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们等着你,胜利归来!”画面里,8岁的张梦巳小朋友和爸爸对着镜头隔空对妈妈“喊话”,这个温暖的视频让许多人泪目。
张梦巳的妈妈是杨浦长白新城的居委会副主任赵家佳。自从3月以来,赵家佳已经40多天没有和儿子见过面。5月8日是母亲节,许多和赵家佳一样的妈妈们依然奋战在抗疫一线。
在抗疫一线工作的赵家佳(左二)。
儿子的“小心思”
“一开始没想到疫情会持续那么久。我是居委会工作的,想着万一自己有感染风险,不想影响到家人和楼里的居民。”
3月的一天,赵家佳跟儿子说:“妈妈去打怪兽去了。”然后自己拖着拉杆箱到居委会上班。和她一样,同事们都把行李放在了居委会,做好不回家的准备。
在见不到妈妈的这段日子里,爸爸和爷爷奶奶会指着电视新闻里的画面告诉张梦巳:“这些‘大白’都和妈妈做着一样的工作。”于是每次社区测核酸的时候,小朋友都特别配合,他说:“每一个‘大白’都和妈妈一样。”
张梦巳刚上小学二年级。“他平时学习成绩都是中游,疫情以来,我总是在‘小黑板’(APP)上看到我儿子的作业被点赞。”后来她才明白这是儿子的“小心思”。“他知道在APP上,只要成绩好,作业就会被置顶,这样我就能看到。”
母亲节这天,“小暖男”给赵家佳发了个视频,他说:“我和爸爸会一直陪在你身边。”他还画了一只大老虎,让它代替他去保护妈妈。
“我平时在居民区工作累了,或者受委屈了,从来也觉得没什么,但看到儿子视频的那一刻,我就泪崩了。”赵家佳说。
在小区里“画羊”
“在这样的非常时期,人总是有不适应的时候。”赵家佳是个“80后”,平时在家习惯了有父母和老公在身边,这段时间只能一个人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刚封控的时候,居民不理解,我只能每天不停地给居民解释,耐心沟通。”
恐惧弥漫在小区里。居民每天问得最多的是:“阳性居民转运了吗?小区有多少阳楼?我们会不会互相感染……”面对居民的困惑,赵家佳和同事们开始琢磨:如何能让消除信息不对称,让居民更理解防疫工作?
赵家佳拿起笔做了一个图片册。居民们总是“谈阳色变”,于是她就把每日小区的阳楼、阳户信息做成卡通图,画在居民楼分布图上。“刚筛查出阳性的楼栋,在上面画一只粉红色的小羊;如果楼里的阳性居民转走了,就画一只白色的羊;居民楼没有阳性,就给一个小太阳;如果出现抗原异常,就画一个‘两道杠’的中队长标志。”
赵家佳每天都把社区内阳楼位置、阳性转运情况、物资保供情况等做成卡通的“日报”,以公开透明的方式传达给居民,消除了居民的疑虑和恐慌。
长白新城是一个动迁小区,有居民1139户,2489人,老人和小孩都比较多。“很多阿姨、爷叔都是看着我长大的。”在这次疫情中,不少居委干部被封控在楼里,于是老居委干部就重新“出山”,成立了“临时居委会”来帮忙。年轻志愿者则成立了快递组,给居民分发快递和物资,组织居民以物换物,减少团购。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特长。
“在大家的努力下,目前我们小区已转为管控区。”赵家佳说,“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大家回到正常的生活,我也可以回家和孩子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