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战疫观 | “看得到”菜来了,怎样更快“拿得到”?
分享至:
 (2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22-04-03 14:17
摘要:这个时候推一把,一方面能缓解买菜难,一方面也能鼓励传统经营者尝鲜新模式

近日,上海战“疫”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生活保障物资尤其是蔬菜等农产品能否跟得上,是近来市民尤其关注的话题。

从各方给出的信息看,生活保障物资并不短缺。以蔬菜为例,不论是市郊田头,还是来自兄弟省份的支持,上海市民喜爱的“绿油油”正在一茬一茬地生长、一车一车地运输。可为什么不少市民还是觉得“买菜难”,为什么还在想方设法“囤菜”?关键问题是,在“看得到”这些生活保障物资同时,更要保障人们顺利地“拿得到”。

对身处封控小区里的市民而言,“能不能从线上买到菜”已经成为“市场供应是否充足”的重要标志。因为非常时期,消费方式变了——对绝大多数封控小区的居民而言,只能通过线上采购才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即使在前期部分社区尚未进行封控时,疾控部门也已多次公开建议尽可能通过线上采购,使得居民更倾向于通过线上平台选购。如此一来,就出现了哪怕小区附近的商超卖场、菜市场里的农产品等生活物资非常充沛,市民却依然觉得“买不到”的困境。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并非增加生鲜电商的运力那么简单。按照上海农产品市场以往的消费特点,生鲜电商虽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消费方式,但“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交易量占全市农产品消费总量的比例并不高。据粗略估算,上海大约有70%的蔬菜交易仍旧按照“批发市场—零售商”的传统模式。这里说的“零售商”,可能是商超卖场,也可能是街边的夫妻老婆生鲜店,更多的是菜市场里的一个个摊位,而不是生鲜电商。

可见,生鲜电商的交易总量并不大,所以即便增加生鲜电商的运力,仍旧不能满足大部分市民的买菜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换一种思路让“看得到”变“拿得到”:推动原先没有或无法提供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销售渠道,快速对接市民线上下单需求。

其实,有些社区已经探索出了有效方式。例如,在基层干部、物业或热心居民的牵头下,他们将沪郊农业合作社、超市卖场、菜市场里的农产品资源通过“小区团购”的方式,实现了统一预定、统一配送的“集定集送”,既避免居民分头“秒杀”,又解决了供应渠道运力有限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缓解了居民“买菜难”。

不过,这一模式也有缺陷,就是缺乏统一部署,仍以零敲碎打为主。据笔者了解,很多农业合作社、商超卖场、菜市场本身并不具备物流资源,为了能送货上门,绞尽脑汁,私家车、快递公司、跑腿平台等全用上了,但也只能解决一部分小区的买菜问题。难怪有市郊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负责人发出呐喊:“我们有菜,但怎么送到市区?”

这个时候,迫切需要各方面都托一把。例如,眼下已有属地政府协调了公交车资源,在部分地区为生鲜电商配送集中订单。能否也考虑将以上配送能力对接商超卖场、菜市场、生产基地的供应资源?这样,等于开拓了更广阔的供货渠道,也能让上海农产品交易的主力军发挥作用,把“看得到”的生活保障物资变成市民家门口的“拿得到”。

从深层次看,“看得到”与“拿不到”之间的矛盾,其实是特殊时期市场供应方式与市民消费习惯不匹配的问题,也是传统交易与数字化经营之间的差距。眼下,很多传统交易方式的经营者正自发通过“线上团购”“社群接龙”等方式打通供应与需求,如果这个时候政府部门能推一把,未必不能取得积极且长远的成果:一方面能缓解当下市民的“买菜难”焦虑,另一方面又鼓励传统经营者尝鲜新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有所作为。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