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战疫观 | 都讨厌“层层加码”,靠什么真正杜绝?
分享至:
 (70)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2-05-26 06:01
摘要:必须给予基层清晰明确的信号,要有“负面清单”,也要有“正面清单”。

正常上班的医护人员能否回小区?方舱归来的康复患者能否回小区?结束隔离的密接人员能否回小区?这些早有共识,不应成为问题的问题,近来却在一些小区成了问题。现实中“有家难回”的现象并非个案。

对此,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不止一次呼吁,“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扰阳性感染者和出院人员返回居住地”,“请社区属地和交通部门对医务人员通行给予支持”。

5月25日的新闻发布会再度就城市保障人员、方舱工作者和志愿者等遭遇“回家难”现象表示,市防控办已进一步规范、明确相应要求,各区要据此做好政策解释,督促街镇加强对基层的工作指导,“避免出现居村委会、物业阻拦、拒绝上述有关人员返回的情况”。

类似问题,还出现在隔离管控、复工复产、交通物流等多个领域,相应地,“杜绝简单化、一刀切”、“不能层层加码”等明确表态,也曾在新闻发布会等场合屡屡出现。

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门一再强调,要防止政策执行出现走样变形、“一刀切”、“层层加码”等问题。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对于“层层加码”的态度无疑是明确的。

但为何总有“明知不可而为之”?显然,除了亮明不得层层加码的立场,迫切需要一些务实的举措。

讨论“层层加码”,不能不提“层层传导”——打任何一场大仗、硬仗、系统仗,压力层层传导,都是一条重要的方法。如此,才能环环相扣、形成合力,才能确保目标部署的落实、达成。

层层传导,强调的是工作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各担其责、各尽其职,目标兑现既不减损、也不变形。这必然要求权责明确、信号清晰。而“层层加码”现象的屡屡出现,常常是对“层层传导”误读所致。

撇去个别故意为之的情况,许多时候基层出现“层层加码”,未必都出于自愿。有时候,基层工作者明知层层加码是不对的、不必要的,临到执行,却也自觉不自觉地加上几码。细究起来,无非是目标管理过程中的一种取舍。

手势轻重,往往取决于目标。如果一个目标用较大成本可以实现,而执行层又缺乏相对低成本的选项,或者相对低成本的选择同时伴随着风险,这些风险又无法被有效分担,同时成本又不需要自己承担,那么用“简单粗暴”的高成本来解决问题,就可能成为一种“理性选择”。

也有些时候,执行过程中的夸张变形,也有工作信号不够清晰、手势不够规范的因素。无论是抗疫还是其他工作,有许多事是讲究专业规范的,而承接任务的最基层,未必都具有这样的专业性。一旦他们被赋予的使命和要求超出了自身的专业能力,又无法及时得到支援、指导,那么在执行过程中选择“有过之而无不及”,也可能成为一种“无奈选择”。

无疑,这样的所谓“理性选择”和“无奈选择”,不利于全局,不利于大局,也不利于解决局部问题——过往经验一再证明,过度加码的做法可能一时奏效,但其带来的潜在成本和衍生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疫情吃重时,市委领导曾反复指出,要面向群众“把防疫政策说清楚,把日常防护落到位,把急难愁盼解决好”。其实,面向基层一线的工作者、执行者,也适用这样的要求。在执行许多紧迫任务时,他们同样需要明确的预期和指引,需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具有科学依法严谨执行的底气。

解决层层加码问题,本质上也是为基层“减负增能”的问题,需要给予基层清晰明确的信号,要有“负面清单”,有时也要有“正面清单”。

“正面清单”意味着,在一些特别需要讲求专业、科学,基层未必样样精通,却又需要基层支持配合才能做好的工作,必须尽可能给予清晰的操作规范和手势,让执行层不仅知道为什么“应该做”,更知道“怎么去做”。

“负面清单”,自然是明确什么不能做,并且不只是喊话——对于那些不合全局要求、群众反映强烈、明显属于懒政的“加码”和“一刀切”,应有督查、整改乃至问责的手段。

“杜绝层层加码”,同样应当成为一条清晰、管用、有约束力的“红线”。疫情防控也好,其他各领域工作也罢,都要有这样一条红线。划清了这条红线,解决许多问题,人们会更有信心,更能上下同心。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