将予以拆除。

 

那么问题来了,崔老伯家今后的烧饭问题怎么办?提篮桥街道的工作人员经过与老伯家人的多次协商,终于达成了一个颇具人性化的方案:公共灶台间拆除后,由政府为老伯家里安装卫浴设备和电磁炉,让他们在家中即可做饭、如厕。

 

据介绍,经过巧妙设计,这些设备总共占地不过2平方米,不影响老伯家的正常生活。与老伯家情况相同的几户自住(非出租)房屋的人家,也享受到了这样的待遇。

 

街道工作人员说,这样的做法,是大家经过反复思考后得出的结论:拆违的经费有限,是用在强制性施工、之后维稳上面,还是用在帮助百姓改善生活、得实惠上面?公道自在人心。有位拆违人员开玩笑:“我都能想象,如果强拆之后,老百姓举个牌子‘还我灶台间’在政府门口的样子。我们也于心不忍呀。”

 

还有一处市级整治地块,在违法经营户清退过程中,发现有一户人家有在附近学校读初三的学生,6月份即将参加中考,为了不影响他的学业,破例让其保留至中考完毕才实施拆除,这样温暖人心的行为,也自然得到了其他清退户的理解和支持。

 

东余杭路上一个小区的拆违,则和政府平改坡的实事工程结合起来,居民的配合度也就高。拆出来的空地,也应居民的要求摆放了立体绿化。开始还有人担忧:居民会爱惜绿化吗?事实证明,不仅没有一盆花被居民拿走,反倒冒出很多志愿者,主动为花草浇水、养护。

 

▲拆违前

 

▲拆违后

 

一位一线拆违人员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意义:“我意识到,拆违不仅与城市产业升级、人口疏导、环境整治相连,而且直接关系到这座城市人的法治意识。如果更多人懂得了依法用地、依法经营、依法居住,今后的城市治理无疑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阶段。正因为这个,拆违过程中更要法理并用。有法的原则,也有情的温度。”

 

也只有当拆违不再只有冷冰冰的锤子,而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带着将心比心的情感投入之后,那么所获得的,除了珍贵的优美环境之外,应会有更珍贵的民心所向。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内文图片:作者供图  图片编辑:邵竞 (图片编辑:jfshquxian@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