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面对疫情,古代如何隔离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皓 2022-04-13 12:56
摘要:宋至清,阻止疫情传播的“隔离”措施更加“冷酷”,即便父子也不能接触。

面对疫情,隔离一直是防止其扩散行之有效的办法,古今皆是如此。

湖北省出土文物《睡虎地秦墓竹简》记录了秦代的战“疫”制度:乡长平日负责留心调查,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立刻向郡守报告;郡守接报后,马上派出医官进行检查,经核查属实,当即组织隔离治疗。

西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也记载:“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岐伯曰: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天牝从来,复得其往,气出于脑,即不邪干。”

这段文字详细地记载了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即疫病流行期间,人群普遍易感,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症状相似。又提出预防传染的方法: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正气存内,即身体抵抗力强,二是避其毒气,即避免接触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天牝是鼻的别名,古人应该认识到部分传染病是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的。

尽早发现,严格隔离。疫病往往悄然萌发,一旦蔓延,气势难挡。因此,及早发现十分重要。《黄帝内经·素问·八正神明论》提出“上工救其萌芽”的思想,就是要求早发现疫情苗头,及时防治,以免疫情扩大,难以遏制。

《黄帝内经·灵枢·官能》写道:“邪气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其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故上工之取气,乃求其萌芽。”唐代杨上善释道:“邪气初客,未病之病,名曰萌芽,上工知之。”由此可知,“未病之病”指的是疾病尚未显露症状的阶段。高明的医者能预先发现疫病的苗头,给予警示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在魏晋南北朝,防控流行性传染病的“隔离”成为制度。《晋书·王彪之传》谓:“永和末(公元356年)多疾疫,旧制,朝臣家有时疾,染易三人以上者,身虽无疾,百日不得入宫。”萧齐时,太子长懋等人设立了专门的流行性传染病患者隔离机构——六疾馆,以隔离收治患病之人。

宋至清,阻止疫情传播的“隔离”措施更加“冷酷”,即便父子也不能接触。

南宋初曾任“中书舍人”的朱翌在笔记小说《猗觉寮杂记》中说:“江南病疫之家,往往至亲皆绝迹,不敢问疾,恐相染也。”明代萧大亨在《夷俗记》也建议:“凡患痘疮,无论父母兄弟妻子,俱一切避匿不相见。”

清代著名学者俞正燮史料笔记《癸巳存稿》载,为防止天花传播危及皇室,清初设有“查痘章京”一职,查得天花病人即“令其迁出四五十里以外”。顺治皇帝患天花而死,为确保年幼的康熙不被感染,太皇太后命保姆护视康熙于紫禁城外,不得进宫探望父皇……

在古代,面对肆虐的疫情,也出现了像方舱医院一样的集中收治病人、隔离病患和健康人接触的场所。

据《汉书·平帝纪》中记载“元始二年,旱蝗,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也就是说距今约2000多年前的公元2年古人已经将一些房屋收拾出来用以治疗患者,集中治疗、切断传染源。方舱医院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隔离轻症病人,防止感染他人,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这些房舍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方舱医院。

同样的情况在《后汉书·皇甫规传》中也有记载,延熹五年(公元162年),皇甫规出征陇右之时,“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乃安顿病者于痷庐中,使其勿与健康者同宿。此“痷庐”即是当时的传染病医院的房舍。这是有文字可考的中国军队最早的战时传染病医院。

(题图来自新华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王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