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专访张军:把新旧政策衔接得更好,跟市场做更好的解读和沟通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夏斌 2022-03-19 09:28
摘要:《向世界讲述中国经济》访谈①

作为复旦大学最年轻的文科资深教授,张军一直坚持观察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对政府决策及时发出提醒与建议。

2005年起,他应邀为海外平台“世界报业辛迪加”撰写关于中国经济的原创评论文章,一写就写了16年。从上海发出的“中国声音”,在国际经济学界得到重视、收获“点赞”。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德蒙·菲尔普斯教授评价:复旦张军的文章,是我迄今读到的对中国经济奇迹真正好的解释。

上书房:《向世界讲述中国经济》收录了在海外平台公开发表的48篇文章,篇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是“增长”,如“理解中国增长模式”“中国增长的秘密”“中国在超越GDP增长的目标”“过去10年中国的经济实力何以迅速增强”。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如何理解这一新常态?

张军:从大趋势上看,经济增速放缓是正常的。2021年,中国GDP已经突破110万亿元。这个量是很大的,发展速度慢下来是客观趋势,就像滚雪球一样,雪球越大滚得越慢。

但我觉得,增速下行除了趋势性的因素和政府最初主动下调增长目标以外,后面更多跟政策环境、市场预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一些政策在时间上的不一致、不连续,导致不确定性增加;一些政策在地方执行中一刀切,扰动市场主体对未来的看法乃至信心,从而影响投资、消费等。

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关键是要认真评估,把新旧政策衔接得更好,跟市场做更好的解读和沟通,而不是“急转弯”。

这次全国两会期间,我看有报道说,总书记专门强调,“双碳”目标是从全国来看的,哪里减,哪里清零,哪里还能保留,甚至哪里要作为保能源的措施还要增加,都要从全国角度来衡量。

绿色转型是一个中长期过程,显然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实现一个中长期的好目标,最好的方式是利用市场机制,在稳定预期中不断改善和逼近结果。这也是代价最小的做法。比如关于实现碳中和,我想碳配额的交易市场就是应该大力发展的解决机制。

归根结底,要“先立后破”,而不能“未立先破”。就像总书记指出的,“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一点对于各地政府来说是万万不可马虎的。

上书房: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5%左右。您怎么解读这一目标?

张军:5.5%左右这个预期增长率,是在高基数基础上的中高速增长,没有必要悲观。

应该看到,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底子是厚实的,发展韧性好、潜力足、空间大的特征没有变,经济稳定恢复和转型升级态势没有变,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没有变。关键是要在全社会形成持续发展的共识。

事实上,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们的很多问题还要靠发展来解决。这也释放了一个信号,与一些已经发展不动的发达国家不同,我们的“蛋糕”还要做大、必须做大。

上书房: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如何才能确保“稳”可预期、“进”有动能?

张军:在宏观调控方面,我们需要真正把预期管理置于中心的位置。政策制定部门和市场之间要保持频繁、有效的双向沟通,多用价格型调控政策,稳住市场主体的预期。

举个例子,信贷政策是数量型政策,信贷数量多了少了,在短期内带来的变化会很大,对预期的稳定也有影响。新形势下,如果我们多考虑价格型政策,比如让高利率降下来,把融资成本降低,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是不是就能得到改善?

坦率地讲,如果继续多用数量型政策,即便释放更多信贷,恐怕只会催生出更多盲目投资、重复投资和无效投资,未必能真正缓解市场主体的融资约束。

去年以来,我一直在呼吁:制定宏观政策时,市场预期应当成为一个锚。这个参照由市场主体对经济前景的看法构成,尤其是企业家的看法。政策要稳住市场预期这个锚,就要高度关注市场主体的看法。这是确保“稳”可预期、“进”有动能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栏目主编:顾学文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