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第九期解放书单主题推荐 | 三位学者“书里谈兵”:上海这座城,如何让生活更美好
分享至:
 (4)
 (1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丹韵 2017-04-24 05:00
摘要:如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改善令人困扰的“城市病”,让生活更美好?如何成为一座有标杆意义的全球城市? 第九期《解放书单》邀请三位学者,推荐他们眼中关于城市历史、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的经典之作,为发展中的城市与城市中的人提供参考与启发。

上海,是一座领风气之先的城市。在如火如荼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上海遇到的困惑和挑战,某种程度上也是未来许多中国大城市面临的困惑和挑战。

如何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改善令人困扰的“城市病”,让生活更美好?如何成为一座有标杆意义的全球城市?

第九期《解放书单》邀请三位学者,推荐他们眼中关于城市历史、城市管理、城市建设的经典之作,为发展中的城市与城市中的人提供参考与启发。

 


 

►人性化的城市,应是什么模样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徐磊青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更好的城市,似乎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老话题。

我推荐两本书,它们分别代表了对城市的两种不同理念,并且都很容易阅读。它们是《人性化的城市》([丹麦]扬·盖尔 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嬗变的大都市——关于城市的一些观念》([美] 维托尔德·雷布琴斯基,商务印书馆)。

《人性化的城市》作者扬·盖尔比较有名,他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著名的人性化城市设计学家。国内出版翻译过他很多书籍,这本是其中之一。

《嬗变的大都市》作者雷布琴斯基,可能听过的人不多,但他在业内也是有名的学者。这本书很薄,只有约200页,通俗易懂,但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思潮,作了很好的描述和提炼,对今天的中国城市来说,值得参考。

人性化的城市”是个很吸引人的概念。在“城市病”频繁涌现的今天,人性化是所有市民都期待的一种城市发展方向。究竟什么样的城市才能称作“人性化的城市”?

扬·盖尔在书中归纳了一些人性化的元素,当然有很多,但总结起来就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聚会”。他认为,城市空间的魅力在于人与人的相会。人性化的城市,一个突出标志应该是一座“聚会的城市”。

丹麦的哥本哈根一直是人性化、步行化城市的代表,扬·盖尔和他所在的学院就是哥本哈根城市建设的重要推动者。上世纪60年代,扬·盖尔开始在哥本哈根的老城区做实验,那时候的哥本哈根还是以车行为主。到1995年,哥本哈根的步行系统大大增加,步行区域面积翻了3.5倍,许多原本可以车行的道路,变得不可以开车,但行人、自行车,以及沿街的酒吧、咖啡馆,让哥本哈根的城市空间变得很热闹。

一座“聚会城市”就这样诞生了。

阅读这本书不需要额外的专业知识。比方说,书中所提到的“人在什么空间活动时最有体验感”,只要在城市里生活的人,都有切身的体验:小街道适合步行逛街,路上最好有好玩的店铺、便捷的服务点。而为车行打造的大马路,速度飞快,追求畅通无阻,你就会不自觉地希望沿路什么都不要有。

我们身边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杨浦区的赤峰路。原本沿街有小店的时候,人们走路很慢,边看边逛。但后来小店拆掉,又没有其他新东西出现时,“光秃秃”的混凝土覆盖了原来商店的墙面。人们的步行速度一下子快了很多,相遇、交谈、聚会就机会大减了。

当然,哥本哈根是一个规模相对较小的城市,作为特大型城市的上海,本书的借鉴意义在哪里?

其实,全球标杆城市纽约,也邀请扬·盖尔去做过研究。扬·盖尔建议纽约增加更多步行空间,提升城市活动。当时纽约百老汇大街以车行为主,规划部门决定围绕时报广场附近设计一定的步行空间。当时的纽约市长非常支持,先试验周末开始不准在时报广场附近的某一段开车,店铺把桌椅摆到街上。结果非常成功,到了周末,许多人在这里遛弯。

试验成功以后,百老汇大街的某段决定改成永久步行街,当时引发了一部分人的不满。但尽管如此,这条道路还是维持了步行系统。

扬·盖尔的研究,是西方研究者对大城市发展方向思考的部分成果。在这条脉络里,还包括威廉·怀特、雅各布斯,他们都比较注重街道、尺度、人的感受和公共空间的活力。如今,这也成为许多全球大城市发展和改善的方向。

上海也多次邀请过扬·盖尔。近几年,上海已经越来越意识到慢行系统的重要。轨道交通+慢行系统,或许能创造出一座有活力的全球城市。

 

►徐磊青推荐延伸阅读

 

《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 威廉·怀特 著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雅各布斯 著

《景观社会》 居伊·德波 著

 


 

►城市交通,如何可持续发展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上海市政府规划咨询专家 潘海啸

 

随着经济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的其他服务都可能得到相应的改善,而唯独交通,却是一个常常会进一步恶化的领域。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世界上的城市正遭受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的“摧残”。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建设城市交通?

尤其是该怎样对待小汽车和公交?在这里,我推荐3本书,它们从各自的角度,讲述了未来城市的交通发展方向。

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未来的城市交通》一书,作者是一位英国建筑师、交通顾问、教师,同时也是一个时代的先行者。他一直致力于为城市里的人们设计良好的工作、生活和交通环境。

他还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在倡导城市交通的另一种选择——步行、自行车、公共汽车、轨道交通时,他也非常注重这些交通方式的可操作性,他的顾问项目遍及沙特阿拉伯、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印度等国。而本书正是汇集了他在城市交通领域的许多研究成果。

书中,作者考察了全球城市诸多尝试,枚举了世界范围内的案例,同时还可以看到在城市不同地区间,交通政策的差别化与一致性。

有意思的是,书中还探讨了新交通系统的改进方式。比如书中提及,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已经对自动驾驶技术和智能交通系统有很强的期待。对于越来越多的城市大规模开发,作者甚至建议,如同今天的高层建筑必须配备电梯一样,今后这些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可以考虑在建筑物之间直接采取方便的步行或机械化连接方式,从而使未来的城市几乎可以不依靠私人小汽车。

而关于公交和小汽车的矛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罗伯特·瑟夫洛所写的《公交都市》,则提供了另一种视角。

书中提及,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公共交通在与小汽车的竞争中日益趋弱,尽管许多城市进行了积极的努力,想方设法打造出效益高、节约能源和可以体面替代私家车的公共交通服务系统,但很多城市似乎依然难以扭转这一趋势,城市中公共交通的份额依然在不断下降。

但反过来,世界上还有一些城市,它们的发展与众不同,在这些城市中,公共交通一直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让公交在不同城市间有如此之大的差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著名的土地使用与交通研究专家罗伯特·瑟夫洛,在书中向我们提供了十几个成功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案例。并且,他系统地提出了“公交都市”这个概念。

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城市发展与交通政策演进的过程中,介绍世界上“公交都市”的发展经验,因此其视角不局限于公交系统本身和复杂抽象的数学模型分析,而是从城市发展、公交与城市形态、土地使用的关系、公交发展与小汽车发展政策和城市开发与公共交通的商业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并通过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来验证和说明其观点。

书中的实例说明:一座城市,无论它的规模有多大,空间是何种模式——从高度密集型到分散发展型,我们都能够发展出与城市自身相适应的公交系统。

我想介绍的第三本书,是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一书,作者为德国技术合作公司。

顾名思义,本书是德国技术合作公司对世界各地城市交通发展的案例和经验的系统归纳和总结。它聘请了相关领域知名专家就交通的各种特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随后形成本书。本书也是国内第一本对城市交通问题的框架和范畴进行全面分析的专著,对我们的城市管理人员具有非常积极的启发意义,也为我们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工具库。

书中讲述了交通的管理机制及政策导向,如土地利用规划与需求管理,公共交通、步行与自行车,车辆与燃料,对环境与健康的影响等。交通系统想要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涉及交通自身,还涉及环境问题、财政问题、公平问题,再加上城市交通政策制订和方案选择等等因素。它是一个复杂的大问题。

本书对交通管理和决策有很强的参考价值,比如书中强调城市的交通管理中,交通出行的优先权,应该以步行和自行车优先作为策略。城市如何改变以车为导向的思维,本书提供了具体案例。毕竟,想要实现我国城市交通以人为本,安全、高效和环保,始终离不开这样一个问题:城市如何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交通。

 

潘海啸推荐延伸阅读

 

《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中国城市可持续交通发展战略政策研究》,周伟等编

《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城市交通与绿色出行》,[美]罗德尼·托利编,孙文财等译

《城市交通战略》,陆锡明等著

 


 

►了解城区,把握城市文脉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俊范

 

上海是一部内涵无比丰富的近现代城市发展的样板和教科书,值得不断推陈出新地去探索、去书写。因此,没有哪座中国城市的历史研究成果在数量、广度和深度的总和上能够超过上海。

其中,张仲礼先生主编的《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与熊月之先生主编的《上海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向为各界所称道,二著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兼及上海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

二著将城市历史的内容解构为贸易、金融、交通、市政、文化、制度、观念、社团、人群等要素,详述每个要素框架内的重要事件、重要现象、重要体制和重要人物等,如此叠加起来,综合成上海历史的整体面向。这也是国内外城市整体史研究的通用范式。

那么,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问题研究进入国际对话的今天,有没有可能在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出更贴近城市本质的城市历史叙述?苏智良先生主编的《上海城区史》(学林出版社)就是这样一种新时代命题下的城市整体史著作,本书2011年8月由学林出版社推出,几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城市史学界和社会各界的良好评价。

这部书在叙述上的创新,首先体现在著者十分明确地将“空间”概念引入城市历史的叙述中,并通过扎扎实实的历史学实证,使空间和历史的其他要素珠联璧合。

虽然以往上海史的诸多研究已经或深或浅,或疏或密地使用“空间”话语,但大多流于随意,使用者从未明确地提出过“空间”为何应该在城市史研究中加以运用,又如何使空间与时间的结合相得益彰。《上海城区史》则在“绪论”中就直截了当地表明其从历史要素与地理空间、社会空间相结合的角度构建新城市史的旨趣。

书中所使用的“城区”,是一种地理学的“城市空间”与社会学的“城市社区”相糅合的概念。英国历史地理学家柯林·普尔雷说:“城市空间是一种资源,凭借对空间的争夺和控制,从而使一部分人得利,另一部分人则利益受损”。

据此而论,作为本书核心概念的“城市社区”,正是那个将物质的资源、能动的人群、抽象的文化和政治、具象的景观和建筑等等联成一体的最合适的“抓手”。

该书不厌其细地复原各种城市社区的生长过程。正因如此,书中各具特色的城市空间是动态演进的(从乡村、传统市镇向近代城市社区逐渐变化)。各色人群、各路移民有着鲜活的思想和具体的行动,工厂的机器似乎在隆隆作响,码头一派紧张而繁忙的景象,这样构筑起来的是一部“活起来”的上海城市史。

《上海城区史》将上海都市空间分解为16个社区:城隍庙、十六铺、外滩、杨树浦、吴淞、静安寺、徐家汇、曹家渡、小沙渡,闸北、提篮桥、淮海路、八仙桥、江湾、浦东、高昌庙。这种以“区片地名”为标签对城市空间亚区域的划分,显然是建立在著者对上海城市化的历史地理差异和社会经济过程精心把握的基础上。

在今上海城区地图上,16个社区呈一种相对均匀地分布,涵盖各种聚落原型和城市化演进类型。其聚落原型,包括传统农业时代的宗教景观(如城隍庙、静安寺、高昌庙)、商业景观(如十六铺、吴淞)、市镇景观(江湾、徐家汇、曹家渡)和水乡自然景观(如杨树浦、提篮桥)等,因此该书用大量的篇幅叙述这些城市社区的“前世”,其研究时段的上限是开放性的,仅此而言,该书就是一部跨越古今的城市整体史,而不仅仅是近代的城市历史。

例如开篇的城隍庙社区,以南宋上海镇时代的“淡井庙”聚落作为起点,对该聚落的位置、环境、人口、产业和宗教资源等做了复原,继而细证其社区优势如何由乡村向县城转移,在此基础上展开对城市型城隍庙社区构建过程的研究。

又如十六铺,在上海开埠前,就是黄浦江边距离县城最近的码头商业区,在近代城市化时期,这一功能得到完善和加强,此后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上海城市功能区再度调整的时期。

再如闸北,自元代初年形成聚落,直至清后期的太平天国时,一直保持传统江南乡村的样态,在20世纪初具备了城市边缘区的移民社区形态,二三十年后已经成为上海最大的棚户区和小工厂区。直到今天,底层文化依然是闸北地区的文化标签。

这种叙述方式,实则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上海城市化过程做了一个全景式的扫描。

最后,我还要谈谈《上海城区史》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正在步入后城市化时代,了解和保护城市文脉,建设城市的个性与灵魂,成为人们挂在嘴边的话题,但如何才能准确把握上海城市的文脉?《上海城区史》 这部对城市每一块土地进行细密的历史文化建构的书,无疑提供了很好的答案,从其中,我们可以更真切地总结上海“海纳百川”的文化性格是如何在斯土斯地的历史长河中凝练而成的。

 

吴俊范推荐延伸阅读

 

《上海近代建筑史稿》 陈从周 著

《上海历史地图集》 周振鹤 主编

《上海近代史》(上、下)刘惠吾 编著

《上海一百年》 朱华等 著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