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公务员论坛 > 文章详情
公务员来信:领导发言稿一改再改,是因为他脱稿就讲不出精彩的话?
分享至:
 (5)
 (1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德凯 2017-03-29 06:00
摘要:我常在想,办公室如此劳心劳力地为领导准备稿件,是不是领导脱稿就讲不出精彩的话?肯定不是。

某些机关文风为大家所诟病。17日,《人民日报》微信号发表了一篇《机关“稿来稿去”搞坏文风》的文章,文中写到,“ 一稿二稿,搞了白搞;三稿四稿,刚刚起跑;五稿六稿,还要再搞;七稿八稿,搞了再搞;九稿十稿,回到一稿。”对机关文风的描绘,可谓活灵活现。

 

其实,这个问题需要全面看待。一些重要会议的重要文稿,特别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内容,反反复复认真打磨属于正常现象,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是否所有的稿件都应该如此大费周章呢?

 

相信在机关从事文秘工作的同志,对机关文稿的修改有深切体会:不到最后时刻,讲话稿定不了稿;反反复复地修改,经过太多人的手;只要没有用出来,随时都会修改;一篇文稿,有可能耗费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对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人民日报》的文章认为在于“明哲保身、缺乏担当,不敢讲自家话,总想通过‘稿来稿去’保全自己。脱了稿子,怕言多有失,怕临场发挥出错,怕语无伦次出丑,怕逻辑不严丢脸。”这当然是重要原因,也可能还有其他原因。

 

基层文稿,都是以落实为要。而自上而下,对上级精神、文件、任务的落实,往往都通过会议来完成,越是重要的内容,越要通过会议落实,通过这一形式来体现出对相关工作的重视,同时也留下了最深的“痕迹”。

 

由于采用会议这一“仪式”来落实相关工作,一定会对会议文稿有着一系列的要求:要有高度,体现这一工作受到的重视;要有认识,表明工作的重要程度;要有出处,体现依法行政、依规行事;要有创新,体现地方的特色和实际;要有组织纪律,体现狠抓工作的决心……上级说到的要全部说到,还要结合本地实际提出创新性的内容或者落实措施,准确全面地反映工作,如此一篇四平八稳、文从句顺、逻辑严密、语法规范的文稿才能真正上会。

 

有人要问:既然都要如此全面,无非就是复制粘贴加创新内容,何必这么麻烦,“稿来稿去”搞得焦头烂额?恐怕没有那么简单。会议文稿,虽然是落实上级的精神、文件、任务等,但在表述上,除了专有名词、特定表达不能随便改之外,在具体的表达语言上是不能够完全相同的。“复制粘贴”在讲话稿中是要慎用的,否则说不定哪个网友一放上网,就把领导弄得灰头土脸。因此,“换个说法”是会议文稿的常用手法,也因此让文秘人员大费周折。

 

过分追求“仪式感”的会议文风,也影响到了其他文稿的文风,比如座谈会。座谈会是相关部门或领导就一个主题组织谈话,让大家畅所欲言,通过座谈讨论在某一方面得到启示,从而让决策更科学合理、对某一问题认识更加深刻的一种方式。但是,有时候为了表示对座谈主题的重视,组织者要求参会者先准备发言稿,于是,就把座谈会变成了“笔会”。

 

然而,准备发言稿的问题在于:许多东西并不适合以文稿方式呈现,座谈原本能让表达者更自由、更自在,也许一句逻辑不通的口头表达就能够引起组织方的共鸣,或者从中得到启发;而形成了文稿的发言,受到文稿的局限和思维的局限,缺少交流和思想碰撞,座谈的效果会逊色太多。

 

更不好的是,随着座谈会逐渐向“笔会”发展,一些组织者甚至要先审核座谈会上的发言稿。发言人来自各个层级不同层次,发言内容本来应当五花八门、体现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但组织者通过审核修改,把发言者的发言稿改成了一篇篇可以直接作学校范文的“好文章”,与会议讲话稿一样逻辑严密语言规范,美其名曰“体现本地水平”。 连一个座谈会发言稿都要让文秘人员如此操劳,机关其他文体的文风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我常在想,办公室如此劳心劳力地为领导准备稿件,是不是领导脱稿就讲不出精彩的话?肯定不是。许多领导水平相当高,在日常工作督办、检查中,即兴的讲话妙语连珠,非常精彩,因此,机关文风问题,不在于领导水平不够,或许更多是因为我们太追求会议、文件的“仪式感”。

 

(本文编辑:洪俊杰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