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读《闲有家》:这世间最美的风景,是人间烟火气
分享至:
 (9)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江南菍 2022-05-03 09:51
摘要:这是一部有关家事的“菜根谭”,一卷家庭的温馨画,一册家风养成记,一函家德沉思录,一种家道传习录。

题图摄影/朱瓅

“农业社会的文明以一所房子和一个女人造了一个美丽的汉字:‘安’。建了房子,娶了女人,男人就可以安居乐业了。”这个早春,反复的疫情将多少人隔在“家”里或者“家”外。当读到《闲有家》中这一段清雅、睿智的文字时,我在手机屏的这头,家在那头。不难想象,如此场景之下、语境之中,散发着温度的智慧会在内心引起怎样的共鸣!于是买来《闲有家》,在帝都陶然亭的一树杏花下品读。

是的,读《闲有家》,一如杏花疏影里,听关于家道的思想汩汩流淌——“长沟流月细无声”。

这是一部有关家事的“菜根谭”,一卷家庭的温馨画,一册家风养成记,一函家德沉思录,一种家道传习录。持家之要,养家之乐,齐家之道,全家之德,传家之法,如珠如玉,散在看似稀松寻常的一回游历、一种邂逅、一次家宴、一道菜肴、一番回忆、一段感悟之中,缘事而起,随兴而发,简约、淳朴,平平淡淡、自自然然,从作者的灵魂深处流进字里行间,流到读者的眼前,流入共鸣者的心田。

▅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家,是生活的载体。中华原典多强调“宜其室家”,其原初意旨或在于此。“有夫有妇,然后为家”。生活从此铺展。美好生活人所共求,问题是,怎样才能让生活美好?

“要保持感受幸福的能力”,作者借他人之口娓娓道来,“珍惜平平常常、平平淡淡的生活,学会在平凡生活中体会幸福。”相信经历过大疫之年、变局之年,目睹过疫情、战争对生活的摧毁,人们更能读懂此中的真意。

是的,道不远人。幸福就在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之中。

譬如空心菜,再平常不过的一道家常菜了,作者在烹制它,也是在烹调思想:“空心菜并不需要借助鸡肉鱼来提升自己的鲜美度,它自带睥睨一切、横而不流的主角气场。没有什么可以与它配伍,一切都是它的佐料。它需要的只是速度和激情,只需要爆炒或者爆焯。无论是整条下锅还是只取叶头茎尖,不变的都是对烈火的追求。”

哦,对生活的哲思原来是可以——不,是应该——带着烟火味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譬如菜市场,许多人选择远离之地,而在作者眼里,“它真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人莫名萌生对生活的热爱”“菜市场何止买和卖,它是生命给养和人生意趣紧密相连的”,所以,“走进菜市场,沾染烟火气,能获得心灵的疗愈”。故而,“余生的时光,我愿这样度过:要么在书房,要么在厨房,其余一半时间,我用来逛菜市场”。

哦,没有对生活爱得深沉、爱得通达,没有有趣的灵魂,哪能写出这样的文字?!

譬如做饭。多少现代人将其视为家庭负担。作者着意引用了一段话:“一个不爱做饭的女人,像风干的葡萄,可能更甜,却失去了珠圆玉润的本相。”别藉此以为这样的思想没有走出中世纪夫权传统,相反,作者并不排斥科技、时尚和国际化所带来的快捷便利,将人们从繁琐重复的家务中解脱出来的“时代的福利”,只是友善地回应关切,“居家还是要有家庭的味道。下厨少了,亲手操持少了,老少共餐少了,那种‘无攸遂,在中馈’的传统便渐渐疏离了,其乐融融的氛围便淡了,对生活的体验和品味也就变浅了”。

为什么那么多人感叹:现在的团年饭也吃不出团圆的味来?根由或在于此。

“不管时代怎么变,居家过日子,还是简单饮食、粗茶淡饭的好,还是自己动手下厨的好。这样质朴的、简单的、健康的日子,这样一家人在一起,你洗一把菜、他温一壶茶,你支把劲、我搭把手的日子,这样团团圆圆的、自自在在的欢喜而素淡的日子,这样青菜萝卜粗茶淡饭的日子,才是轻松、踏实而长久的日子,是真正的好日子。”

哦,这让人想起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尘世真谛。

纵使这样的日子越来越稀罕,对于许多人竟成奢望,人们依然要选择相信:事因难能所以可贵,这是于回望中对美好的向往,而不是唱给传统家庭生活的挽歌。

“生活就是对生活的感觉”,苏联作家尤·邦达列夫一语中的,“生活的本质就是在生活本身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闲有家》恰是一种在粗茶淡饭中盛开出恬淡素雅之花的生活美学——对美的追寻与礼赞,对美的体悟与涵养,对美的布道与传承。

▄ 家庭是一门学问

家,是人伦道义的发轫之所。家道吉祥是普天下人的梦想。“古人治家成功的核心经验就是家道正。”何以实现“家道正”呢?

作者从“蕴含着深邃的治家之道,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周易》中,钩稽爬梳“何以家为”的现代性答案。《闲有家》以三分之一的篇幅谈对《周易家人》寥寥43个字的人生感悟:散文诗般迷人、极简的文字,“把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行为态度对家庭吉凶可能造成的影响,描写得精彩绝伦、入木三分”。此中可窥修身齐家之理。

譬如家庭责任。“家人各有责任,家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给家庭带来什么样的后果。”“闲有家”“无攸遂,在中馈”“妇子嘻嘻”“富家”“有孚威如”等等,说的是家庭成员的行为,而“悔无”“贞吉”“大吉”“吉”“终吉”,说的则是结果。

譬如家庭建设。“夫妇为家,男女分工合作,各守其分,相得成用、相交成器,这是生命各安其位、各随其性的表象,符合天地之大义。”“正家,先正身;正身,先正心;正心,须防闲。整齐夫妇,正身二人,是为齐家。”对于小家庭而言,尤须防风险,有礼节,常提醒,怀初心。

譬如子女教育。“家庭是孩子的人生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人生导师。”作者一门两博士,在“教子婴孩”篇提醒,溺爱不是“养正”。教育小孩要从爱家人、服从家庭管理、真诚对待家人、宽容家人抓起,“端直其心”,“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家庭是一门学问,与许多素养相比,人们恐怕更需要提升家庭素养。《闲有家》以日常视角,讲述一种匡正人伦家道的家庭美学。表面上,它以随笔的形式,呈现作者随兴而发的人生感悟、富有哲思的箴言;其实,不止于此,正如当你凝视湖面一圈圈荡漾开来的波纹时,你已经徜徉在浩荡的春风里;当你体味这“爱与生活的随想”时,你已经浸润在那恬静的文字背后的伦理学思索里。

▄ 不囿于小我

家,是哲学意义上的存在。《闲有家》是一束在家道中感悟治道、涵养政道的哲思光芒。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闲有家》不囿于小我,文字的底层逻辑联动着家国情怀。书中耐人寻味的一篇是,耄耋老部长通过他米寿生日讲词来谈修齐之道。老人称赞老伴有“很宝贵”的“六不”:不干政,不伸手,不张扬,不低头,不嫌弃,不忘本。“这带给他一生的平安、幸福、顺利和发展。”更令人醍醐灌顶的是他的“自我提拔”论。“他说,重要岗位永远是稀缺的,组织的提拔也是有限的,同志们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加强‘自我提拔’,就是用高于现职位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上更高标准,工作上更高标准,品格上更高标准,党性上更高标准,自我提升境界,自我提高素质,自我加强修养。至于组织上提拔不提拔,要看得淡一点。即使组织没有提拔你,也不要心生抱怨。”

美学家朱光潜说:“文学起于实用,要把自己感知的说给旁人知道,但它超过实用,要找好话说,把话说好,使旁人在话的内容和形式上同时得到愉快。”岂止是愉悦,《闲有家》信手拈来的故事、掌故、言说,带来的更多的是人生启迪、思索,可谓文质兼美,文道统一,格高韵远,格高意远。


《闲有家:爱与生活的随想》
季云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2年02月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