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党委书记们站讲台,不是“上一课”,而是“上好课”
分享至:
 (5)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7-04-18 06:00
摘要: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放中国”,到上海师范大学“闻道中国”、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信用中国”,再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造中国”、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迹中国”,上海电力学院还加紧筹备即将推出“能源中国”……

“在《人民的名义》中,当听到‘在这里,我就是法’这样的大官话,请问到底‘权大’还是‘法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发行620多万册,2016版比2014版多了哪5个方面?”

 

“我们学校开夜排档大受欢迎,说明需求一直在,供给还不足,其中有没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

 

日前,在同济大学必修课《形势与政策》上,校党委书记杨贤金担纲首讲“治国理政”主题。每每讲到关键之处,便有大学生频频举起手机拍下精彩PPT。

 

经过前一阶段“课改”,沪上数十所高校的党委书记纷纷带头主讲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现今阶段,“书记们站讲台”变得更为长效、更加纵深,从“上一课”的有无问题,转向“上好课”的质量问题。

 

中国丝绸博物馆“锦绣世界——国际丝绸艺术展”演绎着中华传统文化。

 


如果老师们都不重视,学生怎么会重视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政理论教育“4+1”核心课程中的“1”。但这个“+1”以往并未受到同等重视,个别的形势与政策课甚至有点“包干、放养”味道,让基层各院系的学生“照本、过场”。杨贤金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直言不讳,“如果领导们、老师们都不够重视,又怎么指望学生们重视呢?”

 

尽管教育部对形势与政策课有教案讲义,但杨贤金仍自己动手梳理架构,经过两三天备课,制作了80多张PPT。按计划,杨贤金当天给土木、航力两个学院600多名学子上课;与此同时,从四平路校区到嘉定校区,共有大一、大二8000多名学生同上这门大课——课上得怎么样,谁上得好,一目了然。

 

为此,不仅杨贤金,不仅校党委常委,全部十多名校领导都成了形势与政策课的授课教师。他们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3个学院一批专业骨干教师集体备课、集体研讨,将国内外形势、政策凝练成五大专题模块,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主题持续推进。比如,5月4日,校长钟志华院士就将开讲“创新驱动”主题。

 

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世甫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2月21日至今,校党委书记杨俊一教授作《大国安全》系列课程的首讲以来,已上了5次课,而且还随堂听课。

 

这门课围绕11种“安全”,如反恐与国家政治安全、“一带一路”与国家经济安全、南海问题与海洋安全、国家文化安全、国家太空安全、国家网络安全等。杨俊一每次讲授,避免把课程讲成纯粹的学术讲座,也不成为迎合猎奇需要的“故事会”。课后,还通过班级微信号、QQ群进行师生交流,讨论非常热烈。

 

2017年当地时间4月12日,也门亚丁港中国海军第二十五批护航编队“玉林舰”为商船OS35护航。

 


如果思政教学质量三流,全校水平不可能一流

 

思政课真的很难上吗?想当年,华东师大党委书记童世骏在毕业后的几年,就因为上思政课而获得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称号。

 

作为国家“万人计划”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理论人才、上海市社联副主席,哲学专家童世骏更在意的,是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首批教学名师、首届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指委主任委员等与教师身份关联的称号。2011年担任华东师大党委书记以来,为本科生上思政课已成为童世骏的习惯。仅今年来,他已经3次站在思政课讲台上,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又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据统计,目前各类思政课达14个学分,几乎占高校学生4年总学分的十分之一。因此,童世骏说,“如果一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质量是差的,那么这所高校的整个教学质量也是差的;如果一所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质量是三流的,那么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绝不可能是一流的。”

 

华东师大是沪上两所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之一。作为“一把手”,童世骏备课时总是背一包书关起门做功课。记者发现,他亲手做的课件照片,有他寻着马克思的足迹拍下的马克思手稿,而且所做课件都是中英文对照,并将最新研究成果反馈运用到教学之中。事实上,童世骏的思政课不仅对学生,对慕名前来学习的思政课老师们也很解渴。

 

党委书记上好一节课,往往能发动十倍于此的名师也来上好课。在东华大学这座拥有“大纺织”一流学科的高校,思政通识课《锦绣中国》的春季课程正花开校园。

 

校党委书记朱民首讲《中国纺织工业发展与大学生历史责任》之后,纺织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就分享自己的“名师成长之路”,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海归教授邱夷平也会讲述他在多年暑期社会实践中得知的新疆屯垦戍边历史和兵团精神传承,中国航天员服装设计团队代表、服装学院副教授周洪雷则会说说东华服装设计与航天梦,材料学院的“博导班主任”王依民教授还将追忆他的恩师、老校长钱宝钧与五爱精神……集萃王牌专业,尽遣豪华师资。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飞行乘组景海鹏、陈冬出征。

 


课课不同,一校一品,不拘一格

 

高校党委书记们的思政课,各有各的上法。像《锦绣中国》这样的“中国系列”通识型思政课,可谓“一校一品,不拘一格”。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统计,目前沪上高校已开设“中国系列”成熟课程25门,有些高校还不止一门,均富有自身专业特色。

 

有时,高校党委书记是“一人开课一人当”,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近日开出《文化中国》课,揽下本学期全部课程重任,一直上到期末。他开诚布公地问学生,“说到科学,你们会不会感觉西方似乎有‘更科学的科学’;说到民主,你们会不会感觉西方似乎有‘更民主的民主’——说到文化,你们又是什么感觉?”他说,各位作为中国文化人,必须文化自信,破解文化观念误区,辨析文化中国迷思。

 

另一些时候,党委书记与校长一起上思政课,在全国首家以“健康”冠名的公办医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党委书记郑沈芳作为主持人,与校长黄钢以及上海市卫计委副主任肖泽萍,开启“健康中国”课程的专题教育讲堂,共话2030健康中国梦。而本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交通中国”系列课程中,校党委书记李江以“彰显大国风范的古代丝绸之路”开题,之后各专业师资续讲高铁、大飞机、汽车、邮轮等专题,最终将以校长夏建国的第10讲“一带一路上的中国交通”结题。

 

还有些时候,党委书记会“值好最后一个班头”,在开设《法治中国》的华东政法大学,校党委书记曹文泽为即将离校的准毕业生上了思政最后一课:无论走到哪里,每个华政人都要学法、守法、用法、护法。

 

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中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开放中国”,到上海师范大学“闻道中国”、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信用中国”,再到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智造中国”、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迹中国”,上海电力学院还加紧筹备即将推出“能源中国”……据相关试点方案,校领导主抓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将在全市全面推广,今年下半年实现所有高校全覆盖。

 

有意思的是,华东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新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透露,针对每年3000多名在校留学生,还将为留学生打造一门别具味道的“中国故事”公选课程,向世界传播中国声音,创全国高校首例。同样,东华大学也计划面向来华留学生开出6讲12学时的《锦绣中国(英文版)》,作为其中国文化素质课。

 


本文图片来源:解放日报资料图  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