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外惊奇 > 文章详情
春天来了,看看大城市与“小森林”有何共处之道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2022-03-28 12:48
摘要:知道吗?现代城市公园设计建设,至今遵循着100多年前的六个原则。

3月21日,恰逢世界森林日。全世界日益重视城市自然多元生态发展的当下,如何建设更好的自然公园,广受关注。看看大都市与“小森林”,有何共处之道。

欧洲中世纪的城堡花园、中国古典园林……长久以来,花木繁茂的公园总能唤起人们对于美好家园的想象与向往。

无论是城市中,还是在城市周边郊野,包含森林草木在内的绿化体系,始终是城市生态中具有自净能力的关键系统,它吸收废气、毒气,净化空气,也净化水质,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园为保护森林资源,保护自然文化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开发建设体系,也是人们旅游、休闲、度假、健身、养生及开展科普教育的好去处,让城市居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享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城市公园设计

至今遵循六原则

城市公园的诞生,可追溯至19世纪的工业革命。当时,快速工业化、人口增长和城市扩张导致自然生态收缩和退化等环境问题。随着城市内部环境恶化,规划师为改善市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希望通过兴建公园、增加绿地,修补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裂痕。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公园起源于美国,由美国风景园林学奠基人奥姆斯特德提出,他主持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是城市公园的经典之作,据此实践提出的城市公园设计六原则深深影响了之后一个多世纪的城市公园设计。六原则为:保护自然景观,某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加以强调;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规则式设计;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或草地;选用乡土树种;路网规划应成流畅的曲线,并形成循环;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区域。

然而,城市公园发展至今,虽然在量上有效促进了城市绿地的增加,但尚未能完全参与激发城市发展模式的质变。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打破原有的模式,真正融合城市与自然,成为值得规划与设计师深思的问题。

时值春日,在爱尔兰都柏林,距离市中心20分钟车程的凤凰公园内,小鹿正在三月的阳光下打瞌睡,一只寒鸦飞扑到其中一只睡得正香的小鹿背上,耐心啄下一丛毛,叼着飞回附近的枝头,为筑巢做准备。

作为欧洲最大的城市公园,这里占地7.07平方公里。它的爱尔兰名字为Fhionnuisce,意思为“纯净的水”,当地名被改为英文时,它的发音与英文中的凤凰听起来很相近,就此被称为“凤凰公园”,并不是因为这里有过关于凤凰的传说。

凤凰公园景色宜人,有两个天然湖泊。环湖而建的动物园里,天鹅、鹈鹕悠然于水上。虽历经几个世纪的变迁,这里仍保持着17世纪鹿苑的特点。公园外侧的边缘地带是覆盖着茂密林木的峡谷,靠近市中心一边有方圆6万平方米的绿草平川,自然放养着几百只小鹿。

据悉,园内近1/3的面积被森林覆盖,每天都有超过20位园丁在这里工作。爱尔兰50%的哺乳动物种类和40%的禽鸟种类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这里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户外活动场所。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人们可以在此散步、野营,享用各种便利设施。世界上最古老的动物园之一都柏林动物园也坐落于此,饲养着600多只动物。

城市公园,不仅有效改善了公众健康及人居环境,缓解社会和生活焦虑情绪,还使公众重新找回失去的田园自然,在拥挤的城市中享受乡村般的优美自然环境,满足了乡村情结及对美好生活的精神向往。英国城市公园多采用自然风景式园林风格,以通透宽敞的疏林草地、自然曲折的河流湖泊、蜿蜒起伏的园路为主要特征,讲究公园内外的自然环境融合。

法国城市公园采用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与法国勒·诺特尔式规则式园林格局相结合的折中式园林风格,蜿蜒曲折流线型园路结合高低起伏的自然地形数据,配以视野开阔的洁净草坪、观赏孤植、装饰景物及湖泊、瀑布等,给人强烈的视觉艺术感染力,以特殊方式调和城市与乡村、城市与自然的“割裂”。

在巴西圣保罗,一座巨大的植物花园坐落在Parquet Estadual Fontes Ipiranga南侧。花园于1938年开放,至今已近90年,其中保留着部分残存的大西洋海岸森林,为成千上万的热带植物和动物物种提供了广阔的栖息地。

城市郊野公园

为都市留一方游憩之地

城市郊野公园虽已被广泛提及,但对其概念的内涵,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以不同的学科背景与角度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与城市公园相比,它更倾向于自然资源的保护;但与城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相比,又具有尺度大小不一、强调公共性与开放性的特点。

从区位、资源属性、理念及职能等多角度来综合分析,可发现郊野公园具有以下特征:在城市边缘区范围内,具备良好的自然与人文资源可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可达性高;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可供人们开展游憩、科普、远足等活动。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郊野公园与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城市绿化隔离带及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一并归属为其他绿地,这也说明其在城市边缘区范围内,可与其他绿地资源共同组成城市外围的绿地网络,从而形成统一的绿色开放空间,以起到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如何为都市留一方游憩之地,上溯历史,各国各地区都有自己的探索。

1966年,英国政府发布白皮书,呼吁建立郊野公园与野餐场地;到1968年,出台《乡村法》,再次提出了建设郊野公园的意见,并于同年建立了第一个郊野公园。到目前为止,英国共有近300个郊野公园,总面积超过了32000平方公里,并制定了近20条建设郊野公园的基本标准。此外,为了奖励更高水平的公园与绿地,英国还在1996年推出了“绿旗奖”,该奖项的评选指标包括植物结构、整洁度、可持续性和社区参与度等,必须同时满足多项标准,方可获选。它旨在褒奖高质量、环保可持续的绿化空间,已成为优质公园与绿地的重要奖项。至今,已有英国、澳大利亚、德国、荷兰等国家的公园及绿地获得了该奖,它逐渐成为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参考准则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美国的郊野公园逐渐成为与国家公园建设相映衬的郊野绿地体系,虽仍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但游憩属性十分鲜明。郊野公园内的游憩活动主要分为陆地活动和水土户外活动两类。其中陆地活动包括徒步、山地自行车、骑马、攀岩、丛林野战等健身探险类项目,以及野餐、野营等家庭聚会类活动,并且还有动植物及环保理念教育等科普教育类活动;水上户外活动适于有水域特色的郊野公园,既有小范围的游泳、垂钓活动,又有皮划艇、冲浪和漂流等舟船类活动。此外,美国郊野公园的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较为完善,除有博物馆、音乐厅、剧院、艺术展览馆等艺术文化设施以及广播、电台等信息服务设施外,还具备餐饮、住宿、会议设施与游客接待中心等营利性设施。

早在1939年,东京制定了《东京绿色空间规划》,规划涵盖了大东京地区不同尺度下的公园和开放空间,该计划被认为是日本历史上最伟大的公园和开放空间规划。规划在大都市区边缘建设绿带和公园,也包括农田和森林中的小灌木林。

就国内而言,香港的郊野公园历史悠久,也较为系统,紧紧围绕康乐、生态保育和科普教育三大主题进行建设。

不仅是“解毒剂”

更应成为“种子”

如今,城市郊野公园规划与运营机制不断发展完善。如从选址阶段就将郊野公园紧密地与城市通风廊道、良好林地资源、外围历史文化资源等多因素相结合,在绿地布局的同时考虑城市边缘区的其他类型绿地,并与之连为一体,形成结构完整、绿地类型多样的城市外围区域绿色综合体。在考量绿色基底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外围交通与可达性,使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能获得充分发挥。

还有一点值得重视的是,由于郊野公园涵盖多种土地类型,在建设时避免不了会有土地征用和拆迁补偿问题,又因其位置多紧邻城市建成区,容易被城市扩张所侵占。因此,如何使郊野公园在已有相应规划并确定其位置与边界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建设,需要建立一整套专属于郊野公园的政策法律保障体系。

在许多国家,郊野公园多由地方政府与企业、民间组织进行合作,或签署协议,或授予经营资格,形成以开放性为主,辅以营利性项目的形式维护其日常运营。

尤须关注的是,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无论是城市公园,还是城市郊野公园,都已进入综合性发展时期,逐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如在一些地方,通过公园建设来美化城市的做法得以普及,公园实质上被当作改变城市混乱、丑陋面貌的“解毒剂”。然而,在这一理念下的公园建设因其过分强调规模、视觉装饰性和古典唯美主义,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城市布局的性质,这样的“城市森林”似乎有成为无本之木的趋势。

随着信息化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城市公园设计风格更加多样丰富,更加立足以人为本原则,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美学观念及功能价值需求。受生态主义思想及环境资源保护的影响,它们更多关注生物多样性与绿色空间可持续,保护节约自然资源,注重材料的循环使用,完成城市空间环境改善,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在现代都市中,埋下一颗自然的种子,开枝散叶。

可以看到,现代城市公园及郊野公园的发展演进,使其与公众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开启了多元的现代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求。

栏目主编:伍斌 曹静
题图:人们在位于都柏林的凤凰公园与动物愉快玩耍。 新华社发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